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兰建议从源头解决看病贵难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21:47 法制日报 | |||||||||
据卫生部专项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医疗药品消费总额以年均21.4%的速度递增,目前药品消费占医疗总的费用比例高达5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汪春兰是安徽省医科大学附院整形外科主任,她告诉记者,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其原因是深层而复杂的。 一是卫生体制和国家的"以药养医"政策造成了医疗机构追逐药品销售利润。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原由国家全额拨款。自改革
二是药品流通领域混乱。国家把药品作为一般商品全面放开市场经营,重视了药品的商品性,忽视了药品治病救命的特殊性,使药品市场混乱,商业贿赂严重,带来药品费用持续上涨,药品价格居高不下。 据汪春兰了解,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一般要经过6-9个环节,进入的药品交易主体不计其数。这些交易主体大致分二大类:一类是有营业执照的公开交易者,另一类是暗箱操作隐性交易者。前者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12300家药品批发企业,18万家零售药店,1349家药品连锁店,30多万家医疗机构,上万家药品代销机构及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隐性交易者包括10万名医药代表,210万名有处方权的医生,上万家招标代理机构等。众多的流通环节和交易主体都想分吃药品差价这块"唐僧肉",形成了一股推动药品涨价的合力。 三是药品生产领域无序竞争。汪春兰介绍,目前全国有6000多家药厂中,小企业占75%以上,单一品种药品的同构率高达90%以上。阿莫西林有200多家药厂生产,诺氟沙星生产厂家多达800多家。而不少药品生产企业商竞争却是"逆向定价",把通过改包装,改剂型,改规格的"变脸药品"作为新药重新定价,价格翻了几番。 汪春兰表示,我国的制药业生产集中度低,产品创新能力低,生产的成本高也对药品价格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针对药价虚高的现状,汪春兰代表提交一份关于从源头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建议。她说,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国家的财政投入要到位,全额拨款。公立医院收入与支出分离是最理想的办法,使医院从目前自谋出路中解脱出来。药品为特殊性商品,建立专营性渠道,由国家计划性监控,不能全面放开市场经营,坚决取缔、打击药品的非法虚假广告。同时加强药品定价管理,理顺药品价格管理体系,药品定价要有科学依据,不能随意定价。尤其是对"新药"审批,谁主管,谁负责,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编辑:秦静)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