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小崔会客:专访甘肃省省长陆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20:23 中央电视台
小崔会客:专访甘肃省省长陆浩

陆浩、崔永元在会客厅演播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小崔会客:专访甘肃省省长陆浩

黄建国一家三口在会客厅演播室


小崔会客:专访甘肃省省长陆浩

李扬钦到贺家沟体验生活


  【点击此处查看本条新闻视频内容

  中央电视台《小崔会客》栏目3月5日播出“专访甘肃省省长陆浩”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各位朋友好,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今天我们请来的客人是甘肃省省长陆浩
先生,让我们欢迎他。请坐。我说出来您可能都不信,我做了十年主持人了,这是我第一次采访一个省长。

  陆 浩:你不是经常采访高层吗?

  主持人:没有,从来没有,你可能记错了,那是水均益和白岩松。他们老安排我采访老百姓,今年两会说让我采访高层领导,我心里直打鼓。后来我想了想,高层领导也是老百姓,您觉得我的观点对吗?

  陆 浩:是,非常正确。

  主持人:甘肃我就去过一次,是丝绸之路节的时候。

  陆 浩:那是1992年,十几年前的时候。

  主持人:现在应该变化特别大了。

  陆 浩:恐怕是相当大的变化。

  主持人:我要考您一下,我这儿有一个地图,这是甘肃省的地图,我想考一考省长,一些重要的地方都在哪儿。

  陆 浩:我闭着眼睛都能说上。

  主持人:您来帮我指一指,兰州在什么地方?

  陆 浩:这个位置。

  主持人:这儿是兰州。临洮县在什么地方?

  陆 浩:临洮县在兰州的南面,临洮县,定西市的临洮县。

  主持人:在这个位置。临洮县的贺家沟在什么地方?

  陆 浩:贺家沟在临洮县的洮阳镇。

  主持人:贺家沟黄建国他们家在什么地方?

  陆 浩:就在那个村里边,小山村里边。

  主持人:没标出来。

  陆 浩:没标出来,这个地图比例尺太小了。

  主持人:能看得出来您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我听说临洮县好像不是特别富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前,我知道所有人到这个演播室,尤其是省长、省委书记,都愿意说自己的家乡有多好,有多好,但是我还是想逼着您说,临洮县在改革开放之前有多穷。

  陆 浩:因为临洮县处的环境非常严酷,在黄土高原上,实际上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它的特点就是干旱、少雨,可以说是十年九旱,所以它的农业基础非常脆弱,还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以前,可以追溯到更远,您知道清末。

  主持人:清末我还很小那时候。

  陆 浩:对,那时候没有你,也没有我。左宗棠当时是陕甘总督,他给光绪皇帝写了一个奏折,因为他在甘肃做官,这个奏折里怎么写的呢?叫陇中苦疾甲于天下,人家桂林山水甲天下。

  主持人:他意思是说,这个地方是他见过最苦的地方。

  陆 浩:最苦,最穷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临洮的面貌,包括定西市整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持人:我知道您去临洮县次数特别多,从1993年开始去,是吧?

  陆 浩:1993年当时省委安排每个领导同志都要联系一个县,联系一个困难县,临洮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所以我从1993年开始就联系临洮县,每年都要去几次。

  主持人:2005年去了四次。

  陆 浩:去了四次,当然还有别的任务,比如正在搞先进性教育,就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也是我的联系点,所以去的次数就更多一些。

  主持人:而且今年生日刚过的五天又去了一次。

  陆 浩:生日?

  主持人:2月25号去的不是吗?

  陆 浩:和生日没有关系。

  主持人:就是我的生日过后五天您就去了。

  陆 浩:您的生日,你没提前声明,是,那我们应该给你祝贺生日。

  主持人:2月25号去,这是离现在最近的一次,这次觉得临洮县有什么感觉?

  陆 浩:这次我去了我们瓦广吉同志,瓦支书所在的那个小山村。

  主持人:他是村里的支书。

  陆 浩:他是老支书了,他带领群众致富,做了大量的工作。

  主持人:瓦支书,您要带领群众致富,自己先得富了吧?

  瓦广吉:我致富先自己致富,自己致富了再带动大家。

  主持人:其实您致富的情况都是您家里的隐私,您介意我问一下吗?

  瓦广吉:可以。

  主持人:那您把您2005年的收入情况给我们汇报一下。

  瓦广吉:好,我2005年的收入是这样的,主要是以种洋芋为主,洋芋、药材。

  主持人:洋芋就是土豆,也叫马铃薯是吧?

  瓦广吉:洋芋、药材、食用菌这三个方面。

  主持人:能说得细一点吗?洋芋挣了多少钱?

  瓦广吉:可以,洋芋一口人能收入一千元到一千五百元钱,药材2005年全家收入两万一千七百元,食用菌收入了一万五千元,包括养殖业、种植业,一共加起来,五口人收入五万一千元。

  主持人:在村里是最多的吗?

  瓦广吉:我家里的情况是中上水平。

  主持人:在村里是中上水平,五万一千元钱放在家里什么地方?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五万一千块钱是怎么花销?

  瓦广吉:用于家里再发展生产,再扩大生产,下一步再建个小厂子,中药材加工厂,这样花销。

  主持人:家里添置了什么东西了吗?

  瓦广吉:一般情况,那就是家里的家具,盖点房屋。

  陆 浩:买汽车。

  瓦广吉:汽车现在还没买。

  主持人:

摩托车

  瓦广吉:摩托车有,三轮车有。

  主持人:彩电。

  瓦广吉:彩电都有。

  主持人:卫星接收天线。

  瓦广吉:全部有。

  主持人:

麻将。买那玩意儿有啥用?反正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我们再请上一家,这家就是刚才我让您在地图上找而没找到的黄建国家,咱们先看看黄建国家的情况。黄建国家去年收入一共是二点一三万元,他是全村66户中最富的,他靠什么致富的呢?他就靠这个致富的,这叫土豆,在当地叫洋芋,也有的地方叫马铃薯,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黄建国一家。

  黄建国:省长,你好。

  主持人:我刚才跟大家报了,你去年的家庭纯收入是两万一千三百元钱。

  黄建国:是。

  主持人:这个是怎么挣来的这些钱?

  黄建国:主要就是靠种洋芋。

  主持人:也是种洋芋。

  黄建国:就是种洋芋,然后就是养殖业,最后就是劳务输出,就靠这三项。

  主持人:你的村叫贺家沟村是吧?

  黄建国:对,叫贺家沟。

  主持人:贺家沟村有六十六户人,六十六户人都在种洋芋?

  黄建国:几乎百分之百的人种洋芋。

  主持人:对,百分之百的人种洋芋,那我就不明白了,都种洋芋,为什么你成最富的了?

  黄建国:这就是种洋芋,一个是洋芋的选籽种方面,再一个是管理和销售方面,群众的看法不同。再一个在机会把握方面不同,赶不上机会的话,价格也提不上去,比如说在打农药等等管理方面如果赶不上,差一星期到十天,每亩地洋芋的亩产上就明显减产。

  主持人:你有什么特殊的办法?

  黄建国:我的特殊办法就是,以前我们特别穷,每亩地产洋芋两千斤到三千斤左右,亩产收入就是三百到四百元,如果经常这样下去,别说是让孩子读书、吃饭,就按我们山区人说的话,就连媳妇都娶不上,确实没办法。

  陆 浩:媳妇都娶不上,娶不上媳妇。

  主持人:娶不上媳妇,这是谁呢?

  黄建国:这是我老婆。

  主持人:你是说有的人是吧?

  黄建国:对。

  主持人:娶一个媳妇要花多少钱?

  黄建国:在十年之前,两千到三千元。

  主持人:现在呢?

  黄建国:现在三万元,就可以娶老婆。

  主持人:涨了十倍。

  陆 浩:大概还没算盖房子,如果加上盖房子两千块钱肯定不够。

  主持人:涨了十倍也就说明大家现在收入提高了。那你娶媳妇花了多少钱?

  黄建国:我娶媳妇便宜,因为我们是一个村子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村子的,比较了解,比较熟悉。

  主持人:为什么你才花那么少钱呢?这么好的媳妇,怎么回事?

  黄建国: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当时大部分都便宜,不是我娶的就便宜。

  主持人:我问问黄彦德,你现在上什么学校?

  黄彦德:初中。

  主持人:你家里是怎么致富的,你应该门儿清,也就是说你知道得很清楚吧?

  黄彦德:是。

  主持人:你给总给总结,大概有哪些招数?

  黄彦德:我爸在管理上,我们全部不是种地吗,我爸管理比较好一些。

  主持人:管理得比较好一些?管理什么好一些?

  黄彦德:就是土豆,马铃薯、洋芋。

  主持人:祖祖辈辈都种土豆,这管理上还有差距?

  黄彦德:是的,现在不是科技种田吗,以前的人都是用老办法,把籽种全部种在地里就行了,让它去长吧,就像城里人下去以后,科技种田,我爸就带到我们村上,种到地里,产量也上去了。

  主持人:陆省长,您了解整体的情况,像他这种已经在他们那个地区形成规模了,还是说个别、个体在做这件事情?

  陆 浩:现在搞农业产业化,必须要形成规模,有规模才有效益,像甘肃现在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大概接近九百万亩,产量在一千万吨以上,所以从产量来讲,是全国第一马铃薯大省。

  主持人:那个马铃薯质量怎么样?

  陆 浩:质量品质非常好,像麦当劳、肯德基用的薯条、薯片,甘肃的马铃薯都可以做,而且在我们当地也有加工厂。

  主持人:用了吗?

  陆 浩:用了,加工厂有。

  主持人:那这个宣传得不够,他们还以为都是从美国运来的。

  陆 浩:可能还不够用,还要进口一些。另外就是以马铃薯为原料,做淀粉,精淀粉,马铃薯全粉,价值就很高了,所以产业化就必须形成链条。包括销售也是一样,像甘肃的马铃薯,商品率在50%以上,就是50%以上要销售到外地去,每年到秋季,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要发出很多专列,专门是运马铃薯的,运到北京,运到上海,运到广东,非常受欢迎。

  主持人:有没有想过把马铃薯做成品牌?

  陆 浩:甘肃马铃薯实际已经形成品牌。

  主持人:叫什么牌呢?

  陆 浩:像我们甘肃北部一带注册的叫沙漠洋芋,它在沙漠边缘地带的沙土地,品质非常好。

  主持人:我觉得能不能做成更大的品牌,比如说黄建国牌,比如敦煌牌?

  陆 浩:对,那将来可以靠黄建国同志去培育了。

  主持人:这样一个洋芋就可能卖七十多块钱,敦煌牌。能不能做成比如2008年奥运会指定土豆。刚才咱们说了半天黄建国家里的情况,也知道2005年的家庭纯收入是21300块钱。但是好像这里没有你爱人什么事儿,一分钱都没给家里挣。

  贺映花:我出去打工。

  陆 浩:劳务输出。

  黄彦德:劳务输出主要是靠我妈。

  主持人:她去打工,劳务输出?长年不在家?

  贺映花:我在家,我在洋芋没种的时候去打工。

  主持人:农闲季节。

  陆 浩:你看临洮县农村人口大概就是50万多一点,他们全县的劳务输出,县委书记跟我讲,去年是10800人,农户是11万户,输出的劳务是10800人。

  主持人:那就相当多了。

  陆 浩:差不多一户有一个人在外边打工,因为像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农民要致富,要增加收入,光靠那点地是不行的,所以就要开辟致富的新门路,就出来打工,所以我们也是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大的举措来抓。小崔我跟你讲,我们在北京的甘肃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据不完全统计,有84500人。

  主持人:都在做什么呢?

  陆 浩:我看有三万多人是做家政服务员,就是当保姆。

  主持人:昨天我们的策划告诉我,说甘肃的家政服务好像都做出品牌来了。

  陆 浩:叫白娃娃。

  主持人:我们今天现场来的有白娃娃吗?你给我讲讲白娃娃是什么意思?

  观 众:天水号称小江南,那边山清水秀,气候也好,当然说就号称皮肤都好,女孩子皮肤好。

  陆 浩:男孩子皮肤也好。

  观 众:我们天水那边小伙子长得也挺帅。

  主持人:所以你们就叫白娃娃家政服务,在北京应该特别受欢迎,

  观 众:挺受欢迎的。

  主持人:你们作为家政服务,白娃娃这个家政服务跟别人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自己的特点?

  观 众:我下面推荐一位比较专业的家政服务员,由这位小妹妹给我们讲一下好不好?

  主持人:把你的绝招告诉大家。

  观 众:其实也没什么绝招。

  主持人:就是有什么办法,让别人欢迎的家政服务员。

  观 众:我觉得就是要朴实,要努力,要把自己的爱心都献给小孩,有多少奉献多少。

  主持人:有耐心是吧?

  观 众:对。

  陆 浩:做家政服务员的,在来之前都做了培训,所以在北京的家政服务市场上是非常受欢迎的。

  主持人:我们这次节目也做了一个创新,我们在采访每一个省的负责人的时候,我们也派了一个体验者,到这个省的一个地方去体验,这次去体验的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的学生,叫李扬钦,他是广东一个集团的董事长,让我们热烈欢迎李扬钦。

  来自清华的EMBA学员李扬钦是一个公司的老总,在节目录制之前,他带着三个任务来到了贺家沟村,进行真实体验。他将带回一张照片,一个实物和一个调查结果,他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农村体验的感受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李扬钦:你想想我送了什么礼物给老黄?

  主持人:出大事儿了,按照我们这个节目的规定,客人们一见面要互送礼物,送见面礼,省长还有黄先生一家都准备了礼物,我刚才聊得挺高兴,我忘了让他们送礼物。李先生,您先坐一下,咱先让省长和黄先生一家把礼物互换了,看看他们是什么礼物,这叫见面礼。

  黄建国:这是我们家乡的洋芋饼子。

  陆 浩:我吃过。

  主持人:这是黄先生一家送给省长的礼物,是什么?

  黄建国:土豆饼。

  主持人:是平时自己就吃的吗?

  黄建国:我们家乡经常吃这个,喜欢吃这个,这次来了以后带点洋芋饼子让省长尝尝,让大家尝一尝。

  主持人:我先尝尝。

  黄建国:大家尝尝洋芋饼子是不是好吃。

  主持人:你们先谈着,我下去吃一会儿。

  陆 浩: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主持人:洋芋饼挺好吃。省长,把您要送的给大家看一看。这就是洋芋,他们家有的是,你还送他这个干什么?

  陆 浩:这个洋芋和别的洋芋不一样,这是种薯,是我们甘肃农科院培育的叫LK99,另外这个叫龙薯三号,是高产品种,一亩大概能产2500公斤到3500公斤,就看你种得怎么样。

  主持人:这个等于是种。

  陆 浩:优质的种子,把它切开,分若干块,一个芽眼一块,种到地里面。老黄,你虽然是种洋芋的专业户,我再给你送点优良品种,我要你把它种得更好,把这个技术再推广到你们整个村里,乡里,县里,把马铃薯产业做得更大。

  主持人:等到明年做节目的时候,老黄应该拿这个给我们做洋芋饼子。老黄,我跟你说,你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回去以后拿玻璃罩把这个都罩起来,不用,一定都把它种到地里,要让它长起来。我们是不是先看看李扬钦先生在甘肃体验生活的情况,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今年春节刚过,清华大学的EMBA学生李扬钦便来到了黄建国的家里,他要在老黄家里住下来,体验体验普通农民家中的日常生活。按照当地的风俗,家里来了客人当然要好好招待一下,老黄一家人忙里忙外为李扬钦准备了一顿当地最有特色的风味面,但对于平日里顿顿都吃大米饭的李扬钦来说,来到村里的第一顿饭只能吃面,这让他多少感到有些不适应。让李扬钦更没想到的是,吃饭的不适应,只是他后来遇到的许许多多不适应的开始。

  主持人:李先生在那儿呆了多长时间?

  李扬钦:我呆了两天。

  主持人:两天,两天感受就特别深是吧?

  李扬钦:对。

  主持人:我听说在清华的EMBA的班里,您是惟一一个现在还是农村户口的?

  李扬钦:把身份证拿出来给你看一下,我是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朗夏四队,第一生产队。刚才你们在电视里看到我就穿这件衣服,我讲故事给你们听,我当时在老黄家里边,我问老黄,你猜猜我这身衣服多少钱,他说300元,我说你再猜猜,1000元,后来我觉得再也猜不出来了,我就把这件衣服的价格牌给他看,16600元,他说你上当了,被人骗了,这件衣服我先送给你。

  黄建国:谢谢。

  李扬钦:其实我要讲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主持人:老黄,他不是上当了,他忘本了。

  黄建国:不会。

  李扬钦:我这里还有一个东西,今天探讨的话题是什么?我在老黄家里边吃梨,我起了一个挺好听的名字,叫珍珠梨,在山上的梨树长的梨丁点大,我42岁的人没吃过那么香、那么甜的梨,非常好吃,所以我叫它珍珠梨,我暂时给它这个名。到后来我跟他讲,你们这个梨非常好吃,但不好看,卖不出价格,所以当时我就跟他说,你们看,这个梨长的时候是什么样?风吹日晒雨淋,这个梨在长的时候如果有这个东西包着,它不会被太阳晒,虫和鸟根本拿它没办法,所以两个梨比起来也没有人敢说哪个好吃,但是卖起来,这个的价格是这个的十倍,说明什么问题呢?咱们农村里面东西非常非常好。

  主持人:有好东西。

  李扬钦:对,但是到了市场以后,就变成了不好的东西,原因在哪儿呢?

  主持人:您是下去看的时候着急是吧,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卖不出去,而且卖不出好价钱来?

  李扬钦:对,这个是我自己的感慨。第二,刚才放的马铃薯的片段能不能再放出来?

  主持人:大屏幕让大家看到。老黄家的马铃薯,就是这个。

  李扬钦:你们看那个马铃薯和这个马铃薯有什么差异?看一堆马铃薯和这个马铃薯有什么差异?

  主持人:这个光滑。

  李扬钦:很光滑,很漂亮,看起来觉得挺好,其实就没有里头那一堆那么好。

  主持人:我是这个想法,您虽然只去了两天,但在您眼里那个地方处处是商机,是不是?

  李扬钦:对,其实我觉得在这一片土地当中,把这个品牌处理好的话,确确实实可能从五毛钱一斤会变成五块钱一斤。

  主持人:陆省长,您能理解他这种着急吗?

  陆 浩:我完全理解,您是广东来的,广东和甘肃差异太大了,所以我们觉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外来的思想观念比较新,从这一点来讲,这个是我们甘肃老百姓需要学习的,甘肃毕竟比较封闭。

  主持人:我觉得新农村肯定要建设,但是可能真还急不得,您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陆 浩:我们觉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结合实际,要统筹兼顾,要突出重点,要规划先行,然后全力推进它,这个应该是比较全面的概念。

  主持人:您刚才说了突出重点,咱们就从黄建国的儿子开始问,你觉得搞新农村建设,重点是什么,如果让你来做,第一件事儿做什么?

  黄彦德:就是建设全面农村的学校。

  主持人:首先要把学校做好。让黄先生说,你觉得从哪儿做?或者说你们村想进一步发展,你们最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黄建国:我觉得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还是我儿子说的,一个是学校,一个是道路的问题。

  主持人:李先生,您说说,首要的是做什么?

  李扬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改变人的思想意识的问题。

  主持人:观念。

  李扬钦:对,观念问题。

  主持人:现在该您说了。

  贺映花:我丈夫干什么事情我支持就行了,饭做好,家里的牛羊管好就行了,其它的我都不会说。

  主持人:我觉得她的观点我最赞成,她的观点就是少说话,多办事儿。

  陆 浩:对。

  主持人:现在四种观点出来了,陆省长您给评价一下,您觉得怎么做?

  陆 浩:他们说得都很对,李先生讲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主持人:对是都对,但是总得有个先后。

  陆 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要从办实事来讲,像甘肃还有十六个县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给了非常大的支持,我们要在2007年首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加上两免一补,两免一补现在都开始实施了,首先在西部实施,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对困难的寄宿制学生给生活补助。

  主持人:你的免了吗?

  黄彦德:免了。

  陆 浩:像这两项大概在十一五期间就要投入30亿。另外,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像公路建设,我们十一五全省要修13000公里,我说的是县、乡、村的道路。

  主持人:总结一下您刚才的观点,就是说千头万绪,有诸多难处,但是要一步一步来,慢慢来。

  陆 浩:也不能慢慢地来,要有紧迫感,但是要从实际出发,要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花架子。

  主持人:李先生把一万多的衣服送给老黄,是不是这就是形式主义?老黄哪儿舍得穿,老黄,待会儿您送给我得了。你们现在村里的小学是什么情况,您去了,我看那照片好像就是在学校里跟孩子们一块照的,教室我们也看到了,好像条件很差。

  黄建国:其实教学的是个民办教师,一个月给120块钱的工资,不能维持生活,一边种地,一边教学,他就是这个样子的。

  主持人:您的公司对社会上有赞助是吗?

  李扬钦:我对社会没有赞助,但是我解决了一万多中国人的就业问题,我也解决了三十几个韩国人,十几个美国人,一百多个新加坡人的就业问题,也是东莞一个农民解决的。

  主持人:我就随便提个建议,您听不听都行,您的公司能不能拿出一点钱来,咱们把这个小学校重新建设一下?

  李扬钦:可以,一百万以内我绝对给他建,只要省长说话,绝对可以。

  主持人:省长,您跟他握一下手,这事儿就算定了。

  陆 浩:谢谢你。

  主持人:这个就是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的好处,逼着他,不同意都不行。实际上因为他也是农民的后代,我觉得他可能内心也真是有这样的想法。今天我们真是促成了一件好事。省长,我不知道您对今天的谈话满意不满意,我觉得我们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好在大家说的都是心里话。

  陆 浩:大家说的都是心里话,他们既介绍了从甘肃一个欠发达的地区,农民怎么致富,包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后的一些构想,同时从李先生这里也吸收了很多,得到了新的思路和启示。我想甘肃今天也可能还比较落后,但是我们下一代农民,老黄的儿子,李先生就是你的榜样,李先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未来,所以你就得好好读书,将来要上高中,考大学,也读EMBA。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在结束之前,把最后一个精彩的节目献给大家,就是老黄的儿子黄彦德,他的业余爱好是声乐,他要在现场为大家唱一支歌,热烈欢迎。

  黄彦德献给现场观众一首《母亲》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0:30-21:00

  《新闻会客厅》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0:20--21:00

  新闻会客厅 会见新闻当事人,敬请收看

    《小崔会客》专访甘肃省长陆浩节目花絮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