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张勤德:人民利益是检验改革最高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10:43 财经时报

  如果不把人民利益而把某些“精英集团”的利益作为检验改革的最高标准,就会导致“以民为本”演变成“以官为本”,最终会危害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

  在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一部分群体,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等产生了挫折感;少数官员的腐败问题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不满。因此,如何防止这种矛盾的积累和激化,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如何检验改革的成果,就成为关键性问题。

  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何在?我认为,进一步搞好改革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检验改革的最高标准。如果不把人民利益而把某些“精英集团”的利益作为检验改革的最高标准,就会导致“以民为本”演变成“以官为本”,即官僚精英把自己的利益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准,最终会引发一场灾难。在这方面,前苏联解体的教训尤其值得借鉴。

  美国著名教授科兹在《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中有一段话,即“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这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的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这里所说的“精英集团”,指的是高中级干部中那些主张搞资本主义的人。

  科兹还指出,前苏联剧变时,82%以上的人民群众是反对分裂、搞资本主义的。但由于在包括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约10万高中级干部中有76%的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并且这些人掌握着权力,最后终于发生了党垮台、国解体的大悲剧。

  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民为本

  检验改革,也需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因为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在当前,特别要认清的是:从生产力本身来说,它的发展是和多种因素有关系的,所以不能把生产力标准简单化和绝对化。如一看到香港的经济有发展,就说那里的改革“姓社”,那还有“一国两制”吗?

  再有,生产力有个归谁所有、由谁管理、为什么目的服务、用什么方法发展的问题。包括发展生产力在内的整个社会生产,目的都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务于目的,因此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的生产力、以民为本的生产力,必然成为检验各项改革工作的标准。

  另外,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外资、私有经济的发展,有个度的界限,这就是公有制居主体地位。在不否定这一主体地位的范围内,尽管外资、私有经济本身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但它们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需要的。然而用它们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管从表面、一时、局部来看多么符合“三个有利于”,但从实质、长远、整体来看,则是违背这一标准的。这是在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被长期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否定了它就不是社会主义了。

  必须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

  党中央“

十一五”规划建议,在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同时,突出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利的保障”。这就要求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等等,都要抓住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检验标准这个关键,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或者说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强调牢固树立科学改革观。首先,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改革,怎样搞好改革。由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所以改变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只利于“精英”而不符合人民利益标准的举措,是不属于社改观而属于资改观的,或者说属于改向。把握这一点,是搞好改革的前提。

  其次,要注意改革的全面性。既要革除不利于提高效率的体制障碍,又要革除不利于我们按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要求解决公平问题的体制障碍,加大公平改革的力度。

  还要注意使改革开放和反对自由化相协调,做到在改革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都要硬”上真正见到更大实效。同时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防止使改革陷入只顾眼前小利、甚至只顾眼前物质小利的泡沫化困境。

  牢固树立科学的经济建设观,防止把经济建设庸俗化。只有既看到在各项工作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又看到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民为本,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既看到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又看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真正科学的经济发展之路,才符合科学经济建设观的要求。

  牢固树立科学党建观。在党的思想建设上,要破除“以官为本”的观念,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在党的作风建设上,要破除“官贵民贱”的观念,确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念。

  (作者为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