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超级老太常秀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7:57 南方人物周刊
超级老太常秀峰

荷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超级老太常秀峰

江家老屋和古树


超级老太常秀峰

村庄一角和古树


超级老太常秀峰

超级老太常秀峰


  几乎是一瞬间,这个从没受到绘画训练的农村老人画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

  -付云娟

  今年71岁的常秀峰老太太几乎从没出过门。她一直生活在河南南阳方城县的一个僻静山村里。不识字,不懂得艺术,没见过除年画外的任何架上绘画。

  2003年秋,她坐飞机,第一次离开老家,来到儿子在广州的家。为了告诉三四岁的小孙女山楂长什么样子,她拿起了孙女用剩的蜡笔。

  现在,她的故事已几乎成了一个传奇:在学美术出身的儿媳妇的鼓励下,经由她做记者的儿子的博客,在网络世界里传播放大,她那些笔法朴拙、充满浓郁乡村风情的画作,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叹和喜爱。有美术评论家如此评价她的作品:极有“天赋”和“原创性”。

  “想起什么

  就画什么”

  两年多时间里,常秀峰已画了一百多幅画。山、水、树、花、鸟,她画的,都是她喜欢的村庄风景,村民生活起居和劳作的场景,以及她印象深刻的回忆。而画笔,还是蜡笔。

  她喜爱小鸟。画了很多小鸟,还画出不许小孩动小鸟窝的画面。“小鸟孵子很难啊!”二幅长约1米、宽约80厘米的《百鸟朝凤》图,她画了好几天。在《百鸟朝凤》上,她题了几个歪歪斜斜、有点语法错误的字,是照着儿子写的字描摹的,——“我们的祖国是美好未来”。

  她也喜欢画花。她画了许多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牡丹。她老家附近有荷塘,她也就画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她指着画上的石榴花说:“这一朵是公花,这一朵是母花,两个花瓣是不一样的。石榴树有时开满了一树花,结的果实却很少。” 许多花她画出来了,却还不知道名字。

  她还画龙、凤凰、观音菩萨。儿子带她去广州动物园玩后,她又画下骆驼、企鹅、老虎……她还画肥肥胖胖的蚕宝宝。年轻时她养蚕,然后叫人织成丝,最后做了两件百年寿衣,一件给了婆婆,一件给了她妈妈。

  常秀峰喜欢自己的每一幅画。她沉醉在自己的作品里,乐此不疲地介绍每一幅画的想法。听到称赞声,她乐呵呵地笑,“不至于吧,画得很烂,没人要。”

  一家《现代小学生报》刊登了她的几幅画作,开了120元稿费,常秀峰觉得很过意不去,连说“不好意思”,她最大的不理解是:就这么几张“画着开心”的纸片,在报上一登,怎么就抵得上半亩地收成!

  常秀峰说:“我不会写字,用画来表达。”她自己最欣赏的画,不是画得好的,而是画中的场景和东西为她所喜欢。她画过一堆村里的古石,那石头很奇怪,有黑、红、黄等各种颜色。这种少见的山石,她一直很喜欢。

  一幅家中老房子的场景,被人赞誉为画出了梵高的风格:一棵冬天的树,长满树枝,却没有一片叶子。她指着只剩下树干的枯树说:“冬天树没有叶子,意思是生活很苦很苦。”树旁的土房是二十多年前的,塌了,后来盖过一个草房,又拆了。现在建成了瓦房,她又画了一幅,比喻现在生活甜了。

  她画画时神情专注,全心投入,像小孩迷上了

漫画一般,低下头后很长时间都不抬起来。周围嘈杂的声音、小孙女偶尔来“捣乱”,都不能使她停下来。

  “能吃苦,就能幸福!”

  画画已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少则半小时,多则两个钟头,两三天便画一幅。常秀峰精神很好,白天不睡午觉,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多才睡。她看新闻,也看电视剧。

  14年前,常秀峰一度偏瘫,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见,到现在仍得每天吃药。不敢一个人下楼梯,只是在周末有人陪着时才出去走走。有时她会头疼,有时“心里想起来,但不会说”,还有高血压、心脏病,但是她说自己很幸福。

  “没想到自己会画画,以前也没时间画。”没想到能过上现在的生活,每天在家里只用收收碗筷,抹抹桌子。手变嫩了,原来的硬茧没了。还坐过两次飞机,“坐飞机快,但花钱,儿子挣钱不容易,以后能少花钱就少花”。

  常秀峰有五个孩子,“我坚决供孩子上学”。为此,村里人曾排斥她,“因为家境比我家好的孩子都没有上学”。她不分昼夜地干活,“晚上也是白天”,生活很艰辛。她丈夫是村干部,很少在家。家务活都是她一个人干。上千斤的玉米,她一个人挑出来晒,一个晚上缝一件衣服。

  她吃过桑叶、麸子、糠、野菜。泡了两三天的柳树叶子,还是很苦,她也吃了。大儿子八个月大时,她干活时饿晕了,别人可怜她,就给她一碗面汤喝。家里的粮食,主要是留给丈夫和婆婆吃。后来,她因此而饿出了病。

  家里活干完时,她会出去放牛,一边放牛一边摘山楂。有一天上午,突然间雷电交加,天空漆黑得犹如夜晚,暴泛的洪水将山路淹没。她和四个放牛娃被困在山上,都吓哭了,饿了一整天,直到晚上十点才被解救回去(这个场景也被她画在了作品里)。被接回家后,等孩子们都睡去,她一个人又偷偷地跑出来,去被淹的庄稼地通水。“回家时已半夜两三点了”。

  五个孩子,有两个考上大学,三个高中毕业。大儿子成绩很好,在学校拿第一名,因为没钱,只读到高中。“以前实在太苦了”,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睛红红的。她觉得孩子没上大学,对不起他。所以,她很少画孩子小的时候,只画花草树木,“想起来都苦”。

  有年从广州飞回南阳老家,邻居去了一屋子。她把自己的衣服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年轻时,她伺候过几个孤寡老人,其中一个老人家有一里地远,每天三餐都得送过去,她一送就是四年。她说,“不能感觉孩子们都出来(在城市工作)了,就了不起,不能高高在上,现在村里人都很羡慕,都夸。”

  现在生活好了,她“太轻松,不习惯”。四年前,她一个人在老家挖坑种树,种了400多棵杨树。“能吃苦,就能幸福!”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