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知名教师评析二模试卷 指导语文数学复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02:55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解读二模数学试卷谈如何迎考

  (杜明成 ,合肥一中老师,在读数学教育硕士, 《专家把脉安徽高考》一书主编。)

  由于距离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时间的关系,“二模”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次考
试无论对老师、同学都是尤为重要的,都寄希望于这次考试能对两个月后的高考具有指导性、预测性的作用,加之安徽今年数学首次自主命题,作为省会的合肥模拟考试无疑备受关注、备受重视。昨天下午的数学考试可能让参加考试的同学们提前体验到了高考的气氛。今年合肥“二模”数学试题,文科、理科都保持了2005年全国卷的风格总题量仍然是22道题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难度也与2005年高考数学难度相当,涉及考纲中近80个考点(2006年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点理科140个,文科123个),总体状况我个人认为文科难度稍大,理科难度相对高考难度适中,其中文、理科选择题难度系数区分度不够明显。总之今年合肥“二模”数学试卷,是一份质量相当高的模拟试卷。

  一、下面就今年的新考纲对我们合肥“二模”数学试题做简要赏析:

  本卷考查了高考数学考纲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1.试卷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笔者分析体现以下几点:

  (1)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注意到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如:文理科选择题6、7、11、12四题以及解答题的21、22两题。

  (2)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考查时注意到通性通法,淡化了特殊技巧。如文理科选择题1、2、3、4、8、9及填空题13、15等题。

  (3)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种能力考查均有体现。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突出数学试题的能力立意,强化对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如:解答题的19、20、21、22等题。

  (4)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注重试题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基本做到从多角度、多层次力求全方位去考查。如:解答题19题的第2小问及22题。

  2.本试卷做到了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区分考查,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的考查均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且体现了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由以上对照考纲来看我们合肥二模试题,不难看出这次我们命题组的专家们煞费苦心。当然任何一套试卷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此笔者建议是否能在“三模”中设计一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应用题,也就是根据所给相关数学材料;或者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的能力;能否设计一题引领安徽即将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信息、情境和设问探究的数学试题。我们期待着!

  二、未来两月数学复习我的几点建议

  这个时间上每位学生都在进行紧张的高考备考复习。在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总复习中,怎样在短暂的最后的时间内搞好总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是每个学生、老师、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学教师及有关人员多年探讨的问题。

  1. 用好学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树立信心,轻松迎考。

  未来两个月时间宝贵,我们的同学一定要学好用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把大纲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考试要求的知识点要和自己作一对照,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不熟或还没有掌握的,及时、高效地解决不熟不会的考点,千万不要以为时间来不及,我这里举两个实例,去年“二模”后,四中一同学考了34分,我同事的女儿考了41分,问我还能参加高考吗?我告诉他们:考纲中仅要求我们的理科140个考点,文科123个啊!只要你们有信心,不怕吃苦,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无论如何两个月也会提高一个层次。高考后他们一个考79分,一个考88分,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坚持信心到最后,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易、中、难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3∶5∶2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总分的80%左右这就决定了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抓基础,常抓不懈,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难题和综合题才能思路清晰,运算准确。

  对照《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查漏补缺。挖掘知识点的内涵和考试热点,使知识系统化。注重知识联系和典型试题分析,加强知识点掌握反馈。

  2.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高效的学习中去。赶快脱离“题海”战,千万不要今天这个压题卷,明天那个密卷,可以说市面的模拟试题高考都不考,道理很简单:模拟在前,高考在后。高考考什么?作为高考自主命题数学我省尚属首次,相信会继续延续全国卷的风格及适当创新。

  理论的教学安排上现在正处在第二轮复习阶段,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关系到学生的数学素质能否迅速提高进而适应高考中、难度试题的关键。综合提高。明确重点,突破难点、追踪热点。把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网络,强化模拟训练,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总结应考经验。这个时期我们到底做什么试题?笔者强烈建议做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因为在那里有高考考纲中的所有要求!坚持每天做一套高考真题保持竞技状态!

  3.钻研课本找标准。大多数师生在高考总复习时把课本扔到了一边,每天抢着本资料“埋头”做题,这是十分错误的。其一,课本是全国统一的,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且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符号上的使用也是统一的。无论资料上、参考书中怎样叙述,如何使用符号,但课本是标准。其二,许多高考题课本中有原型,即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课本为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引申、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实打好基础。

  4.展望2006年我省高考数学的试题特点:我想应该是加强考纲上基础知识的考查,会突出教学重点,同时相信会引导下学期的新课程改革,同时高考又是选拔考试,有理由相信我们的高考试题一定很有“味道”的,我们高三同学要加强考纲上基础知识的练习,坚持每天做一套高考真题查漏补缺。还应加强自己薄弱的专项练习,如:选择题(注意用简洁的方法,不要“小题大做”)、填空题、向量与三角题、立体几何题、解析几何题、概率题、应用题、思维创新题。

  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进行调适,逐步适应。每次考完后,自己都应认真总结,对做错了的题要分析,错误是怎样造成的﹖解题及思考过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做错是属于知识上、心理上、能力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即使对解对了的题也要分析,解题过程是否完美;有无更好的解法﹖对综合题和难题要分析,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

  高考要考出好成绩,考试时要有自信心,保持平和心态,把握全局,从易到难,沉着应试,注意审题,计算细心,避免无谓差错,发挥应有的水平。

  希望我的建议能给我们安徽的高三莘莘学子一点帮助,在此预祝高三同学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本报记者汪雷 整理·

  二模语文试卷分析及复习对策

  (昨天,合肥市“二模”语文考试结束后,本报特聘请合肥四中语文教师、市教坛新星姜绪波对试卷作出评析。姜绪波老师曾多次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奖、优秀论文奖。他分析说,此次语文试卷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难度设置合理恰当,提高了考查的区分度

  语文试题难度适中,不低于200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难度较“一模”有所提高,比如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填空,这种提高既是合理的,又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二模”是考前很重要的一次“诊断”兼热身性质的检测,适当提高试卷难度有助于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警惕度,从而为后期的复习做好办法和心理上的准备。

  2.和“一模”互为弥补,充分体现了考纲的要求

  今年的考纲取消了所有的星号,考试内容更为宽泛,所以“二模”在“一模”的基础上,考查点略有改动。比如基础知识中考了“一模”没有涉及的字音和词语使用。另外,在某些试题的选材上作了改变,比如科技文阅读由“一模”的社会科技文改为自然科技文;文言文阅读由“一模”的人物传记改为政论辩说;作文由“一模”的材料作文改为话题作文。这些做法意在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考纲,全面复习,防止遗漏。

  3.体现了近年教材和高考改革的主流观点

  教材和高考多年的改革,取得了许多共识,二模试卷充分尊重和体现了这些改革成果。以文学作品阅读题为例,“二模”与“一模”一样,摒弃了客观题,增加了主观题的分值,两次模考选材都是名家散文,文化内涵丰富,考查注重鉴赏能力,试题的布局极注意难易的梯度,这与2005年全国16套题一脉相承。

  4.稳定而灵活,关注现实而又力求创新

  稳定表现在试题的整体感觉非常平和,题型稳定,风格与高考相似;关注现实是试题的材料贴近现实,涉及到奥运会、禽流感、国际政治、发展与环境,甚至是新农村建设,紧贴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时尚而实用,体现了“大语文”的为我所用、学以致用的观点。同时,命题注意到传统题型的新利用、新题型的试验,比如语言运用题中的图文转换题、不同语境中同一语义的表达题,这体现了命题人的匠心和探索。

  姜绪波认为,这是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试题,也是一套科学的“诊断题”。就“二模”传导的信息和新考纲的要求,他建议学生在后期的语文复习中,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两种错误认识和行为。一是认为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反正就那样,这种认识很危险,有可能使十年功夫毁于一旦;二是慌了神,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不知从何抓起。

  2.适当做题,学会思考和总结。后期不宜多做题,乱做题,不妨由教师选择训练题,或者以2005年16套高考试题训练。做完题目之后要留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总结,比如思考标准答案是如何得出的,思考自己的回答与答案的区别,从中悟出答题的一些方法和规律。

  3.力所能及地补上缺漏,特别是识记性的知识。

  4.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能力训练。比如审题的训练、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训练等,有意识地训练一些新题型或平时接触较少的题型。

  5.关注新闻媒体信息,让自己时刻贴近时代和社会,这既有助于理解试题,更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使自己的作文中流动着“活水”。另外,读一读文学家的传记和作品,以期使作文有文化含量。

  ·本报记者 戴小花 采访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