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信贷短缺使新农村建设面临资金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20:4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王建华 范迎春) 黑龙江省肇东市海城乡长兴村52岁的村民刘国梁,很想养一头奶牛创些副业收入,买上几件像样的电器。可是,当地的信用社以缺少有价值的抵押物为由拒绝了他的贷款请求。刘国梁说:“也许,我只能靠种地活着了,我没有本钱去干别的。”

  春节以来,肇东市农村信用联社向当地农民发放了2.5亿元贷款,但估计仅能满足一
半左右的需求。联社副主任胡喜庆说:“我们已经尽力了。”尽管城市开发一掷亿金,但在广大农村,几百元的购买种子和化肥的钱却让许多农户一年都喘不过气来。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已于3日下午开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两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农村建设资金匮乏,不仅仅是长期以来的工农产品剪刀差所致,金融机构吸收农村储蓄外流也是重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龙超云说:“资本的逐利性,使广大农村被远远抛在了城市的后面。”

  据统计,1998年以来,中国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共撤并了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剩下的也只存不贷,2004年,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放款仅9843亿元,只占总量的5.5%。目前,农村主要靠农村信用社放贷苦撑。然而,尽管农村信用社的网络已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但是每年能够获得其贷款支持的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25%左右。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大举撤离农村,农村资金每年通过余下的国有银行网点和

邮政储蓄被大量抽往城市,农村信用社也通过转存中央银行等方式获取存贷差额利润。汇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的调查表明,以2002年为例,通过以上三种渠道从农村流出的资金大约8000亿元。

  中国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为非正规的“地下”金融机构的活跃创造了条件。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一份对15个省份24个市县的一些村庄的调查报告中说,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

  “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现实也是最关键的方面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李慕唐说,“仅靠国家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据一些专家估算,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规模将达数万亿元之巨,这需要国家财政、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本的共同投入。龙超云委员建议,应当尽快改革和创新农村的金融体制,彻底扭转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离农倾向,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贷款投向农村。(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