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美国公布2005年度人权报告专题 > 正文

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0: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 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6年3月9日

  美国国务院3月8日发表的《2005年国别人权报告》,无视自身糟糕的人权纪录,又一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惟独对自己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闭口不谈。为了帮助世人看清美国“人权卫士” 的真实面目,有必要对美国过去一年来侵犯人权的情况作一全面的透视。

  一、关于生命和人身安全

  长期以来,美国人民的生命和人身安全一直缺乏有效保障。美国暴力犯罪严重,每年平均发生5万起自杀和他杀案件。(注1) 据美国司法部2005年9月25日公布的报告,美国2004年共发生暴力犯罪案518.267万起。每1000名12岁及12岁以上年龄的公民中,有21.4人是暴力犯罪的受害者,即47个美国公民中有1人是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注2)另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1月至6月,谋杀犯罪比2004年上升了2.1%;1万人以上的城市中发生谋杀案4080起;在1万人及以下的小城市中谋杀率上升了13%。(注3)2005年,不到60万人的华盛顿特区因凶杀致死的人数达到194人。(注4)在芝加哥,2005年1月至9月,各种犯罪案件超过12.5万起,其中凶杀案352起,抢劫案1.1564万起,殴打案8903起,纵火案534起。(注5)截至2005年11月中旬,费城已有334人被谋杀,超过该市2004年遭凶杀人数的总和。(注6)2005年上半年,洛杉矶已发生杀人案件198起,比2004年同期上升11%。(注7)人口只有9.6万的加利福尼亚州康普顿市(Compton)有72人因凶杀致死。(注8)新泽西州的卡姆登市(Camden)跃升为全美国最危险的城市,2004年凶杀案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多,抢劫案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多。(注9)

  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枪支最多的国家。据美国“防止枪支暴力布拉迪运动”组织(Brady Campaign)2005年6月公布的材料,美国个人拥有枪支达1.92亿支。(注10)《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约每10人中就有一人表示曾遭枪击;另有14%的被访者称,曾受到枪支威胁。据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数字,2004年,美国共发生涉枪犯罪案件33.92万起,其中1.13万起涉枪谋杀案,16.29万起涉枪抢劫案,16.5万起涉枪袭击案。(注11)据《华盛顿邮报》2005年12月25日报道,美国每年有1.2万人持枪杀人。在2004年美国警察接到的犯罪报告中,70%的谋杀、41%的抢劫和19%的人身袭击犯罪都使用了枪支。(注12)

  枪支泛滥导致血案不断。2005年2月,居住在芝加哥的美国联邦女法官琼·列夫柯的母亲和丈夫在家中惨遭枪杀。(注13)同年3月,在亚特兰大富尔顿县法庭上,一名正准备接受审判的强奸嫌犯当庭连杀3名法官法警,接连劫持4辆车疯狂逃窜。3月12日,一名枪手闯进美国威斯康星州布鲁克菲尔德镇的喜来登饭店,向正在举行宗教活动的人群疯狂扫射,导致7人丧命,4人受伤。3月21日,明尼苏达州北部印第安人保留区雷德莱克中学17岁的少年杰夫·韦斯开枪打死自己的祖父母后,又冲到学校疯狂枪杀包括学校保安、老师、学生在内的8人,打伤14人。(注14)4月25日,科罗拉多州一名年仅14岁的少女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父亲。(注15)2005年圣诞节当天,华盛顿郊区勒文斯韦尔社区一名男子在家中开枪打死自己的母亲,又驾车到8英里以外的另一处住宅打死3人后自杀。

  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

  二、关于执法、司法侵权

  在美国,执法、司法机关侵犯人身自由权利的现象非常严重。

  秘密监控无处不在,非法扣押时有发生。近期爆出的“窃听门”丑闻,引起美国公众的强烈关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曾数十次授权美国国家安全局等部门对美国国内的一些电话进行秘密监听。据此,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一次对多达500名美国公民的电话、电子邮件等进行监控。据报道,从2002年到2004年,至少有287宗联邦调查局特工在秘密监控中涉嫌违法的案例。在其中一桩案件中,联邦调查局特工在没有通报美国司法部的情况下对一名美国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秘密监控。2005年12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又作出了延长《爱国者法案》的决定,引起舆论的关切。该法案使得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对电话、电子邮件进行监控,搜查住房和办公室,获得商业记录等方面更加方便。(注16)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005年12月1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直在暗中搜集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美国民众的资料,并秘密监视所有和平反战集会。据《纽约时报》报道,近年来,美国联邦调查局一直通过监视网络和其他渠道,收集整理大批参加过美国各地的反战游行的民间组织的调查材料,数量惊人。(注17) 其中,针对“绿色和平组织”的材料就达2400页。2006年1月9日,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发言人公开宣布,由于“反恐”需要,美国海关有权拆阅、检查外国邮寄至美国的私人信件,再次引来抗议之声。(注18)2006年1月17日,“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与设在纽约的“宪法权利中心”分别就此向密歇根地区法院和美国联邦法院对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局长提出控告。

  美国警察滥施暴力现象相当普遍。据《洛杉矶时报》2005年7月14日报道,洛杉矶市警察在缉拿一名嫌犯时将其19个月大的女儿击毙,引起公愤。10月9日,新奥尔良5名警察在大街上将一名64岁的退休教师制服后继续对其拳打脚踢,打得头破血流,引起舆论关注。(注19)12月26日,新奥尔良市警察对一名持刀黑人男子至少开了6枪,将其击毙。警察滥施暴力事件往往很难得到公正处理。据《洛杉矶时报》2005年3月31日报道,在200多起针对洛杉矶市警局的非法侵权案件中,仅有8起得到解决,其余或被束之高阁或被私下处理。

  司法不公问题突出,司法侵权事件不断。2005年美国媒体披露了多起因法院误判造成公民权利受到严重侵犯的案件。佐治亚州的罗伯特·克拉克 (Robert Clark Jr.)在被监禁24年后,经DNA检测被证明无罪而获释。克拉克只是164个经DNA检测被宣布无罪的“犯人”中服刑最长的一位。(注20)2005年12月21日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拉里·金节目(Larry King Live)访问了4位最近因DNA检测被证明无罪的人,在获释前均已服刑10年以上。洛杉矶著名的刑事犯罪辩护律师马克·杰拉格斯(Mark Geragos) 根据一项研究认为,美国有约20%的犯罪定罪属于误判。(注21)美国死刑信息中心2005年10月报告说,美国的死刑制度使陪审员不能发挥作用,在公正性方面大打折扣。(注22)

  美国号称是“自由的天堂”,但是,美国监狱关押的犯人总数和在押犯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居世界第一。据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05年10月23日公布的数据,到2004年底,美国监狱关押的犯人总数达226.78万人,每10万人中就有724人被关押,比10年前增长了18%,高出其他国家25%以上。(注23)根据《纽约时报》的一份调查,在过去十年中,美国被判终身监禁的人翻了一番。(注24)2003年至2004年间,美国在押犯的数量以每周900人的速度递增。2004年上半年,美国50个州的监狱新入狱的囚犯达4.8万人,同比增加了2.3%。(注25)

  监狱爆满,囚犯境遇恶劣。到2004年底,美国有24个州的监狱系统超负荷运转,联邦监狱系统关押的犯人已超过其拘押能力40%。(注26)由于政府缩减监狱开支,一些州的监狱减少了对犯人医疗保障的投入,致使很多犯人染上了肺结核、肝炎等疾病。2005年4月,一名44岁的男性囚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在纽约的监狱中死亡。(注27)近年来,仅纽约市就有数以百计的犯人因遭虐待而头部受伤。在纽约赖克思岛监狱,有的囚犯在服刑期间被狱警重击头部,造成一只眼睛失明,有的囚犯被狱警虐待后耳膜破裂,有的出现颊骨破碎。(注28)在菲尼克斯城,有一座被称为“帐篷之城”的监狱,犯人住在帐篷里,参加各种类型的劳动,一天只能吃上两餐,狱内娱乐活动一律被取消。(注29)2005年8月,一名未被起诉却被关押两年的卡塔尔

留学生控诉称,他在狱中基本生活用品得不到保障,被长时间关在极狭小的牢房里,最长的一次有60天没被允许离开牢房一步,在囚室内也被戴上手铐和脚镣,甚至在洗澡时也不例外。(注30)卡特琳娜飓风侵袭期间,新奥尔良市一座监狱官员竟弃600名犯人于不顾,使他们在无电、无水、无食物的情况下,在齐胸的深水中度过了四天四夜。

  狱内性侵害事件普遍。据美国司法部2005年6月公布的统计报告,2004年美国监狱管教系统共收到约8210起性暴力侵害事件的指控,其中42%是监狱工作人员对犯人的性侵犯。(注31)“人权观察”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中西部地区7个监狱中21%的犯人曾遭到过同性犯人的暴力性侵犯。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美国公布2005年度人权报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