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第一棵苹果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1:23 都市消费晨报 | |||||||||
雪域高原第一棵苹果树 “40年前,在波密乃至西藏,还没有地产的水果,当时,都是从四川、青海等地进藏的。我们在1966年就给西藏载下了第一棵苹果树。”原易贡农垦团团长胡晋生说。 原易贡农垦团四连连长、今年70岁的贾德良还记得当年在半山腰上还种有五六十亩果
说到果园,他的眼里就放出光来。“果园里有梨子、苹果等树苗,都是托拉木材的解放军战士们从四川捎带回来的,当时团生产股股长包全夫也负责帮我们找树苗。果树栽上几年后,挂果了,到我们回新疆时,已经能吃了。” 今年62岁的张学英告诉记者,她亲手栽下了这片果园的苹果苗。“1966年9月份左右,我们用了两天半时间,来到半山腰上新开的地里种果树,记得参加的人有二三十人。地里石头不多,挖坑栽容易。这些苹果、梨树苗子小小的,有六七十厘米高。我半天栽了六七株树苗,雨多,不用浇水。” 一年后,因丈夫王云被调到藏工四队当老师,张学英也调到了6连,没有再见过亲手栽下苗木的果园。“到1969年年底,我们撤回新疆时,我听说这片果园的梨子、苹果都能吃了,但我一直没有吃上。” 2005年8月,原是易贡农垦团9连的柳华标的藏族妻子布瑞回到了兵团农七师123团5连,她对老朋友程木林说“那一片果园长得很好,结果很多,苹果、梨子,茂盛得很。” 现在仍然居住在拉萨的李海长对在易贡种果树也是情有独钟。通过长途电话,70岁的李海长自豪地告诉记者,除珠峰圣茶外,现在易贡的苹果也很出名。 他说,1977年,他从河北昌黎县搞回不少苹果苗,还从安徽宕山县搞回了梨苗、从安徽睢溪县搞回了水蜜桃,从新疆搞回了葡萄苗,都栽在了易贡河谷的果园里,“只是后来扩茶园,把这些果木挖掉了一些。但在离易贡200多公里的米林农场,还繁育有这些果木,其中有我亲自嫁接成功的苹果梨,也很不错。现在20多年过去了,这些果木早就成林了。” “现在,西藏人民能吃上的苹果都是我当年亲手种植的。”一提到种植果树的事,今年已是70岁的朱秀士很是自豪。 1966年4月1日,在兵团农七师123团机关当财务的朱秀士接到了去西藏支援的命令。 “当我一接到命令时,团领导还嘱咐我‘挑选一些果苗,带到西藏’。之后,我就来到连队的果园,小心翼翼地嫁接了红、黄元帅品种的果苗,一共有100棵果苗”朱秀士说。 果苗有了,但是咋样存放?让朱秀士很是动了一番脑筋。没办法,朱秀士到团部的加工厂找来了5个有60厘米多高,宽40厘米的大木箱。 “我先将锯末放在箱子底,然后装上果园里最肥的土,最后再将果树一个个栽种进去。当时,一个箱子也就装20棵果苗。”朱秀士回忆道。 同年的4月5日,朱秀士带着这5箱果苗踏上了第一批进藏的路。 在从乌鲁木齐到西宁的火车上,朱秀士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给果苗浇水。有时侯,车站供给的水只够喝的,他就将自己的那一份水留着浇苗。到了西宁后,朱秀士与其他同志一样换乘了卡车前往易贡的一路上,他都顶着高原反应给果苗浇水。 走了25天,4月30日,第一批援藏人员到了拉萨。在拉萨休息了两天后,朱秀士与同志们又一起上路,走了三天,来到了波密县的易贡农场。 “到了农场,我和同志们就将果苗栽种在距团部10公里的一个山坡上。当时,山坡上都是石头。在西藏有一句谚语‘一块石头十两油,没有石头还吃啥’。为了能让果苗能栽种成功,我们就东一块西一块地找地栽培。整整干了一天。” 就这样,西藏从此有了自己的苹果树。“苹果树长得很好,当我在1970年回新疆时,苹果树都结出了果子,但是很可惜,我们都没能吃上。据说,在1986年后,那片苹果还出口了印度。”说到这里,朱秀士的眼框湿润了。 雪域高原飘荡的茶香 只要打开世界地图,我们的视线立即会被亚洲大陆中部的奇异地貌所吸引。这里高山群峙,大江汇集,呈南北纵向,仿佛是地球母亲紧蹙的眉头--这就是著名的横断山脉。山脉西侧,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方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东边是奇妙的云、贵、川地区,南面是富饶的东南亚诸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横断山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最险峻的文化、经济、宗教传播古道之一--茶马古道。 因为藏族地区历史上素不产茶,所需茶主要是通过云南供给。于是,一地产茶,一地需茶,联系两地之间的茶马古道便应运而生。 “现在西藏出产的茶叶是我当年栽种的。”3月30日,家住兵团农七师123团5连的程木林与妻子陈金梅对记者说。 “进入西藏后,我和妻子都被分到易贡农垦团9连。1967年5月,连队的一位叫潘永和的大学生从老家四川带来了一些茶籽,每棵茶籽呈棕色且发亮。我们就在易贡湖畔边上的找了20亩地。这20亩地全是沙土地。为了将地里的石头刨干净,我们不得不用手一个个地扣石头。”程木林回忆道。 “那时候,我们的手经常被磨出血,疼得直钻心。就是这样,我们干了一个月,就将20亩茶地整理出来。”陈金梅对记者说。 她还说,由于易贡经常下雨,茶树生长的很快。当茶种栽培下去的两个月后,茶树已长到30多公分高。 1968年4月底,茶叶长成,陈金梅和同志们一起开始采摘茶叶。“这时的茶叶香味最浓,不易跑味”现在仍居住在波密县城的柳华标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由于茶场地处高原,海拔高,故采摘时间较迟,一般在每年4月底开采。春茶鲜叶标准为一芽二、三叶的鲜嫩芽叶。经鲜叶摊放、杀青、炒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辉锅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茶条索细紧有锋苗、露毫;色泽深绿光润,高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嫩匀,黄绿明亮。 ” 就这样,易贡湖畔的茶树就流传下来。 柳华标在电话里对记者说:“易贡茶园出产的最著名的茶为珠峰圣茶。到了1994年,茶场就实现利润90多万元,年产绿茶10多万公斤。如今易贡茶园已是世界上最高的茶场,茶树生长于海拔最低1900米,最高2300米的易贡河谷及易贡湖四周。” 由于易贡地处北纬30度,顺着这个纬度向东望去,杭州、洞庭、庐山、太平、屯溪、邛崃,以及红茶极品—— 祁红的产地祁门,正好与易贡处于相近纬度。从而又被科学家认为与茶相关的“神秘纬度”。 目前,科学鉴定“珠峰茶”中富含茶多酚、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酸、肌醇、牛磺酸、铁、锌、氟、硒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茶味醇厚,品位极佳,实属茶中珍品。 面粉加工厂自给自足 现在家住昌吉市的田晓元今年67岁,他说,他到西藏后,先是在一营三连当排长,1968年春天,又被调到易贡团面粉厂质检车间做排长。 当时的面粉加工厂设施比较简单,一共三台干磨,两台水磨,由五台大马力的发动机带动着,一天24小时昼夜不停的运转。 面粉加工厂要负责按时供应全团三千多人的口粮,加工的粮食主要是冬小麦。 田晓元开心的说:“我们到易贡的第二年就开始了冬小麦的种植,第二年获得大丰收,此外还种过一些包谷,本来长的挺好,可那地方猴子太多,把好好的青棒子掰下来扔在地上”。 收回来的麦子由妇女们负责晾晒,十多位妇女用帆布搭成帐篷,把麦子平铺在帐篷下面晾晒。易供那地方雨特别多,有太阳的时候,麦子一般晒两三天就能磨了,但如果赶上阴雨天气,麦子晾上好几天还有些发潮。 田晓元说:“在面粉加工车间,有一个叫林仲汉的队长,专门负责抓面粉生产工作,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整天安顿负责磨面的人磨细一点。冬小麦种植的成功,能供应全团人。并且我们加工面粉最精细的时候还要磨三道”。 第一道磨出来的面粉像现在的90面,稍稍有点黑,第二道像是80面,已经比较白了。等第三道面粉出来又白又细,跟现在的75面粉差不多。我们在易贡吃的是大锅饭,人人都有饭吃。面粉磨好后,各个连队就按人头来领取面粉,加工厂从没有耽误过口粮供应。 在采访中,朱秀士对记者称,当时,易贡农垦团将全部的将士分布在易贡湖畔,4年时间共开垦土地2000多亩,先后种植了冬小麦、苞米、青稞等庄稼。还种植了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年的8月,就可以吃上自己种 植的蔬菜。次年,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附:特别镜头: 山根下,二营4连的菜长得好 曾经先后担任过易贡团二营4连连长、指导员、今年70岁的贾德良老人回忆说,“4连和加若村紧挨着,在紧靠山根的森林里。这里没有一片地,开荒只能用镢头刨土,挖树根,大家把石头搬掉,捡出来,抬到一边去。” 他说,由于这里是坡地,这石头还不能浪费,“要把这石头利用垒起来,把地圈起来,形成梯田的样子。我们在森林边开垦了一个月,地好不容易开出来了,才有一亩半地,我们就用这一亩半地种起了蔬菜。” 他说,与他的连队不同的是,白莲塘连长的三营六连就在河边(即易贡湖边),有沙土地;二营5连也在河边,有河滩地。“他们的地理条件好一点,开垦就容易一些。各连队就我们连最艰苦,在森林里,在山里,最不容易开垦。” 他说,但二营4连也有优势,由于处于森林里,腐殖土最厚,是上等的肥料。所以,4连种的1.5亩菜地,是各个单位中长势最好的。 “我们连队的菜种得最好。”贾德良老人至今对此仍很得意,他津津有味地告诉记者,“因为菜多菜好,当时连团机关的部分领导,都愿意经常到我们连队来。我也很慷慨,让他们把菜带回去。” “我们种的是韭菜、萝卜、包包菜,由于雨水多,墒情好,腐质层厚,蔬菜长得特别好,萝卜最大的有20斤(市斤),石头一样大,小水桶大小。这里只有大白菜不能种,种了长得也不像样,我们把从新疆带来的种子撒到地里,也不行。” 贾德良说。 他说,4年中,他们4连一共开了550亩地,其中在山顶上开了300多亩地,山沟里开了不到200亩。山顶的海拔大约3000米,四连连部海拔大约2700米,他们是爬上山顶开荒。 山顶主要种玉米、小麦、青稞,半山腰有五六十亩果园,有梨子、苹果树,还有20亩茶树。梨子、苹果树苗都是托车队司机们从四川带回来的,团生产股股长包全夫也负责找树苗。 “我们4连的生活好,生产也不错,年年都是先进。在靠河边有两块小麦地,约有20亩,1967年春团里还开过现场观摩会。” 他忘不了他们收获时的情景。“到八九月份,小麦成熟时,我们收割回来,放在凉棚下磕打,凉棚的地板是用木板铺的。” 他告诉记者,4连还有一个专门负责锯木头的水锯班。“那是用水力推动锯子。这个水锯有两米长,利用机械原理,用流水推动锯子的两边,以此来拉动锯子锯木头,不用人工。在此之前,是易贡小农场留下的一个水锯现场,他们没有改造成功,废弃了,但被我们改造成功了。” 三营6连收小麦,“气死康拜因” 易贡团5连、6连、7连就驻扎在易贡湖畔,与美丽的易贡湖朝夕相处。 曾担任三营6连连长的白莲塘告诉记者,到了易贡,条件艰苦,万事开头难,“但我们必须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他说,他和指导员冯全贵商量后,组织了拔野菜班、打猎班、拾粪班,还有织铺班、炊事班等。其中一个妇女排,40人左右,占连队的1/3,姑娘们主要负责种菜、做饭,也参与开荒。 另外3个排搞生产,由于没有地,除炊事班、喂马的畜耕班和干杂活的外,全部投入开垦生产。“五六匹马是到易贡一两个月后,向当地老乡买的,很便宜。那时全部是用锄头开荒,锄头也是从 藏民家买的,当然大部分是上面分的。垦荒时,团里专门配了一辆车伐树。” 白莲塘说,第一年,三营6连就开出了五六十亩地,“有的连三四年才开出一百亩地左右,全团共开出三四百亩地,我们的垦荒成绩还不错。” 他说,1966年,六连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挖排水渠,将沼泽地里的水排干,第二年再在挖开的沼泽地上种麦子。 “由于这里经常下雨,日照时间短,小麦收获时不能用镰刀割,不能连秆收。我们连队每人屁股后面捆个麻袋,到地里把麦穗一捋,装到袋里,满了后倒在专门防雨的凉棚下摊晾,没有风车。吃的时候,是借来藏民的小磨磨面,用这面蒸馒头,由于高原缺氧,气压低,做出来的馒头黏糊糊的,发黑,还带甜味,一点不好吃,大家叫它芽芽麦面。” 曾经担任易贡团劳资股助理员的乔玉海老人告诉记者,在易贡,开出的是梯田,而且收小麦还有“气死康拜因”的笑话。 他给记者作起了示范动作,用两根竹棍捋(lv) 小麦,即坡降大的地方,镰刀不好用,就用两根竹棍将成行的麦头一夹,然后双手往上一提 ,麦子就下来了,用手搂进腰前的袋里。大家给它取了个名,叫“气死康拜因”。 “这里适合种青稞,不太适合种小麦,因为小麦种植和气候错不开,如果收不及,就生芽。而且种的粮食不够吃,这里油料特别缺乏。”他说。 白莲塘老人回忆,第二批进藏人员到来时,带来了种猪、种羊,也放在了三营6连,“我抽两个班人员组成一个排,叫种畜班,专门饲养猪牛羊 。” 今年70岁的李海长老人曾担任三营6连保管员。他告诉记者,1967年左右,他从新疆搞回了种猪、种鸡、种羊、种牛、种马,马有三种,伊犁马、高血马和阿二等(即阿勒泰马),分别是从奎屯、石河子、昌吉等地搞到的种马。 他说,种猪是苏联长白猪,产下的猪,最大的一头,宰杀后有980斤(市斤)肉,还不算猪头。 三营8连,最恼火“猴子掰包谷” 三营8连主要有三个任务:开荒、守易贡大桥和剿匪。因为成绩突出,被授予“西藏军区高原好八连”荣誉。 8连开荒,开了不到100亩地,其中菜地10多亩,都在驻地附近。开的地离连部有五六公里,一部分种了玉米。 今年74岁、曾担任易贡团三营8连连长的李水友告诉记者,“我们连队住在森林边,离易贡湖有5公里。这里有一两家藏民,藏民家也互相隔着一两公里。” 他说,在森林里,他们用木头盖房子。“我们配的机务人员用不 上,只能用镢头挖土,种菜、种玉米,猴子太多,经常将苞米猴子掰掉,只好派人守护,乌鸦太 多,黑鸦鸦的一片,多得把太阳都遮住。” 曾担任贡团三营8连机务副连长的刘丰告诉记者,有一次,猴子掰包谷激怒了连长李水友,他顺手一枪,把猴子打了一只下来,全连人美美地吃了一顿猴肉。 “我们开荒伐树的方法是,用炸药炸树根,这样砍也好砍。我们用绞车将树放倒 ,绞车一般要用五六个人转, 树很高大,一般一二十米,放倒后,再锯成一截一截的。”他说。 他说,他们连队收麦子的方法是,将麦子收割回来后,就把它们编成辫子,放在凉棚下,让风吹干了,才磕打 。 我差点被雪埋了 “在易贡的时候我跟丈夫因为性格不相融,经常吵架。可我们还是互相很在乎的,有一次闹雪崩,当时听说我在 里面,让他着急了一把,”韩中玉看着张万傲说。 1967年,是韩中玉夫妇在易贡屯垦的第二年。 同年5月的一天晚上,韩中玉与同连的职工一起住到野外作业的帐篷里,一夜平安。 第二天早晨,韩中玉起来梳洗完毕,正吃着油条。这时,同连的一位同志惊呼道“山顶上咋冒白烟呢?”韩中玉仰起头,果然看见山顶上有滚滚的白烟腾起,直冲向天空。韩中玉也没在意,只认为是一般景色。 正在韩中玉转身之际,她突然又听见连长白莲塘和指导员冯全贵的大喊“快跑”!还未等她有反映过来,只见大家已经在向帐篷两边散开。韩中玉也跟着飞跑起来。刚跑出十几步,她就感觉到身后一阵狂风席卷着冷空气吹来。“当时,我扭头一看,差点把腿下软了。”韩中玉说。“冰雪象洪水一样,从山顶滚滚而来,其中有一块巨大冰块冲在最前面,双臂合拢都抱不住的大树被横冲下来的冰块拦腰砸断,紧接着就被几米厚的雪流和雪块覆盖得不留丝毫痕迹。” 挣扎在生死的边缘,韩中玉害怕到了极点,她和同志们大声喊叫着拼命往前逃。 “我一直在同志们的后面,总感觉那可怕的雪块再撵着我的脚后跟。没有办法,我只好比拼命的往前跑,大约了跑了20多分钟,我才看见前面的同志已停了下来。当我转过身子回望刚吃早餐的地方时,才发现已是白芒芒的大雪。”韩中玉说。“当我和同志们再互相看时,都忍不住互相笑了起来,有的人跑掉了鞋子,有人跑散了头发,更好笑的是,还有的人紧握着早已撒光稀饭的空碗,而我的左手依然紧攥着在雪崩前吃剩下的半根油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