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对纸面现代化持审慎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01:12 辽沈晚报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描绘的前景是:2050年的中国将是一个中等发达社会,人均预期寿命逾八十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百分之百,人们可以自由合理流动,按2002年价格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绝对贫困和童工率下降到零。(据2月8日《新京报》)

  这个现代化报告描绘的愿景极大地温热了我们的心灵。因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待,这
样的50年后的中国社会,与当前现实社会相比较,令人憧憬。如果这样的现代化最终实现,我们的子孙将拥有何等富裕、安康、和谐、美满的生活呀。

  但是,理智告诉我,在今天,这个现代化愿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恐怕还只能说是一种“现代化幻境”。至少,这样的现代化,只能说是“纸上的现代化”。而要让这样的现代化由“纸面”变为现实,整个中国社会将在50年内,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人五千年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将引起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洗牌。

  而这一切,都得取决于中国社会能否顺利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能否顺利完成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城市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转型。显然,要想完成这样的转型,必须依赖于各个领域,各个政策层面的现实推进。这将远远比中国科学院推出这样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繁杂得千倍万倍,艰难得千倍万倍。

  对此,中科院相关人士也明确表示,“我们的报告只是政策建议,而非具体的操作方案”。但是,笔者还是深深明白这样的政策建议本身的“含金量”和“影响力”。其实,我们社会的现实的各项政策决策,都是需要听取和吸纳相关人士的建议意见的。但是,中科院与一般的组织和个人不同,它是具有极高权威性的科研单位。从这个意义上看,谁又敢说这个“纸面现代化”将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乌托邦”或“理想国”?谁又敢轻视这份政策建议的“指导性”和“方向性”?

  也恰恰因为如此,笔者以为,对这份“纸面现代化”,我们更应该具有一种严谨审慎的态度。在笔者看来,2050年的中国,能不能最终实现这份报告的愿景,并不应该成为我们现在重要的关注点。我们最重要的关注点则应该放在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种种现实发展困境与难题,“纸面现代化”也必然无法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此次中科院推出的中国社会现代化10条建议,还是停留在一个宏观的层面上。诸如建设信用管理社会,建设没有“绝对贫困”的国家,建设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建设城乡平衡社会,建设

信息化社会,普及免费义务教育等等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具有新意。而反观现实存在的诸如城市发展失衡、贫富悬殊较大、社会保障滞后以及教育卫生问题等,无一不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图景,也只能靠国家和政府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效果,来最终积淀而成。

  所以,当前比想象2050年我们的子孙能否实现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更重要的是,如何尽快让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更幸福、更和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