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进行时:一个村庄的“十一五”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5:0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题:一个村庄的“十一五”规划

  新华社记者顾立林、谢登科

  “村级‘十一五’规划同国家规划一样重要,动手越早受益越多。”操着浓浓的乡音,有“发展瘾”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濮阳县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3月8日晚在驻地房
间,向记者描述着西辛庄村的“十一五”规划。

  在5日下午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发言中,李连成抛出了西辛庄村的未来五年规划构想,引起了一阵阵笑声。“我知道他们笑什么,一个村还搞什么‘十一五’规划?这里可是大有门道,国家制订‘十一五’规划是发展经济,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规划,一是不知道该怎样干,二是机会来了也抓不住,会吃大亏的。”李连成说。

  十几年来,李连成带领群众在既无资源优势、也无区位优势的西辛庄村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共同致富的路子。西辛庄村年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600元增至2005年的12000元,村民家家住上了

别墅式住宅,西辛庄村成为中原大地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明星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靠干,而且要会干,要有好的带头人领着干。”李连成说,“制订西辛庄村‘十一五’规划,就是要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蓝本。春节前后,我们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初步研究制订了一个规划方案。”李连成说。

  他向记者一一细数了西辛庄村2006年工作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2006年村综合经济指标:生产总值要达到3亿元,集体积累3000万元,总投资3亿元新上6家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300万元新修园区道路3公里,下水道2公里,绿化道路2公里,安装路灯;投资3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投资60万元修建环村路1公里;投资100万元架设工业园区双回路供电线路;种植冬枣400亩;投资100万元成立物业管理公司,统一管理、维修本村及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气暖、绿化美化及生活娱乐设施。党建方面,继续深入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村企业外来务工党员中建立党支部,争取新发展党员20名。人才方面,未来五年每年新进大学生30名左右,使大学生数量由目前的30多人上升到200多人,同时每年都接受一定数量的具有工业化生产素质和技能的下岗职工,培育成村办企业的技术骨干。到201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为1万人提供就业岗位,是现有职工的三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如果只是等靠要,肯定建不成新农村,现在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缺干!”李连成浓浓的乡音里透出干练与智慧。(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