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CTV2面对新闻界专题 > 正文

张国宝:今后电力紧缺的趋势会有所缓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11:45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张国宝:今后电力紧缺的趋势会有所缓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先生做客面对新闻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张国宝:今后电力紧缺的趋势会有所缓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先生


  央视《面对新闻界》3月16日播出《张国宝:今后电力紧缺的趋势会有所缓解》,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聚焦两会热点,关注百姓生活,这里是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两会特别节目——《面对新闻界》。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在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热烈讨论的能源的话题,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先生来到我们的演播
现场,欢迎您,请坐。

  主持人:其实在上一期节目当中,我们已经和张国宝先生全面地了解了我们国家在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当中的能源发展的态势和战略问题,其实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在制定一个发展战略的时候,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到我们自身的发展需求,但是人们可能还会注意到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在能源方面,特别是国际市场对我们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去年除了我们关注煤炭的市场变化之外,在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是一路攀升、屡创新高,您觉得这个市场发展巨大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张国宝:去年原油市场一路飙升,到了7月份的曾经一度逼近70美元一桶的大关。

  主持人:当时有人说要破一百美元。

  张国宝:这种说法也有,原因我想是多种多样的,市场的炒作也是不可否认的一种原因,因为大量的金融游资进入到这个领域当中来,炒作石油的期货,任何一个风吹草动,比如说产油国政治事件,

伊拉克战争都会成为推动油价上升的一个因素,当然有一部分人会油价的变动当中获利,但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供需关系,现在由于经济状况比较好,对石油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也不可否认是一种因素。

  张国宝:还有一些呢,比如说是一些偶发的事件,也可以成为国际市场上炒作的一些因素,推高油价上涨,还有一个分析认为炼油能力不足,因为在前几十年当中,一般讲炼油能力大于实际需求,所以在一些发达国家,没有增加新的炼油能力,这也是成为油价上涨的一种因素。

  主持人:还有哪位记者有问题要提出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

  记 者:张主任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去年我国的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成品油供应紧张的情况,还有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抢油的这种现象,您认为这是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今年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谢谢。

  张国宝:产生这个原因我想也是多方面的,这个和国际的油价上涨也有一定的关系,从一个方面来讲,去年国际原油价格涨得很快,而我们国家的原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了,也就是说

国际油价上涨,我们进口油的油价也在上涨,但是成品油的油价由于关系到行行业业特别对于一些弱势行业来讲影响很大。

  张国宝:比如说农业要灌溉、要拖拉机、收割机要用油,如果油价上涨很快的话,对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会很大,再比如说大家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出租车行业,还有公交行业,坐飞机的飞机票等等,如果油价上涨很快的话,对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会很大,再比如说大家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出租车行业,还有公交行业,坐飞机的飞机票等等,如果成品油价格上涨的话会影响到很多这类产业,所以这些产业能不能承受得起原油价格飞快地上涨是很大的问题。

  张国宝:所以我们国家的价格部门对成品油价格的上涨还是有一定的控制,政府还是有一定控制,可以实实在在地说,我们目前成品油的价格是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但是我这样说,我们现在供应成品油的主要是两大工业企业,一个是中石化、一个是中石油,它们作为国有企业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就是向社会供应成品油,所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应该说他们还是开足了马力,目前来看基本上还是满足了市场供应的需求,不再出现您刚才讲的市场紧张,买不到油的状况了,但是对于油价的问题政府确实在认真地进行研究。

  张国宝:我想总的趋势当然是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这是一个总的趋势,但是实际方式、政策这是需要研究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了很多法,比如说有人说炼油厂亏损,但是你上游赚钱了,因为你原油价格高了吗,能不能采取什么办法增设什么样的基金或者什么样的税收用上游来补下游,这也是一种办法,那么有人说如何给这种弱势产业适当的补贴,但是怎么补又不产生漏洞,所以确实要好好地进行组织、策划才行,不是非常简单的,出台的时机也很重要,价格并轨的步骤是一次并轨还是逐步并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

  主持人:看哪位哪个记者还有问题要提出来?

  记 者:随着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石油这一块对外依存度是越来越大。我想请问张主任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渠道主要有哪些?这些渠道能不能保障中国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这么一个目标?

  张国宝:由于经济发展,中国对原油的需求确实在增长,但是中国对原油需求的大部分还是我们中国自己生产的,去年我们原油生产达到了1.8亿,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不到4%。但这两年我们的原油增长进口的增长确实也在增加,2004年进口了大概1.2亿吨原油,2005年,我们进口了11875万吨原油,比起前年多进口了143万吨,这个幅度非常小。但同时刚才我也提到我们的成品油少进口了899万吨,所以这两个一综合,我们原油成品油少进口了700多万吨,2005年和2004年相比,我们国家进口的油品不仅没有增加,总体来讲还下降,总的下降了700多万吨,大概下降了5.29%,这说明只要我们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能源的替代,重视节能的措施,我们在节油方面潜力也还是很大的

  主持人:好我们下面再看看哪位记者有问题要向张国宝先生提出来好不好?好,财经时报的记者。

  记 者:张主任,您好,我来自财经时报,我的问题是跟电力有关的,我知道最近这两年,我国的部分的省市,尤其在东部地区,城市当中每到了夏天,就会季节性拉闸限电,我不知道造成这个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说我们电力的装机容量不足,是产能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问题的话,国家在过去采取了什么措施,将来还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这种情况,如果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是不是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产能又要过剩了,电力的产能过剩也是供应过剩的问题,是不是会这样的?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一下提了好几个问题。

  张国宝:到了2002年6月一直延续到现在将近40多个月,我们国家一直处于电力需求非常旺盛的阶段,应该说有40多个月,每个月和同期相比增长率都高于两位数,大体上都在13%左右。所以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如果说有有些地方出现电力短缺的话,有的地方还是需求非常旺盛,我再给你一个数字,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当中我们国家电力的弹性系数是远远超过1,大概平均要到1.37左右,什么叫电力弹性系数,就是说你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你电力如果也增长一个百分点,那叫1:1,那个弹性系数就叫1,如果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你电力需要增长1.2个百分点,你这个弹性系数就叫1.2。过去的年份应当是弹性系数小于1,就是用较少的能源增长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增长,可是在这五年当中,刚才我给你介绍的数据,就是能源增长的速度要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这说明我们产业结构也往重型化发展。

  张国宝:特别是在2003年,我们的弹性达到1.57,2004年弹性系数达到1.5,经过努力2005年所下降,这个弹性系数变到1.3了,所以也可以看出来,国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往节能这个方向变化了。

  主持人:已经变化了?

  张国宝:有这种变化,有这种趋势。这个数据说明我们这个产业结构当中重型化,以及我们节能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潜力,但总之一句话,这个短缺主要是因为需求增长的速度要快于我们能源增长的速度,我想主要的原因在这个地方。

  张国宝:应该说这几年我们的建设速度也还是不低的,特别是到去年,我们国家的电力装机量达到5亿千瓦,这已经是稳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在去年当中,我们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使我们国家的电力装机增加了一亿千瓦,这个无论在我们中国,还是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创造了最高的增长速度,今年我们预测新投产的还会有750万千瓦,去年新开工的达到1亿1千万千瓦,这个数字相当大,所以今后电力紧张的趋势还会有缓解。

  主持人:还有哪位记者有问题要提出来?这位金融时报的记者。

  记者:张主任您好,我是金融时报的记者,刚才您谈了好多能源问题,我想知道今年面对能源问题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张国宝:这一年我比较担心的是天然气的紧张替代了电力供应的紧张,过去我们家庭里面用天然气是很少,在我们国家只有少数城市在用天然气,但随着西气东输管道的建设,天然气已被老百姓所接受,大家感受到了清洁能源的好处,所以对它的需求像井喷一样地出来,所以需求量增长非常快,所以有些地方出现了民用气、燃气价格的上升和天然气供应的紧张,所以这个问题是能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应对这个问题的难度可能要比解决这个电力紧张还要难。因为这个电力紧张我们可以加紧电力发电装机的建设,可以短期在三五年当中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天然气的增长还要看我们国家自然禀赋,还要发现新的油田,从发现到开采也还有个相当的过程,所以因此天然气市场的增长,也应该跟我们国家天然气增长的能力相适应才行。

  主持人:从刚才张国宝主任给我们介绍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了解了中国能源整体工业发展的最新的情况和最新的数据,我想各位记者也可能会有很多问题,要向张国宝先生继续提出来,不过因为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有限,我们提问就先到这里,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张国宝先生的到来。

  相关专题:CCTV2面对新闻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