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把脉干部诚信:公职老赖折射官德缺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21:4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题:“公职老赖”折射“官德缺失”——代表委员把脉干部诚信 记者李亚杰、熊言豪 “公职老赖”一词近段时间在媒体上频频出现,这是嘲讽极少数党政机关、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现象的“专用语”。
截至去年6月,海南全省清收的公职人员拖欠贷款本息仅2406.7万元,而仍拖欠贷款达6366.3万元。就这一事例,一些代表委员说,极少数机关干部不讲诚信,有意拖欠贷款甚至赖账不还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某市一道路工程公开招标,中标者还被刊登于当地报纸上,后因某些人暗箱操作而毁约(未果)。某企业依照征用土地的法定程序,以2000万元购置了两块土地,竟因领导人的长官意志而不得使用,连征地款也分文未取。”全国政协委员黄璜日前表示,“如此恶劣行径和霸道作风,已经造成很坏影响,有的压缩了投资规模,有的闲置了部分设备,有的逼走了投资者、经营者,更令人痛心的是企业倒闭,人去楼空。” 连日来,一些代表委员在谈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也把话题更多地投向干部的诚信即官德问题。 黄璜委员说:“一些干部说得多,做得少,有的是文件上很优惠,领导表态很坚决,接待也很热情,而到具体落实时,往往大打折扣,使民营企业家有‘叶公好龙’之感,有的受骗上当,有的竟遭‘关门打狗’之祸。”另外,一些干部权欲横流,常以这长那长自居,官气十足,不能平等待人。 全国政协委员张清林说,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是人所共知的“顽症”,随着近几年来清欠的力度加大,病情有所好转。拖欠总额呈回落势头。但就是在这种“猛药”的情况下,拖欠并未终结,新欠又达一定规模。以某有名的建筑公司为例,2005年回收79亿元,又新欠56亿元,前清后欠不能不说还是相当严重的。 “前清后欠的社会之根在于缺乏信用体系,建议加大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有人说拖欠白拖欠,不拖白不拖,不能不说这种十分恶劣的拖欠者心理、沾拖欠便宜的经营思想是社会失信的卑劣表现。在这里政府起了十分明显的负面作用,有人说政府拖欠是社会最不讲信用的突出表现,有的地方政府在还拖欠款时还要求企业‘打折’才能还款,真是哭笑不得。”张清林委员说。 一些代表委员说,对极少数干部的批评,除贪污腐败现象和分配不公外,还包括偏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相当一些干部在这方面尚欠缺,有的关门当大王,总是以所谓的“××第一”“名列前茅”为荣,一有机会就自吹自擂,甚至弄虚作假;有的不惜一切代价包装自己,宁可劳民伤财也要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等。 对此,李起胜代表认为,诚实守信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整个社会的法制建设中,党员干部要起示范引导和模范带头作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应该将诚实守信状况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建设法治型政府。(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