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疗腐败出现家族式新特点 取证不易黑幕难揭(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4:35 国际在线

  层层回扣肥了医生害了患者

  据了解,在两案中,涉案的人员其实远不止这些人。对医药销售商来说,医生收取回扣几乎成了这两家医院公开的“行规”。

  道县人民法院有关人员透露,在道县人民医院窝案中,一种药品要进入该医院,要
经过重重关卡,更要经受重重回扣:院长要吃回扣,主管领导要吃回扣,销售商到财务室取款时,财务负责人还要吃回扣,甚至医院电脑室的工作人员也胃口不小,因为,从电脑管理员那儿可以看出药品销售的价格是多少,然后再进行打票,打票以后就按一定的比例返回给医生,所以销售商必须经过电脑管理员,才知道自己药品销售了多少和给予医生多少回扣。

  攸县人民法院有关人员披露了医疗贿赂犯罪的几种手段:除了收受回扣外,王景奇还以考察费名义或礼金名义收取贿赂。如2000年至2002年,攸县人民医院从广州市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购进了3台血透机设备,该公司业务员敖某分3次以考察费名义送给王景奇12000元及价值3000元的烟酒,其规律是每购一台价值20万元的设备,送考察费5000元。在这里,行贿成为供货方公开的“行规”,凡是进购了大额医疗器械设备的,均存在行受贿现象,只是方式不同,手段的隐蔽程度不同而已。

  六种原因导致医疗贿赂犯罪

  小医院缘何存在如此大的腐败?攸县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主要存在6个方面的原因:

  主观上,市场经济的功利思想使医生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在我国,医生虽然社会地位高,但收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很多人认为,国家没对医务人员给予足够的报酬,捞取外快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因此,医药代表自动送上门的回扣就成了医生平衡心理的捷径。

  制度上,“以药养医”是导致医药回扣的诱因之一。我国长期以来施行“医药不分家”的模式,为医生利用诊疗过程中的处方权收取药品回扣创造了条件。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量同类型药厂重复建设,使得相同疗效的药品品种众多,各个医药品牌为了打开销路,除利用广告宣传等正当竞争手段外,也不惜采取送回扣等非正当方法。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是医药回扣泛滥的根本原因。首先,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在诊疗过程中,病人对于医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其在治疗各个环节都只能听从于医生。因此,用什么药、用多少药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处方,医生完全可以选择价格高、回扣多的药品。加上物价部门对于药品价格审核不力,使得药商往往把价格定得远离成本,这就给医生吃回扣留出了空间。

  在自己的生命安危面前,病人大都把药品价格放在一个较轻的位置,抱着一种“宁可钱吃亏,不愿人吃亏”的心态,这也让心术不正的医生有可乘之机。

  对收取回扣行为的处罚较轻更使一些医生有恃无恐。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来看,对普通医生的收回扣行为,大多数只能通过行政手段给予处罚,而最重的处罚力度也只是吊销医生执业证书。

  涉案人员嗅觉灵敏致使取证难

  办案检察官说,医疗系统贿赂犯罪查处难点在于取证。

  由于医疗系统普遍存在收回扣受贿现象,同时近几年来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增多,涉案人员心理准备充分,反侦查能力较强,很难取得确实证据。

  而那些医疗器械商住址又相当隐蔽,因为该类公司大都是中间商,随便租间套房,有几台电脑、一部电话就可以进行交易。其业务靠业务员上门推销,业务员不熟的电话都不接,侦查人员用电话与其联系时,往往要么不接,要么谎称在外地或者反复询问侦查人员的身份目的等。侦查人员稍有失误,对方立即察觉,嗅觉相当灵敏。这就更增加了取证的难度。(记者 赵文明 刘希平 袁武军 唐珍枝)

  编辑手记

  “小医院、大腐败”,不仅影响医疗系统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群众对政府的评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医疗腐败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患者充当了“埋单人”。医患之间信任缺失,总是纠缠在红包、药价、服务质量等矛盾漩涡中。

  对医疗腐败,不下重手不行,对此,已有专家开出药方:

  比照建筑行业廉洁准入制度,对医疗腐败设立“黑名单”制度;

  大力改革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切断卫生行政机构同医院的利益链;

  实行医药分家,取消卫生部门和医院经营医药的权力;

  对医药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和网上招标,提高医药采购的透明度;

  出台具体的服务规章,严格控制医生的处方权,定期或不定期对医生开处方的情况进行抽查分析;

  修订或出台有关法律解释,将违规收“红包”、“药品回扣”的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

  来源:法制日报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