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踊跃举报网络不文明 文明上网写进儿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06:17 北京晨报 | |||||||||
核心 提示 关注网络环境“大扫除”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黄色污染”、“灰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文明办网”活动从4月10日启动以来,大中小学纷纷展开行动,广大网民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打造健康、清洁的网络环境。 文明上网·中小学生 小学流行签订上网文明公约 -学生讲述:发灌水帖进“反省室” 每个周二17时30分后,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薇薇都习惯地坐在家里的电脑旁边浏览网络。她最爱去的地方是自己学校网站的“班级论坛”和“聊天室”,在那里她不仅查阅资料、和同学网上交流,而且能找到喜欢的动画片、卡通图片等。 “我们学校的网络可不能发灌水帖。”薇薇面带严肃地告诉记者,学校网站专门制定上网文明公约,如果发现谁在网上随便灌水,灌水帖子会被删掉,超过一定数量后还面临暂时封网名、进“反省室”的处分。 薇薇说,提倡“文明上网”的确是挺好的事儿。学校上网文明公约出来以后,不仅很少看到灌水帖子,网上说话不文明的情况也几乎见不着了。 -校方举措:校园流行“文明公约” 文明上网写进儿歌 地点:精诚实验小学 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北京精诚实验小学近日把文明上网、网络安全知识列入日常教育重要内容。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上网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关心新闻和时事;你拍三,我拍三,黄色网站我不看……”该校负责人透露,虽然学校网站正在筹备改版,但同学们在校园网论坛中特意编写了文明上网的儿歌。 据悉,精诚实验小学五(1)班还发出倡议:不到网吧去,那里不适合我们;不要经常玩游戏,更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那会影响学习;在老师和家长帮助下,以免掉入陷阱;正确使用聊天工具,让它成为我们讨论学习、沟通情感的工具;长时间留在电脑前面,会影响视力。 校园网站不许灌水 地点:光明小学 记者在光明小学学生网站看到,整个页面色彩柔和清新,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仅“兴趣爱好区”就包括“卡通世界”、“宠物乐园”等8个论坛。该校副校长王平介绍,学生每次注册前都需要阅读“文明公约”并表示同意。 “除了不许发灌水帖外,文明公约要求不能在网上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开过分玩笑的话。”王平表示,为隔离黄色网站等不良信息,学校信息中心专门设置防火墙。学校还给学生推荐不少好的绿色网站,比如雏鹰网等。 不良行为互相监督 地点:东四九条小学 除了光明小学,本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都在关注文明上网的问题。上月,东四九条小学专门出台“文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公约”。按该校乐校长的话来说,学校为帮助孩子文明上网“花费不少心思”。 据介绍,东四九条小学属于科技示范校,还设有计算机实验班。平时高年级的学生触网的时间不少,一般每天大约半小时。 记者在这个文明公约看到,全体教师要尽力监控学生上网,采取适当措施阻止学生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劝止不良行为。 乐校长告诉记者,为更好实现文明上网,学校、家长和学生还一起签订承诺书。其中家长承诺,配合学校在校内外教育和监控学生的上网行为。 -最新动向:“文明上网”将纳入日常活动 “前几天由多家知名网站号召的‘文明办网’影响很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很有必要。”崇文区50中学负责信息教育的李老师透露,预计本周该校将把“文明上网”纳入学校的文明教育。 “文明上网、做文明网民”是50中学文明教育的老传统。该校不仅专人监督网络,屏蔽网络不良信息,还在有针对性地引导文明上网。 据介绍,每次学校举行重大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赛的前后,学校都会及时引导校园论坛的舆论,避免过多不良和过激语言出现。 晨报记者 罗德宏 文明上网·大学生 20高校“设计”网络生活 -高校行动:校园网站自我批评踊跃 广播台推出文明专题 网络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难题。不少高校学生工作负责人表示,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提供知识、信息,为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黄色污染”、“灰色污染”,一些大学生更是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文明上网的倡议,学校广播站及时推出了“文明上网”专题,每天都在校园黄金时间播出。 学子讨论“网络用语” 北京科技大学“学子在线”网站建立了专题教育网页,针对“网络用语”、“节约环保”、“考试作弊”等重点话题,引导学生对每一个“光荣”和“耻辱”进行深入思考,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相关负责人说,由于网络交流不需要直接面对面的特点,很多同学开展自我批评更勇敢、更主动、也更加深刻,气氛非常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高校“设计”网络生活 针对近期主流网站《文明办网倡议书》,北京科技大学首先面向北京地区高校举办了“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平面设计大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同学参加。大赛共收到作品600余幅。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赵锋部长认为,倡导“文明上网”很有必要,目前效果显著:“以前学校BBS网站上经常见到骂人、骂学校、抱怨社会的话,现在很少见到;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的现象也明显好转,去校外网吧打游戏的现象已杜绝。” -学生反应:今后不说“时髦”脏话 过去感觉脏话时髦 文明上网,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个习惯问题。北京交通大学方晓磊同学不好意思地说,“以前上网时,对于类似‘TMD’这样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习以为常,有时自己也会来上几句,还觉得是种时髦。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认识到网络交往一样也要讲文明,真为自己以前在网上说脏话却不以为耻感到羞愧。” 网上骂人拆散情侣 “我曾经在网上发过一个帖子,说了说女朋友曾背叛我的故事,没有想到我的私事受到很多网友的过分关注。网上有成百上千人用粗俗的语言不负责任地骂她,最终我们都很受伤,我们的感情再也无法继续了。”一位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伤心地告诉记者,“网上说话,也应该有做人的道德。”晨报记者 代小琳 文明上网·网民 我们举双手赞成文明办网 -现身说法:挑逗图片躲也躲不开 从《文明办网倡议书》发出后,短短几日内广大网民表现出了热情的关注,纷纷在回帖中表明对倡议的支持。许多网民在拥护“文明办网”的同时,痛斥了自己在上网过程中遭遇的“不文明”。 “说实话,有些网站在办公室看都觉得不好意思,明明是很严肃的内容,可信息页上非要嵌套一些‘擦着边带着花’的图片、动画,叫人躲都躲不开。”一名深受网上挑逗图片骚扰的网友说。 一名家长网民说:“我为孩子买下电脑好几年了,不敢让孩子学,就是害怕孩子接触不文明的东西,倡导网络文明我是举双手支持,但愿在这些网站的倡议之下,孩子上网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担忧。” 一名网友说,每天上网浏览日常新闻是他的爱好,但那些暧昧、情色、挑逗的文字标题总让他感觉眼前“不清净”,“网站想增加点击率我可以理解,但实在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称得上网络一害。” 一位网民将自己上网时遭遇的闹心事儿总结为:暧昧、情色、挑逗的文字标题;格调低下的图片链接;不加监管的声讯视频聊天;肆无忌惮的流氓插件。他表示“北京14家网站发出文明办网的倡议,是办了一件大好事!” -网民观点:大型网站应带头自律 举双手赞成文明办网 “坚决拥护,举双手赞成。”大部分网友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许多网民说,现在网上的诈骗信息、造谣信息、垃圾广告、甚至卖淫信息等有害信息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程度,“这个倡议来得太及时了”。 要以实际行动来参与 “我会用实际行动来参与这次活动”,不少网民都回帖表示,除了自我约束外,一定会下点力气帮助“文明办网”做些实事。一名网友说:“我一个小小网民能干啥?发现不文明的内容,多打点举报电话!” 大型网站应带头自律 部分网友认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需要网民与网站的共同努力,相比而言,网站的态度更加重要。“作为波及面广的网络媒体,不可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不能以媚俗和刺激的手段吸引眼球。希望著名的大型网站率先带头,制定规则,引导上网,限制低俗,开文明办网的新风。” 网页都应有举报链接 一些网友认为应当加大对不良网站的打击力度,以切断有害信息的传播途径。“我觉得应该重罚,对不健康的网站加大打击力度,使其无处藏身。”有网友建议,每一张网页上都必须有举报链接,而且“应作为网管的强制性要求,把公安部门和网站本身的监管部门都链接上去,方便网民举报。”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有些网友认为除发出倡议外,下一步应出台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网络的源头网站。“如果那些违法、违规的网站从源头上封闭了,不良信息就无处可存身,人们就无法上不良网站看不良信息。”文明办网需要建立容易操作的法律制度,尤其是网络扫黄需要具强制力的监督和立法。 -最新动向:文明倡议高挂网站首页 记者昨天登录新浪聊天频道、中华网社区聊天室、腾讯聊天室等各聊天室网页时发现,这些聊天室均已在醒目位置公布了不良行为和有害信息的举报电话和邮件,网民如在聊天室里发现有害信息,可以即时举报。 之前,首发倡议的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TOM网、中华网、百度网等已经公布了互联网有害信息的举报电话。 记者看到,新浪网、搜狐网、中华网、西祠胡同等网站纷纷将“文明办网”的倡议内容以大红字体挂在首页头条。浏览量很大的天涯社区也将《文明办网倡议书》挂在首页醒目位置,并用红色字体标出。 虽然网络环境的彻底改善非一日之功能完成,但“文明办网”观念在网站和网民中达成共识后,网络环境在未来的逐步净化改善值得期待。 晨报记者 王海亮 专家建议 制定文明标准 需政府参与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 竹立家 对于14家网络媒体联合发出的《文明办网倡议书》,公共行政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竹立家认为,从商家的角度来说,他们这是开了风气之先,意义重大。此后,网络商家、网民和政府管理部门要携手,让《倡议书》发挥实际效果。这其中,政府的参与尤其重要。 竹立家提出,网络内容提供商主动剔除网络内容中的不健康部分,是商家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但什么是不健康的,什么只是玩笑;什么格调低下,什么只是大众娱乐;什么是有争议的,什么是在正常讨论范围内的……由于网络文化的独特性,这些甄别起来不能草率,因此需要一个标准。 竹立家认为,在制定网络文明的甄别标准时,政府的参与非常重要。有必要针对网络的独特性,专门制定适合网络内容的管理条例和执行办法。《倡议书》是一种民间自觉行为,政府的参与将使网络文明的维护更加有法可依。 晨报记者 雷嘉 各方观点 文明不能 全靠法律 “网上比较自由,因此很多言语就比较随便。”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说,“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是绝对必要的,但这主要要靠道德来实施,而并不能简单依靠法律。”制定“文明”的限定很难操作,即使有了法律也不能解决很多细节问题。因此,周孝正认为,“提倡”不能急于求成,这个“文明”要靠社会道德来实现。晨报记者 代小琳 文明要靠 网民自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络技术专家告诉记者,在BBS、BLOG等功能区里,在MSN、QQ等交流工具里,网管可以用过滤技术,将不文明的字眼、图片屏蔽掉,阻止不文明“黑名单”中的网民发帖。但这一招有时会不灵,他们如果在不文明的字眼、图片上做一点儿小手脚,就可能逃过网管的“过滤”。 所以,这位技术专家表示,网络的文明不能完全依靠技术手段,还要依靠网民的自觉。晨报记者 雷嘉 新闻链接 网民举报 不文明内容3000条 晨报讯(记者 康健)“文明办网”活动10日启动以来,得到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网站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昨天18时,市网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以及各主要网站共接到群众举报电话400余个,邮件2200余封,涉及内容近3000条。其中,经确认为北京地区网站不良内容的244条,已全部由相关网站进行了处理。其他一些不良信息的举报也已经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不少举报人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吸收广大网民加入对不文明网络信息内容的监管行列,形成全社会文明办网的社会环境。 “不文明办网” 举报电话邮箱 -北京市互联网 宣传管理办公室 电话:010-85110894 jubao@mail.21dnn.com -北京市文化市场 行政执法总队 电话:12318 传真:82236214 -北京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 电话:010-85110893 bjjubao@mail.21dnn.com -千龙网 电话:010-85120119 zhiban@mail.21dnn.com -新浪网 电话:010-82615762 jubao@vip.sina.com -搜狐网 电话:010-62728061 jubao@contact.sohu.com -网易网 电话:020-61210163-337 news@service.netease.com -TOM网 电话:010-58022650 jubao@tomonline-inc.com -中华网 电话:010-85184499-389 jubao@china.com -百度网 电话:010-82602288-6322 webmster@baidu.com -北青网 电话:010-65901550 13501393689 wenming@ynet.com -中国搜索网 电话:010-62220330 zs_content@zhongsou.com -西陆网 电话:010-82113399-3614 jiankong@xilu.cn -西祠胡同网 电话:010-58602288-6550 request@xici.net -雅虎网 电话:010-65833721 cn-abuse@cc.yahoo-inc.com -和讯网 电话:010-85650882 tousu@hexun.com -大旗网 电话:010-84608828 jubao@daqi.com -凤凰网 电话:010-68977288-631 news@phoenixtv.com.cn 相关专题: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