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姓受惠看广东②破解“失衡”广东大手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6:41 金羊网-羊城晚报

  五年内南粤一半重点项目将在“东西北”

  本报记者 汪令来 实习 生严力

  “最富的农民在广东,最穷的农民也在广东,怎么办”?“我们将用三到五年时间解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缓解农民‘贫富不均’现象”。

  这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与广东省农业厅不久前的一段对答。在网络和坊间,这已广为流传,至今仍热论不休。

  前一句容易理解。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珠三角,但也有放到全国也称得上“寒极”的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当珠三角人均GDP已经超过5200美元时,广东的“东西北”地区,依然不足1000美元。

  让更多人感兴趣的,是后一句的底气———刚刚通过省人大批准的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就是最新印证:广东要在五年内投资约1.5万亿元,建设有233个项目的“十大工程”。其中放在“东西北”的重点项目有175个,项目占总数一半以上,所占投资额度高达41%。

  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清楚,同样一笔投资,在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回报率的巨大差异。而广东欠发达地区能获得“四六分成”的高比例投入,在全国也属少见。难怪有媒体惊呼:破解区域“失衡”,广东祭出了罕见的大手笔!

  破解失衡,早已先行

  出手豪气的广东早已胸有成竹。数年前,广东就开始医治山区及东西两翼发展“短板”。加快山区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珠三角向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移……区域的、产业的、小城镇建设的,按广东省经贸委有关人士的话来说,相关文件和政策垒起来,“起码有近一尺厚”。

  “要想富,先修路”。广东对促进区域平衡的努力,最直观的当然还是道路建设。实际上,无论是山区还是东西两翼,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还在于闭塞的区位,而这一劣势完全可以通过打破交通瓶颈予以扭转。

  于是,一条条沟通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干线,正在岭南大地飞速延伸。2004年所有地级市通高速、2005年打通所有邻省通道,而“十一五”,广东将再拿出5000多亿元,力图进一步突破发展的“空间限制”。

  差距缩小,百姓得福

  “东西北”果然不负众望。从两年前起,这一“落后地区”就扭转了GDP增长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态势。至去年,山区GDP和财政收入增幅,分别已比全省平均高出2.6和6.5个百分点。

  “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和珠三角的差距有望缩小。”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省长黄华华高兴地向中外记者这样宣布。

  英德是典型山区县市,其副市长李晋锋是这一差距缩小的直接见证者。“我们去年财政收入2.2亿元,差不多是上年的1.6倍。”

  虽然这一数字仍不过是珠三角一些乡镇财政收入的零头,但李晋锋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难掩对当地经济飞速发展的兴奋。他说,有了钱,地方就能修公路、办教育、增加百姓福利,“否则,什么都免谈”。

  城乡差距,再度入题

  在广东,与地区差异同样“出名”的,还有城乡差距。但这同样也已进入广东破解“失衡”难题的方程式。

  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对城乡差距的最迫切感受,恐怕就是“挣钱权利的不对等”。事实上,就业正是广东城乡一体化建设破题所在,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制度先行或曰体制创新。

  比如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比如首次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政府就业管理体系,再比如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统一的、覆盖省内外和城乡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手册》制度也正在酝酿当中。

  “就业管理体制不光要管城镇还要管农村”,这是“十一五”期间广东就业工作的重点。均衡兼顾,这何尝不是广东破解“失衡”难题的一贯精髓?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