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是谁“偷”走了我的节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12:55 《小康》杂志

  你还清楚地记得,去年的元旦、春节、中秋节、圣诞节⋯⋯你在哪里、和哪些朋友一起欢声笑语么?是怎样特别的故事、插曲、笑声和心情令你在一年以后依旧记忆犹新?

  ★文/《小康》记者 杨名

  转眼又到年初,各种节日纷至沓来,无论舶来品还是土特产,都热闹非常。夜晚徜徉在大街小巷,华灯闪闪,人流如潮,各色靓装令人目不暇接,商家铺天盖地争先恐后的打折促销活动,节庆祝福的别出心裁的短信息此起彼伏,名目繁多的联欢会和游园会接踵而至⋯⋯然而,这一切的热闹大多过于喧嚣,最终往往流于形式,已经很难打动如今忙碌的都市人。除非那些特别有意义的,大多数人在回想去年、前年或更往前的节日时,当时情景几乎都模糊了。或许少了特点,或许节日太多,或许传统节日仪式太烦琐,总之,如今生活中过节的味道变得越来越淡。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充满浪漫色彩的“洋节”在中国悄然流行,经过精明商家的巧妙包装,加之主流媒体的着力炒作,渐渐地,圣诞节、

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这些来自西方国度的节日,慢慢走进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圣诞礼物、圣诞老人、巧克力、玫瑰花、康乃馨⋯⋯,饱含清新与浪漫,唤起人们藏在心底的那份温情。在被触动的那一瞬间,追逐时尚的人们完全不计较它来自何方,本来何意。“洋节”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做事习惯。比如,以往国人逢探望及祝贺很少送鲜花及
蛋糕
,如今,街头鲜花店买卖红火,蛋糕房生意兴隆,吃蛋糕和吹蜡烛几乎成了男女老少过生日的通行仪式。

  相比中华传统节日,飘洋过海的“洋节”更善于包装自己,看上去火热浪漫,可细细品来,却少了西洋节日应有的韵味,或者变了味道。大大小小的“洋节”挥舞着缀满装饰和铃铛的翅膀,丁丁当当的热闹背后常常是缺少灵魂的躯壳。很多国人只是为过节而过节,别人过自己不过似乎就表明落伍了,那种感觉,难以说清。比如圣诞节,本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但到了中国对于多数国人而言就只是一个日子,让商家拼命鼓胀钱包,让媒体多些娱乐的话题,让追求时尚潮流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欢庆浪漫感动,而漠视它的人迫于礼节也不得不为敷衍人情世故而群发、“群收”或回复出无数条出自高明写手的别具一格的祝福和感谢的短信,糊里糊涂让电信运营商们大赚一笔。在当今的中国,如果没了埋头苦“按”竞相“拜节”的时尚礼仪,“拇指经济”怕要缩水不少。年轻人之间,到了平安夜前后,谁要不把“Merry Christmas”挂在嘴边,就不够摩登,仿佛就要被边缘化了,于是,大家即便不明就里也趋之若骛。

  同是“洋节”,在中国的遭遇却不尽相同。相比圣诞节的火热,感恩节就冷清了许多,只有不多的人发发短信,或有小资情调的酒吧推出一些化妆舞会之类。也许因为和感恩节相依相伴象征的东西太少,商家没什么好卖好吆喝的,所以少了很多宣传和鼓吹;或许是我们的东方文化使然,中国人崇尚感情含蓄内敛,不愿如此直白地表达谢意;也或许因为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不需要一个外来的节日来专门提醒我们要去感谢别人。

  我倒以为,国人对感恩节大可宽容一点,先拿来用,我快乐我做主嘛!比如佛教,来源于印度,可传入汉地两千多年来,我们不也一样心安理得无比巧妙地把它融进中国传统文化里了么?可如今面对“洋节”的兴盛,人们却有很多忧虑。我想,那是因为对比我们民族“不景气”的传统节日,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忧虑。“洋节”的风行不可怕,面对“洋盛中衰”的现状,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不知不觉将遗忘自己的传统、历史、精神、文化和民族情感。

  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和性格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而每一个传统节日恰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具体表现,它们蕴涵着民族气息,折射出深厚的民族国家观,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取向。然而,中国许多传统节日文化如今正逐渐被人们淡忘或遗失。比如,端午节本是中国人为纪念战国时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立的,可前不久韩国居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它列为其文化遗产,更有甚者,现在连中秋节的发源地居然都生出许多争议来,真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单就保护民族文化而言,韩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携带着韩剧和韩服刮来的“韩流”,让我们感到韩国文化的深度和力度。冷静想一想,韩剧创造的收视神话,难道仅仅是简单的商业成功吗?不是。韩国是把其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大力推向世界的,“大韩民族”的民族性让世界惊叹!韩国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保护方面却做得比中国好得多。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觉得汗颜么?我们的国家和国民,对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行动起来了。

  2005年正月,许多国内外民俗学大师集聚北京,试图倡议通过法定假日来保留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如今,除了春节,其他传统节日都没有法定假日,就连春节也是从正月初一才开始放假,除夕当天还要上班,更别提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了。本来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非常忙碌,谁还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参加传统的节日仪式呢?现在人们纪念这些节日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吃”,元宵节品元宵、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尝月饼也就算过节了。而小小的元宵、粽子和月饼根本承载不了传统节日所应担负的文化使命。旧礼节淡漠了,新礼节没成型,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真空,难怪“洋节”乘虚而入。

  如今,春节更是过得越来越庸俗化,在人们心中,那种辞旧迎新的快乐,迎接万物复苏的喜悦已所剩无几,幸亏偶尔还可见到小孩子们在院落里追逐嬉戏欢闹的场面,在如今邻里少有往来的氛围里,确不容易。我们还可以在春节假期里和家人团聚,看到父亲母亲慈爱的面容,感到丝丝欣慰,心底涌起阵阵暖流。记得那一年春节,当一首看似平淡无奇的《常回家看看》唱起的时候,多少飘泊在都市里过年的“他乡人”流下了滚滚热泪啊!

  若论文化底蕴,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倾慕,若比聪明才智,中国人早已在很多方面称雄世界。怎么能够眼看着先人留给我们的,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传统节日渐行渐远呢?我们呼唤属于自己的带有现代气息的节日仪式,负载着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神,融入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在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子孙手中,将中华文化的薪火永远传承下去。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