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白酒:度数不一定高,价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12:14 新世纪周刊

  -实习记者/高永钰

  高端白酒涨价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做大文化、大品牌和大市场已成为中国白酒的前进方向

  今年春节期间,当人们购买名酒

  五粮液时,惊奇地发现,这款酒业王国的骄子竟然涨价了。1月1日,五粮液集团突然宣布将其产品市场价提高5% ,这也意味着五粮液的市场价整体将提高10元左右。

  而时隔不久,也就是2月10日,另一家白酒巨头贵州茅台也公开宣布,将旗下产品提价15%。这也意味着茅台酒 实际涨价幅度为30—40元/瓶。

  两大白酒领头羊的涨价很快在白酒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紧接着作为四川“六朵金花”中的另一朵“金花”——剑 南春也于最近涨了价(终端零售价每瓶上涨了10元左右)。白酒市场的涨价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涨价有因

  其实,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自2003年以来,白酒类产品的涨价一直在悄悄进行之中。2005年,中国高档白 酒的年消费总量在2万吨左右幅,且每年保持15%的,全国白酒平均每吨售价20778元,比2004年提高了5.6% ,涨价已成必然趋势。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马勇认为,白酒高端化趋势日益显著,是引发本轮涨价的重要原因。此次涨价与中 国高档酒市场的供求关系有关,特别是这几个品牌的高档酒渐成一种稀缺资源造成了此次白酒涨价。

  不过,国都

证券则有另一种说法。其认为白酒涨价的根本原因还是跟人们的总体消费水平上升有关。

  实证分析表明,高端白酒“价格/收入”比从1990年的25%下降到2005年的8%,这说明高端白酒正由奢 侈品向日常消费品过渡。

  所以,高端产品价格水平目前仍在可承受范围内。国都证券的分析,为白酒涨价提供了明确消费结构的说法。

  当然,白酒行业的复苏不仅仅是产业政策所致,还来源于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白酒行业复苏的延 续周期将超出市场预期。在去年股指调整过程中,基金等机构对白酒、食品等防御性行业的

股票配置较重,第二季度和第三季 度更是连续增仓,这也成为高端白酒此次涨价的重要因素。

  四大酒系各有隐忧

  虽然白酒涨价对企业来说,是提高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中国的高端白酒企业却并不像其股价那样高高在上,行 业隐忧已然出现。这一点从中国目前四大“酒系”的现状就可见一斑。

  首先是川酒。四川省商务厅日前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称,2005年四川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白酒销售实现利润33. 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6%,占全国白酒利润总额45.8%。“

五粮液”、“剑南春”已先后提高了“身”价,大有逆 势而动之势。

  但这并意味着川酒从此高枕无忧,在去年6月举行的四川白酒发展座谈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就提出了川酒在发展过程 中的诸多问题。除了格局的“散、乱、小”外,还有人才缺乏、过分追求豪华包装、内部市场混乱、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川酒的发展速度。

  其次是以茅台为代表的黔酒。国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许彪认为,虽然今年初茅台进行了价格提升,但其销 量并未受到提价的影响。2006年,预计高度茅台酒的销量将会达到6100吨左右,低度茅台酒的销量将会达到1600 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2%和15%。而在此之前,贵州省做出了要在全省创建几个百亿销售大集团的决策,目光首先 投向的就是贵州茅台。

  不过,虽然茅台集团有一个美好的前景,但其产品主要集中在贵、京、豫、鲁、鄂、津等地区,广东、福建则相对弱 势,市场份额甚至无法达到竞争对手的一半。同时终端促销滞后使得其市场份额并不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茅台主导中 国酒业的发展。

  第三是湘酒。据湖南酒管办负责人刘飞介绍,虽然湖南正规酒生产企业有119家,批发商也达上万家,经销网点5 0万个,但其全省产量还不及市场消费的1/2,并没有产生规模优势。

  此外,曾经是湘酒旗帜的酒鬼酒去年一系列的变动,更使湖南本地产的高端酒大受打击。截至目前,酒鬼酒累计诉讼 金额共计25096万元。尽管新上任的董事长杨波踌躇满志,但这样的累计数字必然决定着酒鬼酒在今年很大程度上要为债 务辛苦奔波。

  第四是鲁酒。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协会秘书长薛剑锐在接受采访时说,区域市场各自为王,是鲁酒始终没有做大的始作 俑者。

  据一家山东当地的经销商透露,本地酒的销量占据了当地市场85%左右的份额,而且每个地级市场都是以地产酒为 主导品牌。这也造成了以孔府家酒、孔府宴酒,宋河酒为代表的鲁酒始终无法占据市场大份额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四大酒系外,尽管以水井坊等为代表的皖酒、以汾酒为代表的晋酒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都是划江而治 ,各霸一方,在国际化之路上还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土洋较量”进行时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主要的洋酒品牌在过去的一年中销售量平均上升30%~50%,有的品牌甚至超过10 0%。加入WTO后,酒精类饮料的消费已经由原来的饭桌开始向酒吧、迪厅这类的夜店场合发展,而在这类的场合中,洋酒 无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洋酒品牌把中国市场当作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甚至称其为“全球最大的烈性酒市场”,并纷纷加大营销 力度,这无疑使本来就逐年萎缩的国内白酒市场同时面临来自饮料业和洋品牌的双重压力。这一点从1996年中国白酒产销 量801.3万千升下降到2005年的300万千升就可说明。

  尽管目前,中国有38000多家大大小小的白酒生产企业,并拥有近50家万千升级以上超大型现代化酿酒企业集 团。但就市场份额来说却难尽如人意,尤其在高端白酒市场的争夺上颓显劣势。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寿清的答案是中国的烈性酒应该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下进行重新定位,这 样对于占领国际市场有一定的好处。同时优先选择文化和消费特征相近的市场也是目前中国白酒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如此看 来,大文化、大品牌和大市场的三者结合是将是中国白酒抗击洋品牌的必然选择。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