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放弃高考为何成了合理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4:45 新民晚报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读书的目标总是指向升学,十年寒窗,就为了那几天考试。这样的情形在近20年前几乎不可能发生,我记得当时许多地方为了限制参加高考的人数,还专门进行了筛选考试,获得资格才可能走进高考考场。

  这条消息让我想起2003年8月我在贵州省普定县一个布依族山寨采访的一幕。一个青年考上了重庆大学,我问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因为我的记忆还停留在自己
当年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那种改变命运的欣喜,可他的回答是:马上算出要缴的学费,就哭了,家里根本负担不起,准备放弃。重庆这些高三学生面临着和那位布依族青年一样的困境,只是他们更干脆,不参加高考,免得将来有考上却不能上的遗憾。这10%的学生中,肯定有本来能考上大学的“遗珠”,但对照目前高校收费的现状,可能也是他们权衡成本和收益后作出的抉择。

  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考上大学意味着命运出现转机。这固然有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上大学所付出的经济上的成本,远远小于可以期许的收益。

  我是在1989年上的大学,恰逢建国后第一回上大学交学费,也仅是象征性的180元,此前相当长时间,大学完全免费且有助学金发放。学费所占大学办学经费的比例有多大?新中国1989年以前完全由政府支出。而胡适在1932年一封书信中曾记述,北京大学每年预算90万元,但全校学费只有12000元,只占千分之十三而已。那时的北大并非有钱人才能入学就读。再说收益,高校“扩招”以前的大学毕业生,基本能找到工作,且收入高于社会非大学毕业生。而几十年前,也有规定清华、北大这类学校毕业生就业后,月薪不得少于80元,北师大等学生去教书,月薪也在60元左右。

  学费大幅增加,就业的难度又越来越大。若把读大学作为一种投资的话,那么现在这种投资风险越来越高。而和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成反差的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并不如人意,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并不培养社会最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工人。现在,南方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的月薪,并不比一个大学毕业生低。如此分析,就应当可以理解那541名学生的选择,虽说无奈却也有合乎情理的成分。新京报(李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