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分析:海外华人如何突破职场“玻璃天花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14:02 中国新闻网

  “玻璃天花板”现象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指欧美主流社会中,外来移民尤其亚洲人只能担任低层职务,或者做到相对高位后便再难晋升,无法进入核心决策层,就像玻璃天花板抬头可见,却难以突破。20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少数族裔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各个领域。

  华裔女性赵小兰于2001年初出任美国第二十四任劳工部长,她用40年的光阴,终于
成功地穿越了横贯在两种文化间的“玻璃天花板”。

  田长霖于1990年接掌伯克利加州大学第七任校长。当时,少数族裔人士担任美国重要部门的重要岗位还没有得到社会普遍共识,甚至还会遭到少数激烈分子偏激的反对。如今,美国已经有很多大学都有华裔或者亚裔的校长。

  然而去年5月,在美国做研究的病毒学家蒋观德用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表明,亚裔科学家在美国研究机构里大多只是在试验室里担任研究工作,却很少能进入机构的管理层。

  今年3月,华人导演李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但与最佳影片奖失之交臂,李安遭遇电影界的“玻璃天花板”一说再使人们对华人能否真正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产生了质疑。

  华人头上真有“玻璃天花板”吗

  去年5月,蒋观德对亚洲科学家在国家健康研究院内部项目中的地位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国家健康研究院280名有望获得终身头衔的调查员(相当于助理教授)中,亚裔所占比例为21.5%,但是,在950名高级调查员(相当于终身研究员)中,只有9.2%是亚裔。在个别研究所,这一比例更小。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55名实验室主管中,只有一位是亚裔。而在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性疾病研究所的22名实验室主管中,连一位亚裔都没有。

  去年夏天,中国西北大学神经学家饶毅对美国两大专业学会的领导层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个是神经系统科学学会,另一个是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结果表明,不管是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的26位理事会成员,还是其下属11个常设委员会的193名成员,没有一位是亚裔。他发现,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领导层中也同样看不到亚裔的身影。

  这些数字表明,亚裔科学家在攀登事业阶梯时面临着一道“玻璃天花板”。似乎说明,在实验室里亚裔都受到欢迎,而且那些能证明自身价值的人还能获得终身职位,但他们无法再进入高级管理层。

  现在探讨这一问题,重要的是华人应当怎样认识“玻璃天花板”现象,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学会出人头地的技巧。

  哪些因素影响华人升迁

  华人在西方社会里的语言沟通问题,是影响他们升迁的一个主要障碍。

  领导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内部研究项目的迈克尔·戈特斯曼指出:亚裔科学家来到美国学术界的时间相对较晚,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同时文化定式不同,这些因素都妨碍了亚裔积极谋求升迁和荣誉头衔。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的琳达·派克在回复饶毅时指出,在获得资金和建立升迁所需业绩方面,“语言技能的匮乏可能使大学教职人员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