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被妖魔化的西部旅游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09:55 时代信报

  历史上的“蛮夷之地”

  “凯里乞丐”,其始于2004年月13日,当地民政部门从佛山一次接回33名流浪乞讨人员时,《贵州都市报》首次使用了这个称谓。其后,这个称谓被南方一家媒体扩大为“凯里丐乡”

  “这里有些镇60%的人都出来‘讨饭’,凯里市一个小学有近2/3的小学生曾在春节期间外出行乞,积攒学费。乞讨,已成为当地一些村镇的‘产业’。”

  “黔东南州一些苗族老乡像吉普赛人一样有流浪的传统。”在三棵树镇的一间餐厅里,苗族服饰文化经营的从业者井绪玮细说了丐乡的起源。“比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台江县革一乡就有这个习惯,一到农闲的时候,就出去流浪讨饭,农忙的时候再回来。”

  “历史上的凯里,一直是朝庭的充军之所,被视为蛮夷之地,政府对此地的投入十分有限,本地人民只能自力更生。遇到天灾人祸,就只能外逃他乡,乞讨为生。另外当地也的确有些人好吃懒做,梦想不劳而获,乞讨就成为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的捷径,因而导致了乞讨人员增多。”

  不过井绪玮也认为,如果说讨饭当初只是单纯的生存目的,“发展到现在,就是以经济为目的了”。而且这些出去的乞丐也多集中在凯里的某些地区。

  无论是宾馆的服务员、饭馆老板,还是

出租车司机都这样告诉记者,“主要是三棵树镇的板溪片区和凯裳乡那边。”

  “每年都是成群接队地往外面跑,我记忆最深刻是一群群的小孩子,在寒暑假扒火车。去贵阳、重庆、南方沿海城市里都有。”凯里火车站一位司务员这样说。“一到季节,堵都堵不住地往外面跑——大部分都是小孩,从3岁到14岁之间。”

  井绪玮告诉记者,在沿海城市他经常见到打着凯里招牌的乞丐。“有一次我从广州回来,在卧铺车厢里就有一群13岁左右的凯里小孩,穿着波鞋、还叼着烟。”而在外国游客多的旅游景点,乞讨者的艺术也与时俱进,“孩子甚至用英文写乞讨书,写他的苦难,阐述他乞讨的原因,中英文对照。”

  旅游城市的声名之痛

  “丐乡”的称谓是凯里永远的痛!谁来为凯里的名声“买单”?在凯里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官方网站黔东南信息港上,类似的评论和争论一直在延续。

  在这些争论当中,表示愤慨的占到半数以上。然而,对于凯里盛产乞丐,很多网友并没有太多的异议。

  “凯里是不是‘丐乡’并不重要,凯里农村有不少人出去乞讨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年来,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豪华了。对城市居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举双手欢迎的事情,可是咱们也得凭良心想想,那些农民兄弟是否也有这些享受权呢?”——某位网民如是说。

  “究竟是不是丐乡,外界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凯里是什么地方?’‘怎么成丐乡啦?’等等问题。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凯里地区乃至整个黔东南地区,都还处在十分贫困之中,有许多人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创业门路,就这样窝在家中,靠几分薄田度日,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便会陷入困境。而政府的救助是相当有限的。”在大什字一间茶餐厅,黔东南信息港新闻主编、原《凯里晚报》的记者姜秀波这样说道。

  姜秀波说,“丐乡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说法,给我们凯里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丐乡’是怎样一个慨念?顾名思义,‘丐乡’即为‘乞丐之乡’。既是‘乞丐之乡’,应以‘盛产’乞丐而著称。但凯里是不是乞丐多得可称之为‘丐乡’呢?”

  姜秀波说,“在板溪有一些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外出行乞,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因为板溪‘行乞成风’而把凯里市说成为‘全国有名的丐乡’,那就绝对欠妥。我以为,板溪不是凯里的标本,不能代表整个凯里的现状。”

  在凯里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两位工作人员很气愤地说,“凯里在网上被形容成丐乡,对整个城市的文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们介绍,凯里市创建“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以此为品牌树立形象,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是现在一打开作为现代资讯载体的电脑,到处都是“丐乡凯里”的转载本或“升级版本”,严重损害了凯里市的外宣形象,有损凯里市的对外招商形象。

  对孩子造成心灵污染

  如今,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教育系统,整个凯里都为消除学生出外乞讨的现象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捐款、堵截以及各级部门的责任书的压力之下,这两年的外出乞讨现象的确不再像以前那么汹涌,但是凯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兰田也不否认,“学生外出乞讨依然存在”。

  “学生出门乞讨的借口是:没有学费。事实上,现在的学费都已经减免了,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也接触过那些孩子,他们的心态确实有问题,我看主要是思想教育没有跟上。”

  杨部长在基层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2004年孩子假期出去乞讨被媒体曝光后,他带组在板溪呆了三个月,挨家挨户家访,“对老百姓的心态还是比较了解的。”

  他认为,“先天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贫困,但并不是所有贫困的地方都会出现集群乞讨的现象。说白了这种现象在根源上还是个观念上的差距——部分群众还是观念上有问题。乞讨对大人也许影响不大,但是大人们为了博取更多的同情,造成最逼真的效果,却让小孩去乞讨。这对孩子们将来的身心健康、价值观、人生观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三棵树镇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女教师告诉记者,有的学生们有时候表现出的心态让老师们很忧虑:“孩子们如果在外面讨的钱很多,回来后感觉都特别荣耀;如果出去讨不到钱,就像是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对于外出乞讨的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错,错的大人们缺乏正确的引导,甚至根本就没有对孩子负责的意识——所以当这些孩子们跟随愚昧的父母从外地回来,除了乞讨得到的钱,还带回来什么样的东西呢?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孩子在身心成长处于最敏感的阶段所干的一切——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做着逐渐丧失自尊的“工作”、跟各种各样的不良人群混迹在一起——在某种角度上,他们将逐渐熟悉那个环境并被特定的环境所同化。

  同样,当他们回来,与他们一块回来的不仅仅只是靠乞讨得到的利益,还包括很多不良的习气和行为习惯。如果说在短时间内,他们所带回的“内容”还不足以对他人产生什么影响,但当这种行为和心态累积达到一定的分量,势必会造成社会上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在某个时刻,这个看不见的毒瘤也许就会突然爆发出来,产生更大的不良后果。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