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气象日 和你聊“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07:50 新文化报

  

气象日和你聊“天”

  有着30多年“高龄”的测风雷达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950年3月23日)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题,在全球进行庆祝活动,向各会员政府和公众进行气象宣传教育。 我省现代气象在这46个年头的日志中,不仅记录了自然界的冷暖变迁,划出气象事业飞速发展的轨迹,更记载着一代代气象人为之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气象日前夕,记者走近我省气象人,听他们讲气象预报背后的故事。

  数字 投入与产出1:98

  全省气象工作者:1391人

  气象自动工作站:53个

  布站密度:城市5公里,乡村10公里

  气象服务投入和产出比是1:98

  2004年,人工增雨收益20亿元以上,人工防雹作业对2万平方公里农田实施了有效保护,“十五”期间累计减少雹灾损失10亿元以上。

  2005年,我省各大水库总蓄水量为203.45亿立方米,比历年多蓄水38.6亿立方米,增加经济效益19.3亿元,保证了各项用水。利用气象服务,电力负荷预测准确率提高2%。森林火险预报,保证了我省连续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准确的气象预报为供暖企业节省能源10%以上。

  记录 11级风袭掠长春

  在省气象台资料室,我们能查到的长春气象史是从1909年开始的。97年里,这座年轻的城市经历这样的气象之最。

  最高气温

  36.4℃,出现在1962年6月16日

  36.4℃接近人的体温。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18℃~25℃,当气温达到30℃~34℃时,人体生理活动就开始受到影响,感到炎热难当;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调节功能大减,脑膜和大脑出现充血、出血、水肿等状况,引发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甚至昏迷、抽风等症,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而且,人体出汗过多、盐分过量流失会导致中暑虚脱。1962年的6月16日,长春的36.4℃直追江南的“火炉”城市,久在北方悠闲度过凉爽夏天的长春人被热浪逼得无处可躲。

  最低气温

  -36.5℃,出现在1970年1月4日

  近10年长春冬天的最低温在-20℃~-30℃。而-36.5℃的天儿,只要你的手裸露在寒风中两分钟,就能产生大面积的冻疮。1970年的这一天,很多人都在屋里躲着呢,在外面活动的人应该和爱斯基摩人差不多。

  最大降水

  日降水量130.4mm,出现在1976年7月31日

  在气象学里,暴雨的降水量标准是50mm,而1976年7月底的这场降雨,很多地方都是齐腰深的水,小孩子根本不敢出门。不知道大伙是否还记得去年夏天东北师范大学门前的水,和那年的大水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最大风天

  32.4米/秒,出现在1976年7月31日

  按照风力计算,这个速度相当于11级大风满长春呼啸,也就是说,台风中心的风力只比它大一点点,所过之处,什么都不剩,只有刮得破破烂烂的地表,刮得昏天暗地的。

  最干旱

  出现在2000年4月到8月

  在本省影响超过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大伙记忆中,在长春市洗澡简直费劲儿透了,绝大多数的浴池关门了,家里的自来水也少得可怜,想做顿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晚上睡在外面的人比睡在家里的人多。

  分析 天儿越来越热了

  长春的极致气象,基本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从80年代开始就较少出现能称为“最”的天气现象了。省气象台台长刘实研究了21年的吉林气候。对照着1909年到2006年本省近百年的气象资料,刘台长告诉记者:吉林省的天儿是越来越热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我省也一点没有落后,紧跟全球“形势”,不仅如此,在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等中高纬度地区中,吉林省的气候变暖趋势特别明显。主要表现就是:冬季气温逐年升高,夏季气温变化不明显。冬季平均升温幅度在2℃~3℃。2005年冬天平均气温和历史同期接近,这还算比较好的,其他年份,冬季气温都是比较高的。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从卫星云图可见,冬季很多地区地表都是裸露的,没有极致最低温的出现,一些病虫害得以平安过冬,第二年发生虫害的几率大大增加。

  气象人 常被风暴“洗礼”

  从1948年开始有天气预报,一直到现在,近60个年头走过,从原来的全部人工预报到现在自动预报,我省气象人为气象事业的发展,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老同志:怀念牺牲的同事

  海拔2700多米的天池站,常年经受着狂风、暴雪的“洗礼”。据退休的气象局老同志讲,上世纪50年代长白山天池站建立之初,站里人不多,气象观测要求每6个小时就出去观测一次,记录数据。有时候,风速高达40米/秒,比台风中心的风力都大。只要下雪,基本都是大雪封门。为了正常工作,工作站有一个窗户是常年不封的,只要雪封门,人就可以从窗户爬出来,进行观测。可是雪要是不堵门,就刮开窗户,灌得满屋都是。大伙观测一结束,就马上淘雪。我省为了气象事业牺牲的隋金堂就是长白山天池站的站长。1981年1月2日,他为了寻找一份被风刮走的气象资料,跌进了山谷。

  观测员:难忘量冰雹的日子

  老刘曾经在基层工作了18年,说起气象观测来,特别兴奋。据他讲,上世纪70年代他是一名观测员。那时候气象站有很多都是守班站,24小时不休息地观测天气。

  那时候守班站不仅要定点观测,还要时刻观察天气变化,只要天儿变脸,观测员就必须冲出去观察。最有意思的是下冰雹的时候。不管下多大,都要跑出去,到观测区里,挑最大的捡,然后再捡一堆大小不一的。赶紧跑回屋,最大的量出直径,剩下的量总重量,算算冰雹的平均重量。

  预报员:小误差会有大代价

  1997年大学毕业开始,刘海峰一直在省气象台做预报工作。他说,刚参加工作那阵儿,十几个人挤在2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每天都忙着绘图,气压场图、高度场图每天都要画3到4张。除了绘图,他还要给所有的用户用电话报天气。5台电脑里只有一台586,谁要用得向领导申请,大伙儿眼巴巴地看着那台电脑,谁要用它算数据,老神气了。

  刘海峰说,每年6月到8月的汛期是所有预报员高度紧张的时期。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1998年的那场大水,大伙白天黑夜地连轴转,每一个数据出来的时候,算了又算,要知道即使是一个极其微小的误差,老百姓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可能是全村迁走,可能是上万袋沙袋运到灾区,更可能有许多人用生命去堵水口子。大伙儿的压力都特别大。

  现在可好多了,到了汛期,台里出预报结果的会商室里,只见人不见空儿。大伙通过可视会商电视,像医院专家会诊一样,通过和国家气象局在线会商天气,和各市(州)气象台交流数据得出准确的预报结果。电脑也基本人手一台了,而且都是配置最高的,再加上2004年53个自动站的建立,气象数据越来越精准了。而且,我省气象局打算在近几年内建立800个自动站呢,到那时候,就不再是“天有不测风云”了。

  活动 后天来看气象展

  说了这么多,读者一定对气象这个行业充满了好奇,也想知道更多的气象知识。为了满足大伙儿的要求,25日,也就是这个周六,您可以带上孩子,去省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放映厅、省气象台、省专业气象台看看,这些地方都向公众开放。看准时间:25日9时到12时,地点在长春市西安大路6236号气象大厦。您可以乘坐7路、64路、364路、228路、147路、146路到和平大街站下车。本报记者 金凯(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