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秦公大墓博物馆的民营之困(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5:05 新京报
秦公大墓博物馆的民营之困(2)

  赵生祥至今都坚信,如果车马坑能成功发掘,规模不会比秦兵马俑一号坑小,肯定会吸引大批的游客。本报记者泰文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秦公大墓博物馆的民营之困(2)

陕西凤翔县村民集资百万建成全国首个农民自建博物馆。


秦公大墓博物馆的民营之困(2)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本报记者秦文摄


  “生不逢时”的大墓

  当时,国家已决定投入1170万元,建设秦公大墓博物馆。但就在这时,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佛指舍利被意外发现。

  从一个博物馆的规模来讲,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已经不能再简朴了:青砖围起来的80
多亩墓葬土地,仿秦式门楼内,左边是发掘到一半的车马坑,右边是尚未发掘的墓道,阙楼内是当年发掘留下来的几乎没有任何庇护的墓室遗址和一个480平方米的椁室陈列馆。

  “这里常年都没有多少游客,一年的门票收入也就仅够给5个工作人员发点工资。”赵生祥说。

  他还记得20年前这里的热闹场面:1986年9月16日,大墓开棺,全国各大媒体纷至沓来。

  雍城考古队队长韩伟负责当时的发掘工作,他介绍,秦公一号大墓长300米,深24米,总面积5334平方米,虽经过汉、唐、宋各代247次盗掘,墓内还是出土了3500件珍贵文物。更令人吃惊的是,墓内不但发现了186具殉葬者的尸骨和棺匣,还发现了“黄肠题凑”葬具。

  这种特殊的葬具只有周天子才能享有。韩伟在论文中说:墓主秦景公“藐视奴隶社会之法典,公然采用了天子葬仪,给我们提供了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一套上古葬具。”

  1974年,

秦始皇兵马俑在骊山脚下被意外发现。问题随之而来:这个强大的帝国从何而来,他们先祖的遗存又在哪里?1975年,雍城考古队来到宝鸡市凤翔县。

  据史籍记载,凤翔古称雍城,秦国第七代君王德公在此建都,历经秦19代国君。直到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始迁都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渭河北)。

  1976年4月的一天,雍城考古队在凤翔县八旗屯村附近探寻秦公墓葬。旁边看热闹的人群中,挤出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考古队长韩伟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他对寻墓依据的提问。年轻人说,他们村有个地方正符合这些条件,“土质很硬,还挖出不少烂瓦片和黑木炭。”

  于是,考古队来到了南指挥村,探到了这个在《诗经》中被形容为“林妻穴,惴惴而栗”的秦公一号大墓。

  随后十年的发掘中,在大墓四周又相继探到21个秦王公墓和21个车马坑。这是一个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7公里,占地21平方公里的大陵区,它是河南安阳殷王陵区总面积的180倍,是西安市城墙内面积的2.5倍。

  韩伟回忆说,当时,相关部门已对秦公一号大墓的保护开发做了设计,国家已决定投入1170万元,建设秦公大墓博物馆。

  但就在这时,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佛指舍利被意外发现,韩伟和其他考古队员被连夜调往法门寺。

  凤翔县文物局副局长艾满劳说:“因为资金有限,省里决定宝鸡市的这两大文物遗址发掘只能取其一,于是,陕西省将对大墓的投资转向了法门寺。”

  农民接手

  一下子能从村民中筹来这么多资金,这让凤翔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艾满劳也吃了一惊,“在集资问题上,赵生祥的个人号召力起了很大作用。”

  大墓一下子冷清了下来。

  赵生祥清楚地记得,那天夜里,考古队员们撤离后,大墓出土的大部分文物被运往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秦兵马俑博物馆异地存放,只剩下了空荡荡的大墓遗址。

  可是赵生祥还是一天天地蹲在墓坑旁发呆。此前的十年发掘中,作为村支书,他几乎天天跟考古队泡在一起。

  “考古队员跟我说,这里是秦国的圣城,如果博物馆建成,这里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连成一起,一东一西共同连成秦文化旅游点。那样的话,贫穷的南指挥村将会走上一条便捷的致富道路。”赵生祥不相信,这么一个大好的机遇就这样与南指挥村擦肩而过。

  如果不是1997年某个夜晚一台拖拉机摔下墓坑,南指挥村的村民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个曾经热闹一时的大墓。赵生祥突然有了一个设想:由村民集资建立大墓遗址博物馆。

  这个提议在这个村子里引起轩然大波。对于一个人均年收入1000元的偏僻乡村来说,要投资建博物馆,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就像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你就让他买汽车开。”一位村民说。

  村民中的另一个意见是,如果遗址能够赚钱,国家早开发了,哪还轮得上农民接手?

  赵生祥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总有一天它会给南指挥村人带来好处的,而且,既然这个文物遗迹是在我们村的地头上发现的,我们就有义务保护。”

  “当时不仅是大部分村民,就连村委会也意见不一致。”62岁的村民何文斌回忆。

  赵生祥接连开了三次大会,先是村委会,后是党员大会,最后开全体村民大会,一点点作动员。他跟村民们拍着胸脯说,就当是村委会跟大家借钱,以后盈利了村民可以参与分红,不盈利也保证把大家的钱原数还上。

  尽管老伴反对,何文斌还是拿出了6000元钱,“我看国家很重视,新闻媒体也争相报道,觉得这事能成。”

  另一个集资者何焕利的理由只有一个:相信赵生祥,“赵书记是个干事的人,他当了那么多年书记,给村子办了不少好事。”

  最后,有60户村民认同。

  有拿1000元的,也有拿一万元的,一共集资70万元。

  1998年底,村委会跟所有的集资者达成协议:南指挥村的村民采取自愿形式,村委会以年息5%的利息借用这些资金,偿还时期不限。

  对村委会来讲,这个利息比在信用社贷款低,对村民来讲,比在银行存款高。

  “加上征集土地、劳务投入,全村前后共投入243万元。”赵生祥的账本上清楚地记着每笔款的进出。

  一下子能从村民中筹来这么多资金,这让凤翔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艾满劳也吃了一惊,他也认为,“在集资问题上,赵生祥的个人号召力起了很大作用。”

  自救与危机

  车马坑发掘工程被叫停的那一年春天,赵生祥买来几百棵桃树苗,种在了未曾发掘的墓道上,希望这些桃树能给博物馆带来些许收入。

  2005年冬天,当了30年村支书的赵生祥在选举中被更换。让他落选的主要原因正是当初建博物馆时的欠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