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伦:妥善处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关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12:07 中国网 | |||||||||
实行保底、扩中、调高以缩小贫富差距 不能再以拼资源、毁坏环境拼发展 妥善处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关系
[法制日报记者]: 请问王建伦委员,当前我国社会分配领域存在不少问题,您对社会分配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去年又随全国政协的社会法制委员会专门就社会分配问题进行了调研。请问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化解由于社会分配不合理造成的社会矛盾? [王建伦]: 刚才邓伟志先生已经讲了,他作为一个社会学家,调研当中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国家贫富差距太大。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虽然我们在收入分配方面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人民的财富有所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应该看到,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以及由于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也在增加。因此,全国政协社法委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并且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我们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走了我们国家东部、中部、西部、西南部各个省份,同时召开了近百个座谈会和专家的研讨会。我们这个委员会还听取了国家主管分配的各个职能部门,有十几部门介绍情况。我们认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要在“十一五”期间采取一些措施给予解决。 首先,应该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样一种分配原则,并且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要加紧研究,收入分配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到底是什么,包括管理、技术在内的劳动参与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是什么,要妥善处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的关系,力求在理论和实践当中,特别是在分配理论和具体操作实践当中要有一个新的突破。 我认为近期应该首先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重点就是要保低,所谓的保低,就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要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一个社会的稳定局面。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力度,创建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通过调研,委员们建议要采取以下的措施来深化深入分配的原则:首先最重要的是需要理顺收入分配的管理,全面实施保低,就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调节过高收入,就是对过高收入的群体要推动有效的措施给予调节,国家把调节下来的部分进行二次分配,这样的战略首先要实施。 同时我们建议要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首先要从机关公务人员的收入分配秩序开始,要把他们工资外的收入透明、规范,纳入工资分配管理的范围内,还要推进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建立起对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应该遵循市场机制来分配。同时我们还建议明确政府收入分配当中的职能,政府首先要知道自己该管收入分配的事情,不仅对资源配置进行干预,还要完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收入分配的法制法规的体系。 我们的建议不光是一套建议,很多了,在这不可能详细的向各位介绍,我们十分高兴的看到,中国政协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回应。在全国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会议上,我们曾经就企业分配具体问题,机关单位事业分配的具体问题,政府在分配当中应该履行它的基本职责,在分配问题上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这些问题在专题协商会上我们都做了积极的发言。我很高兴看到,在“十一五”规划中,这些建议专门体现在一些篇章和章节里面,都非常具体的采纳了我们的意见。 关于我们提出来的首先要解决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的建议上,在温家宝总理的报告当中得到了非常具体的体现。温总理的报告已经讲的非常清楚了,比如说“在各地都要合理的调整和严格的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再比方说温总理提出来,“要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制度”,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具体的操作性问题,但是在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中就已经提出来了,要严格执行,这样就对于保护低工资收入群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总理的报告中还提出,要认真的实施修改以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这对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有帮助,同时国家还要适当的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的优抚标准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等等,这些都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的重要措施。大家还可以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于公务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都提出了相应的任务和要求。所以,我们相信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会逐步的解决。谢谢! [中国绿色画报记者]: 沈国舫委员,我们知道构建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与自然环境的问题,现在可喜的是很多人不再提单纯的指标,而是积极的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就是绿色GDP,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以生态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发展当地经济。请问沈国舫委员,你作为我国著名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家,作为国家环资委的委员,您认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应优先解决哪些问题?谢谢沈国舫委员,也感谢主持人构建绿色和谐社会的眼光。 [沈国舫]: 谢谢你的问题。大家知道,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是基础性的部分,也是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就像你指出的,以牺牲生态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来发展,这是粗放型的发展经济模式的主要表现,过去有,很遗憾现在有些地方还存在,这种表现形式很多,就是过度的采伐、过度的开垦,过度的放牧,无序的开矿,过度的发展一些污染的严重的工业,没有合理的布局,这些问题现在还是存在的,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全国政协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开展专题讨论,这届常委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多次组织这方面的讨论。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去年作为常委会的和谐社会发展讨论的四个课题之一,我也参与了,而且许多政协委员在他的发言和提议案里面多次大量的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我去年的发言也是关于这方面的。我认为要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是要贯彻落实全面的科学发展观。首先不能再以拼资源,毁坏环境拼发展,这是一个大原则,大前提,但是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这个也不可能回避。我们力求追求在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最小的情况下求发展,发展毕竟是硬道理,因为有很多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的,但是我们现在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到底具体怎么样来做?我个人把一些委员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归纳成几点: 首先要科学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要做那些可能引起大自然惩罚的蠢事,这个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了。 第二,是要在自然生态系统可以调解的弹性范围内来控制开发行为,要做一做修复自然生态的工作。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推耕还草等等,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三,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科技水平,需要按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发展产业。 第四,要加大投入,要抓重点,采取多种措施,抑制或者减轻各种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废弃物的污染等等。 第五,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和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我们要通过改变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来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第六,要健全法制,强化监督,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前进。我想最后说,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而且是综合性的,牵扯到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综合的各个方面共同入手来解决。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