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特写:资深代表眼中人代会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21:0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孟娜 樊曦 熊争艳) 议案从比较细碎到注重全局、从大多限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到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国人大代表从“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到高度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资深全国人大代表的眼中,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前的议案往往很具体,一个县想修一条公路、一个市的产业转型等都会写在议
案里;现在的议案大多重调研、重全局,比如我自己,以前只会关注阳泉市的发展,现在我会调研、关心的是整个中部崛起。”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礼厚说。

  62岁的朱礼厚是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她当人大代表的第19个年头。

  而同是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姜健,今年63岁。在她眼里,以前代表提议案主要提和自己专业、职业有关的议案,而现在则突破了这些限制。

  “以我为例,19年前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我的议案是国家要设立《献血法》,现在我的议案涉及面很广泛,三农问题、文教卫、公检法、社会等各个领域,这正应了一句话:‘人有专业,但当代表不应有专业,'人大代表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她认为,要提出涉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分量的议案就需要将履行代表权力的意识融贯到本职工作中,“比如每天我接触100多个病号,和他们的闲聊能让我知道很多问题,我会进一步调研他们反应的问题,从而产生很多议案。”

  刘应明是第六、七、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大学副校长,“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两会中无论是代表还是老百姓都没有多少热点的概念,主要是学习和贯彻两会精神。”

  他说,现在,人大代表行使权力和责任感就越来越强烈,对人民的呼声反映也一年比一年充分。两会热点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贴近老百姓生活,如从前些年的关注廉政和反腐败问题,到关注教育改革问题,近年来又特别关注安全生产和

医疗改革,一些很难啃的“骨头”如统计注水等问题也一一被提出。

  “一个个关于热点问题建议被提出,许多问题也相继被解决,这个历程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和人民当家作主意识的不断提升。”刘应明说。(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