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洗头、搓澡别掉进语言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0:16 新晚报

  哈报网讯(见习记者 胡玥)三个女生一起到发廊理发,同一个师傅剪出同样的发型,为什么其中两个女孩却比另一个女孩多花了5元钱?原来洗头时,服务员的一句“小姐,您洗多少钱的”的问话,让两个回答“洗最便宜的”的女生掉进了“语言陷阱”。

  日前,三个大学生在道里区西十道街的女王美容美发中心理发。当日,该发廊服务员给顾客洗头时,先将多种品牌的洗发水向客人一一报价,然后询问“您想用多少钱的?”
先洗的两个同学以为选择“最便宜的”,肯定不会吃亏。而第三位同学则问了一句:理发费不包括洗头费吗?服务员迟疑了一下回答:当然包括,您也可以不选。前两个同学恍然明白原来是“自作聪明”了。记者在花园街一带的美发店暗访时,也遇到了同类问题。据消协工作人员介绍,“语言陷阱”在哈尔滨市发廊、美容院等服务行业比较普遍。

  据在多家洗浴中心当过服务生的江先生透露,在洗浴中心,用类似方法增加“收入”的招数也很多。目前哈尔滨市中档以上的洗浴场所多采取“一票到底”式经营,而让许多消费者不明白的是,说好“一票”包括洗澡、搓澡、自助餐等若干项,也没增加服务,一算账怎么就多了十几元甚至几十元。江先生仅拿搓澡一项举例,就说出了两种“钓鱼”花招。一些服务员在搓澡时会询问消费者,选用毛巾还是澡巾?却并不告知毛巾是免费的,澡巾是收费的,选择了澡巾的消费者自然就多了一笔账。待搓澡完毕后,服务员又问“您哪里不舒服,我给您按按?”消费者往往以为这只是“好心”,却花了糊涂钱。

  对此,道里消协杨秘书长介绍,商家在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前,有义务将服务项目的种类、特点和收费标准明确告诉消费者。使用隐瞒或模棱两可的介绍都属于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欺诈。杨秘书长还表示,在实际消费生活中,一些“语言陷阱”很难界定和取证,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靠消费者多问,多留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