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叶青:今年拟提十大建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01:55 新京报 | ||||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每年坚持两三次调研,基本每月都写一篇信息
“最想跟百姓说,‘快乐地活着’,我觉得上下班或者出差开自己的车,相当快乐,自称快乐工作法。”———叶青
我的职业很难用一句话说清,可以说涉及人大、政协、政府、党派、高校五大块。目前除了统计局副局长是本职之外,其他都是兼职。我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提问题(不管是否能切中时弊)、爱提建议(不管别人是否赞同)。我想这应该是民主党派人士的存在价值,更何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呢。 “用车成本最低的厅官” 我1979年从福建老家建阳市到武汉读书,就开始学习研究财政经济问题,但是直到2003年5月到统计局工作才悟出财政学之真谛:财政分配是所有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综合体。 目前我主要关注财政预算与行政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数据质量等。研究财政不关注节约财政支出似乎不妥,到统计局工作之后,我斗胆提出“自购私车,五百元上下班、出武汉时实报实销”的车改方案,被开明的刘局长接受。2005年“两会”期间,有一记者称我是“用车成本最低的厅官”,实在是不敢当。不过倒是有人在先进性教育的文章中认为“先进要先”,并以我这件事为例。 我担任副主委有六年,也分管了六年的参政议政工作。自己也积极参与参政议政工作。 一群上访者使我流泪 我觉得参政议政分为四种形式:调查研究、提案或建议、写信息、会议发言。每年都有两到三次的调研。2005年4月底到北京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之前,我到农村调查,在座谈会上,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向我这位“国大代表”讲真话,让人感动。 我喜欢写信息,基本上保持一个月有一篇。如提过开办“平民医院”、封杀“艺伎回忆录”等。有一天中午看到在毒日下有一群上访者在省政府门口,不禁流泪,写了一个关于完善信访接待实施的建议,现在湖北各级政府都在建设合乎条件的接待室。 我觉得自己很脆弱,在开车时听到广播中说的哥被乘客殴打,或看到电视上贫困地区平民生活无着的画面,我常常会潸然泪下,深感责任重大。 自述:叶青(有删节) 对话 最头痛建议石沉大海 叶青代表建议,对涉重大问题的建议进行专题民意调查 新京报:参政议政以来,最满意的事是什么? 叶青:四年前我向民进湖北省委提交一份《像办希望工程一样办平价医院》的信息,后来获中央统战部奖励。 新京报:最满意是因为获得奖励吗? 叶青:不是,是因为这一两年来,平价医院在一些地方逐渐兴起,对弱势群体有帮助。 新京报:那你参政议政以来,感到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叶青:动员别人写信息很难。 新京报:那你呢? 叶青:从1998年开始计算,湖北省共有200多条信息,超过一半是我写的。 新京报:为什么动员别人很难? 叶青:信息要有思考,有力度,要提别人提不出的问题,不能写老话、套话。写信息太费神。 新京报:假如让你给这些人提建议,你会说什么呢? 叶青:希望知识分子都开动脑筋。 新京报:你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感到最头痛是什么事? 叶青:自己觉得满意的建议如石沉大海。如去年我在全国两会上提的公车改革,有关部门答复称:完全不现实。其实他们误会了,我建议是公车改革不要一刀切,应允许新方案、老办法同时存在。 新京报:你觉得产生误会的原因是什么? 叶青:有些人分析问题简单化。我建议对一些重大问题,应召开专题座谈会,或进行社情民意调查。 新京报:你今年准备了十个建议上会,最关注的是哪个? 叶青:最关注的是“尊重劳动、维护按劳分配原则、制止拖欠工资行为”。 新京报:为什么? 叶青:每到年底,就有一些劳动者爬到屋顶要自杀来讨薪,很悲惨。我还看到一则报道,6名患艾滋病的农民工从河南来京讨薪(本报11月16日报道),很让人心痛。 新京报:如果让你给其他人大代表提建议,你会提什么? 叶青:要具有双重性:专业研究型与社情民意型结合。 新京报:你工作繁多,闲余如何放松? 叶青:开着越野车外出。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本报记者赖颢宁 叶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主要提出审计体制改革,主张审计系统归人大管理,受到审计界高层的好评。 ●2005年主要提出修改统计法,包括统计机构垂直管理等,对国家审计局长李德水关于GDP统计数据问题做出了呼应。 今年关注 ●建议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 ●建议加强民营经济统计。 ●建议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工作。 ●建议做大慈善事业。 ●建议制止灰色收费(以技谋私)。 ●建议加大行政改革力度,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建议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解决贫困农民教育、医疗问题。 ●建议建设廉(免)租房。 ●建议向发展中国家学习。 ●建议尊重劳动、维护按劳分配原则、制止拖欠工资行为。 相关专题:新京报2006全国两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