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修路老党员倾囊而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06:4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住20年前修的土坯房、用15瓦的灯泡,“吝啬”的他却捐资6.8万元———

  ■本报记者李伟张红霞熟悉共产党员杨序贵的乐至县回澜镇禹王庙村民说,他对自己特别“吝啬”。

  不少村民为此佐证:3间老屋,还是20年前修的土坯房,没有电视机;家里的灯泡全
是15瓦,天完全黑了才开;一双布鞋,破了补,再破再补。偶尔到杨序贵家做客的村民说,他家的菜,“油星星”都见不了几个。

  就是这样一位“吝啬”老人,今年初却做出“惊人之举”———捐款4.9万元帮助村里修公路。加上2003年捐的1.9万元,为

  修路,杨序贵老人已经捐了6.8万元。“这是我的全部积蓄。”老人说。

  第一次:拿出钱修路有什么不好

  禹王庙村地处山区,十分偏僻。到场镇的公路长期以来崎岖难行,东西运进运出基本依靠村民肩挑背扛。单是一袋化肥,从

  场镇运到村里,也要多出三四元的“人力钱”。而从村里到杨序贵等村民居住的5组,连机耕道也没有。

  “你不看看你的屋,捐钱修路还不如自己盖房子。”当杨序贵老人第一次决定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1.9万元帮助修通从5组及邻近院坝通到村里的土坯机耕道时,有的亲人觉得不可思议。不少“好心”的村民也劝他把钱留着改善生活、养老防病。

  “这房子虽然旧,还可以住人。现在,儿子、媳妇都在外面工作,又不需要这房子,也不需要我们的钱。大家走路不方便,拿出来修路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把钱留到棺材里?”老人态度坚决。

  “我这钱,说到底还是党给的,是国家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71岁的杨序贵老人曾是一个连续八年立下三等功的军人,后因公受伤,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每月都享有一定的生活补助。他清楚记得:有一次双眼和腿受伤,是部队将他送到上海、北京医治,花费巨大;儿子读大学、研究生花费好几万,是乡亲们这个借五块、那个借十块凑起来的,知道他腿不好,还把钱送到他家来;1994年,回乡在家的他眼病复发,是村里的党员干部轮流抬他下山、陪他治疗……

  第二次:缺钱,我来捐

  土坯路修好了,杨序贵仍不满意:一遇雨天,村民出行还是不方便。老人决心继续存钱,把5组到村里、村里到镇上的这条1公里多长的土坯路建为碎石路。

  去年底,村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有的村民又提出修路的问题,但难处仍是缺钱。

  “我来捐。”杨序贵又主动找到村干部。

  “2003年已经捐了那么多,您老还要生活,咋能这次又要您来出这个钱。”

  “放心,我还有钱。”杨序贵老人仍然十分坚决。原来,有关部门按规定大幅上调了杨序贵的生活补助,这两年他又积攒了1万多元,加上年底民政系统给伤残老兵补发的1万多元补助,杨序贵的存款达2.9万元。

  村民们听说杨序贵又要捐钱修路,纷纷响应,先后捐了8000元。可测算下来,修路还差两万元。从来没向儿子提过要求的杨序贵,让在成都工作的儿子“赞助”了两万元。

  今年3月18日,从乐至县回澜镇禹王庙村到镇上的碎石路动工。“再过两个月,就算下雨,汽车也能开进村了。”杨序贵老人十分高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