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专家解读:打破就业歧视 打破城乡壁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15:53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蔡窻在接受本报专访,解读规划纲要草案时指出,经济增长必须以就业为前提,有就业了就有经济增长,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就业,所以各级政府要消除政策壁垒,尽可能扩大就业。

  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就业

  蔡窻说,通过对国债投资于不同行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发现,投资越高的行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越小。虽然这种资本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带来GDP的高速增长,但劳动者却无法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实现“就业优先”?首先,我国在长期发展战略中,要确立“就业优先”原则,鼓励发展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助中小企业提高

竞争力。现在看来,第三产业和中小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统筹就业的政策体系,打破城乡差别。

  蔡窻说,目前国内的收入差距形势严峻,有持续扩大的趋势。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更加广泛人口的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就业歧视将贻误改革

  蔡窻说,外来工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在有些地方为了保护本地户口人员的就业,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歧视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

  蔡窻认为,城市的改革应着眼于发育劳动力市场,放弃就业歧视政策。如果城市政府的这种歧视性就业政策延续下去,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所要求完成的任务就会被无限期地搁置,目前十分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就难以缩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的目标也会被延缓,更重要的是,阻碍劳动力转移将会使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丧失掉一个重要的源泉。

  本报记者 尹安学 李宜航 崔朝阳 余姝 严丽梅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