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和谐的农民乐园——华西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9:20 无锡日报

  本报记者朱海录

  三月华西,最是一年美景时,走进华西,如同走进一幅风景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江南村镇画卷———绿树掩映的农民别墅群,碧波荡漾的龙西湖,多姿多彩的世界公园……所有的一切无不让人心旷神怡,即将完工的9座金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108米喷泉、世界上最大的钟,金塔所在地将成为华西旅游又一块风水宝地,华西村真如老书记吴仁宝
所说,“远看像林园,近看是公园,细看是农民幸福生活的乐园”。

  “既发展了旅游,又美化了环境。”对即将完工的塔群景点,吴仁宝早已作好规划。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华西村在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同时,紧紧抓住农村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关节点”,发展具有华西特色的文化,提升农民素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人与人和睦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中心村居民已经富裕了,最大问题是提升居民素质,要让华西农民生活方式与国际接轨”,79岁的老书记对提升华西文明村风又有了新想法,他解释说,华西村家家有私家车,车子有了,但居民素质必须提高,要教育农民文明开车,不能闯红灯。

  就提高居民文明程度,老书记还给记者透露一个新措施:华西40岁以下农民都要讲普通话,讲得好的要给予表彰。文明建村,华西可谓煞费苦心,几十年孜孜追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西村逐步形成了包括华西精神、村碑、村歌、村民誓言以及十富赞歌、

  十穷诫词等在内一系列村规民约,利用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华西特色艺术团、华西走廊等载体广泛宣传,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加以改造、加工,赋以新涵义,融入现代及国外文化,形成具有华西特色、符合华西村情、为华西人接受的精神文明。

  为提升农民素质,华西村不惜重金,先后投资上亿元,建起了书场、球场、溜冰场、影剧院等现代化娱乐设施,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实行全免费教育,考上大学、出国留学有重奖。

  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是华西人提升生活水平过程中始终追寻的重要目标,金塔、隧道、世界公园、农民别墅等众多华西特有的文化和田园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华西村自己有专业的环保公司,2004年,毅然关闭年产值1.5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3家化工厂,同时,先后投资数亿元,综合治理工业园区环境,使工厂变成了花园,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日处理能力上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建设“绿色华西”,先后平整了17.36平方公里的土地,并种植了大片毛竹、雪松、香樟、花卉,扩建、整治了500多亩的龙西湖水面,完成山地绿化面积2000多亩,2004年,华西村又完成了10多万平方米、14.8公里的沿江高速公路等3条道路绿化工程,形成林成带、绿成景、山坡河流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观。此外,还投资千万元,整洁村容村貌。

  华西村十分注意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民主管理的办法解决矛盾。每季度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每月召开骨干会议、每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领导班子成员还经常碰头,华西村以“频繁开会”这种农村最有效的民主方式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干群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华西村积累下来的“三正三平三不倒”等制度也成为华西村宝贵的财富,让华西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吴仁宝说,现在,大华西总人口达到3万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老百姓人心所向、一呼百应、文明和谐,实现了“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

  在华西村论坛上,这样的一段留言引起众多网友的共鸣,也是华西村的真实写照,“华西村有钱,没错!但更重要的是你们有一种文明和谐的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值得国人学习、借鉴的东西。夜不闭户的理想在华西村变成现实,谢谢你们给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我也会继续努力,争取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华西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