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王选病逝专题 > 正文

评论:科学界需要王选人格力量的滋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22:55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评论员 商寅泉

  昨天,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王选教授因病离世,引起了我们对他的价值的再次评判。应该说,当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作为今日中国出版印刷业一项必备的技术而不再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时,随着王选的离
世以及曾经受益于他的人关于往事的回忆,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王选。这种审视当然包括他作为激光照排之父的伟大贡献,但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在人格方面表现的力量。这种人格力量对于当今有些浮躁的科学界,对于充斥于各类媒体在炒作新闻的同时也极力炒作自己的“专家、学者”们,有着非常的意义。

  王选的人格力量首先表现在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成果,提出了建立创新型社会的构想。只有在各个领域大力倡导创新,大量出现创新成果,才能使我们并不丰富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所理解的创新不仅仅是从无到有,变不可能为可能,更是科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将前人的成就发展到新的高度。王选教授在创新的选择上,准确地选择了最为古老的汉字印刷术结合最为先进的激光照排系统,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凡是接触过20世纪80年代以前铅字排版系统和印刷技术的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王选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究竟解放了多少生产力,究竟使多少人远离铅污染,究竟使多少人彻底告别了繁重的铅字排版,这是无法计算的。更重要的是,这项创新使排版、印刷的效率极大提高。这是真正的创新,它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

  王选的人格力量其次表现在他对市场的把握。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的可能,但是有些人用毕生之力推出创新成果,却没有市场效益。这就是以创新为最核心素质的科学家的本质区别。对于一名冠以“科学家”名头的人,假如没有前瞻性的技术眼光,没有洞察力,没有善于学习、依靠团队、锲而不舍的精神,只会对已知事物进行阐述的人,不能称其为科学家。王选教授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新研究的初期,就鲜明地提出:“好的技术,甚至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王选所创造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页面描述语言大规模传送报纸版面的。那是1991年,

人民日报在北京和武汉之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报纸卫星远传试验,传送一个版只用了5分钟。而同时期,美国的许多大报社还只停留在用高精度传真机远程传版。到1994年年底的时候,中国有上百种报纸都实现了远程传版,缩短了出报日期,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扩大了发行量。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地用新技术创造了新市场。

  王选的人格力量更为感动人的是他的谦逊与低调。王选有一句名言:我只是一名科学家。对于这样一位堪称青史留名的伟大人物,他总是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上,不因有创造性成果而称王称霸,不因有很高的学术成果而目中无人,更不像当下某些科学家和学者那样,在主流地位时目空一切,稍被冷落后就千方百计用所谓的新观点吸引眼球炒作自己。对于两院院士的名头,王选说:“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学术领域的权威,我经常说这是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名头以后,如果不继续创新,这个人80%就成了过去时,就不要靠院士的名头到处当权威。而那些没有名头的青年科学工作者,才是在第一线肩负着创新的重任,才是未来的希望所在。王选院士用自嘲式的语言,表现着他的智慧,这应该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思想财富,给我们以长久的滋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记住王选,不懈创新。

  相关专题:王选病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