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回访湖南揭黑医生:看病贵依旧再次萌生退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23:45 新京报

  

回访湖南揭黑医生:看病贵依旧再次萌生退意
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胡卫民的门诊患者最多,但由于他不开高价提成药,给医院带来的创收却不多。本报记者欧阳洪亮摄

  ■核心提示

  在医院领导以开单提成促进创收的主导思路下,胡卫民逆风而行。

  他不愿开高价提成药,还专门“教唆”买不起药的穷人去超市买药;7年里,他每周下社区服务,月月搞科普讲座,自费建立了6000多人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网络……在医院里,他成了十足的“异类”。

  2004年12月,胡卫民以一封揭开医院医疗腐败的公开辞职信为人瞩目。随后,胡卫民一方面被舆论给予“为民医生”的褒扬,一方面却陷入了“精神病”、“吃里扒外”的质疑。

  一年之后,胡卫民依旧身背重负,而令他最迷惘的是,老百姓依旧看病贵。这位“为民医生”再度准备离开医院。

  □本报记者 欧阳洪亮 湖南报道

  门诊室里,患者排着队,外面的走廊上还坐着一排等候。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胡卫民的诊室是患者最多的。墙上贴着醒目黑字:“医药推销谢绝入内,本人拒绝吃请回扣”,纸已发黄。

  一上午,形形色色的医药代表不时在各诊室间穿梭,但始终没有一个人走近这间诊室。胡卫民笑笑说:“他们都怕我。”

  “达爽,每盒18元,只有10粒,你买依纳普利,效果一样的,每盒16粒,超市里只要五六元一盒。”胡卫民一边测量血压,一边不厌其烦地告诉患者。

  这个上午,胡卫民看了34个病人。“现在我成了一个机器。”他送走最后一个患者,抬起头,满脸都是疲惫。

  “我不能让大家失望。”2004年年底,胡卫民揭露医院拿回扣、乱收费等黑幕,并投书媒体公开辞职。此后,各地的声援与医院内的争议相伴而来。一年以后,被多方挽留的胡卫民坦言,压力依旧很大,而令他最迷惘的是,老百姓依旧看病贵。

  目前,这位“为民医生”再度准备离开医院,他正在努力地联系投资者,想开设一家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机构。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并不容易。

  “孤单”的“为民医生”

  “有人公开说一辈子不会原谅我。”胡卫民说,一些科室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重创。以往,放疗中心开一张光子刀的单子,开单的医生可提成500元。

  走在医院里,迎面碰到好几个同事,无一例外地与胡卫民擦肩而过,目不斜视。胡卫民说,现在除了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外,碰到其他同事,一般都不和他打招呼。

  “逆现行体制而行,潜规则的巨大威力使得他成为某种观念的公敌。”熟知胡卫民的娄底某当地媒体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

  胡卫民自认也是医生中的“另类”:坚拒红包,不开提成药,不安心为医院靠治病创收,却下社区服务搞疾病防治科普宣传,对所接诊的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和随诊档案,进行大型数据库健康管理和网站管理。工资一半用来维持生活,另一半用来建立社区防治网络和科普网站。

  “牛屎大不肥田。”医院有人这样评价胡卫民———门诊量大,却给医院创造的价值不多。一个单子就开10来块钱,比如氰卡尼阿方案,一个月就10块钱,而其他医生治同种疾病的方子则可以开到几百元。如果患者穷,他还会告诉对方,外面的超市药价更便宜。

  胡卫民“炮轰医院”事件之后不久,新任院领导上台。此后,医院进行了系列改革:100毫升的氧氟沙星注射液从每瓶15元降至2.4元,高价的转移因子注射液从药房消失,开单提成、点名手术费等被废除。

  “有人公开说一辈子不会原谅我。”胡卫民说,一些科室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重创。以往,放疗中心开一张光子刀的单子,开单的医生可提成500元。而在外科医生中,单是点名手术费被取消,一些主刀医生就每月减少收入3000到5000元。

  “胡卫民现在在医院公开场合很少露面了,和同事也很少交往。”医院的一些同事这样描述。

  “他似乎越来越内向了,连我们有时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一名与胡卫民关系相对较好的朋友也是这样形容他。

  以往,医院的歌舞晚会活动,胡卫民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歌唱得不错、会说相声的他常能获得满堂喝彩,但是最近两年,他没再参加。

  “有件事让我一直很难受。”胡卫民说,2005年12月5日,父亲去世,自己所在的医院大内科医护人员有七八十人,只有2个医生来吊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6年前他母亲去世时,大内科只有几个人没来。

  让他意外的是,晚上来了200多名患者自发来为他父亲守灵。“他们对我说,胡医生你太孤苦了。”胡卫民回忆。

  离婚后的胡卫民已经习惯了形单影只。

  客厅的桌子、椅子上、地上都堆满了书籍资料和杂物,鞋子横七竖八地摆在房间中央,卧室里被窝胡乱地卷成一团,这就是胡卫民的家。

  他已经有半年多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了。许多时候,胡卫民拿着饭盆在食堂打饭吃,有时在患者的热情邀请下蹭百家饭,有时就是泡碗方便面充饥。

  42岁的胡卫民重新过起了单身汉的生活。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他在门诊值班,五个大妈患者送来了手织的毛衣,几个大妈当众拉手拉脚把他的外套脱了,帮他套上簇新的毛线衣。大妈鼓着掌笑说“真帅”。胡卫民说:“我穿在身上,感觉暖在心上。”

  在家里,胡卫民一件件地展开30多面锦旗、100多封感谢信。这些患者送他的感谢信、锦旗他全部收在家里,从没有声张过,更从来没在医院办公室公开挂过。

  “炮轰”之后的医院

  “胡卫民采取炮轰的方式过于激烈,对整个医疗体制、对患者来说,也许是有益的,但是对医院来说,这种做法是不理智的,对医院是损失很大的。”

  3月22日,娄底市中心医院门诊楼患者如织,新建的门诊楼和住院大楼也将投入使用。作为娄底市唯一的三甲医院,“炮轰事件”似乎并没有对医院经营带来大的影响。与去年的1.1亿元收入相比,今年医院的目标是1.4亿元。

  “当时可不是这样的。”医院新任书记李文莲用“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形容炮轰事件后医院的状况。当时,人心涣散,制度混乱,负债达8944万元。

  “胡卫民采取炮轰的方式过于激烈,对整个医疗体制、对患者来说,也许是有益的,但是对医院来说,动不动把内部管理的一些问题捅到媒体去的做法是不理智的,对医院是损失很大的。”李文莲坦言。

  后来,娄底中心医院院长调离,医院实行了书记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目前,医院制度健全了,医疗质量建立了责任追究,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搞医德医风建设。以前明显违规的开单提成、点名手术费都被取缔。为控制滥用药加重患者负担,医院每月对全院用药量前十名进行通报。

  “现在的医院是在众多的夹缝中求生存。”李文莲认为,医院不能回避经济利益,政府每年拨给医院的款项不够发一个月工资。医院必须从患者利益和医院利益中求得合理的平衡。

  “从情理上我也支持胡卫民。”李文莲说,胡卫民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的人,也是一位有水平的医生,但是,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还得为医院的几百人吃饭和医院发展着想。

  但是医院内部对胡卫民仍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胡卫民是个精神病。”对于胡卫民炮轰事件,采访的7个医院工作者,有2个这样直截了当地断言。还有3个认为胡卫民举动过于激烈,性格怪异。只有一个人赞同胡卫民的做法。还有一个拒绝评价胡卫民。7个人中有4人认为胡卫民不务正业。一位30来岁的年轻医生对这位同事显得十分不屑:“一个医生不看病,去搞什么心脑血管防治呢?”

  对胡卫民的医术,也有医生做出与多数患者不同的评价:“心内科有10名医生,胡卫民就排第10位,有11名医生,他就排第11位。”

  3月21日下午,一名患者来找胡卫民复诊,因胡卫民下午进社区服务,不在诊室。患者找周围的人打听其下落,有人挑拨患者:胡卫民玩去了,钓鱼去了。这名患者于是跑到办公楼大吵大闹投诉。

  “我们对胡卫民的支持是没有虚假的。”李文莲说,当时,医院了解清楚情况后,组织了所有当天门诊的医生开会,一个议题就是要求同事善意对待胡卫民,同事间不能恶意诋毁。

  对于与同事的隔阂,胡卫民说,“我坚持自己,不后悔。”语气有些无奈。

  对医院的一些新气象,胡卫民表示认可,但是依旧退意萌生。他告诉记者,新任领导上任,医院还是有了许多变化。主要领导对他也是比较支持的,5次找他谈话,每次谈话长达几个小时,希望他不要走,承诺给他成立专科病房。

  “医院内部反对的人很多,认为这样会抢走心血管科和神经内科的病人。”胡卫民说,至今,他的专科门诊也还是自己出钱请助手。

  最让他感到困惑的是,医院虽然进行了一些革新,但是根本的问题难以解决。比如医院开单提成取消了,医生收入减少了,部分医生和科室很快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开药,由医药代表来发“奖金”。“堤内损失堤外补”,部分医生收入依旧只增不减,而患者看病成本依旧下不去。

  “我现在明白了,这些问题也不能只责备医院的管理。”胡卫民叹道。

  “摩托医生”的梦想

  他离开医院后,就要去建立这样一个机构,目前在和很多投资者谈。但是,他顿了顿,“也许,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胡卫民讲起一件事:2005年12月5日父亲去世前一天的晚上,当时昏迷几天的父亲醒来,拉着胡为民的手,只讲了2个字:坚持。

  “四十有二,真正的不惑了。”胡卫民说,而自己所有的,只是3.2万元债务。

  目前,胡卫民的时间安排密密麻麻:周一到周五上午门诊值班,下午进社区服务。周六和周日,要为城区数十名瘫痪卧床的病人提供上门服务。这已持续七八年了。为这些人出诊,胡卫民从来没收过费,甚至车费都不要对方出。他自己骑摩托来去。久而久之,他又多了“摩托医生”的外号。

  晚上,他所创建的网站需要维护、更新、回答患者网上求诊,平均每天在网上诊治三四十名患者。他所创建的“中国高血压患者之家”网每天的访问量已达数千人次,为方便随时为网上患者答疑,他买了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卡,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晚上两三点,也经常有突然发病不适的患者打电话来询问。”胡卫民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没有休息日的生活。

  然而,随着媒体的报道,名气的增加,从全国各地找他寻医问药的患者也激增。一位来自东北的患者甚至专门在娄底租房子住下来治疗。

  胡卫民正在写一本书:《10元钱制服高血压》。他说,全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有300多万人中风。他要把这种低价治疗方案推广出去,让全国的患者学会预防,节约治病的钱。

  “下一步,我的构想就是开办针对平民百姓的高血压社区防治连锁医疗机构。”胡卫民对此的设想是,采取会员制,每年收取较低的费用,定期进行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提出个性化的保健方案,使会员保持长期的身体健康。这样,就主要从健康人身上赚钱,而不是从病人身上赚钱。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全国联网,开展真正意义的健康管理。

  胡卫民打开电脑给记者看他的“为民平价连锁高血压防治中心”构思方案。这种构想是他在8年的社区医疗科普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医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治病,而是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这也是医生的重要责任。“

  胡卫民说,他离开医院后,就要去建立这样一个机构,目前在和很多投资者谈。但是,他顿了顿,“也许,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显然,这是一个很难盈利的计划。

  采访正在进行,又有患者打来电话,胡卫民骑上他的灰色摩托,单薄的身影消失在车流汹涌的大街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