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常委称需建5大补偿制度确保二次分配公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0:51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秦大军 齐湘辉)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常委牛文元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应着手建立五大补偿型国家制度,从国家层面上将二次分配的社会公正性,牢牢地固化在有章可循、有理可据的权威性制度之上,从而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具体解释说,这五大补偿型国家制度
建立国家产业补偿制度。该制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二、三产业对于第一产业的合理补偿。依照产粮区在正常年份提供商品粮的平均数额基础上,每多养活一百万人,由二、三产业所获利润中给予合理补偿;其二是后续产业对于源头产业的合理补偿。 建立国家土地补偿制度。根据统计分析,近三年中国群体性事件的65%与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有关。对于农民失去土地进行合理补偿,让农民的“土地资源”生产力(收获粮食)合理地转换为“土地资本”生产力(收获利润),从而取消“一次买断”的非公平交易。 建立国家生态补偿制度。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生态受益区应当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享用“外部效益”溢出的合理份额,对于生态保护区实施补偿。 建立国家自然灾害补偿制度。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各出一半基金,建立总基金为多年平均灾害损失额的1.5倍的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用基金每年所产生的资本盈额,抵平每年由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损失数额。 建立国家社会补偿制度。目前首要任务是建立全社会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贫困人口、失业人口、库区人口等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牛文元强调,以上五大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从根本上体现出国家二次分配的公权能力和相应的制度建设,同时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了最大的社会公平,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制度保障。(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