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论坛打造国共交流新通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1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两岸经贸论坛涉及农业、金融、直航、教育、旅游等领域,或成两岸交流常设机制 本报记者 李明三 马 晖 北京报道
“昨天从台北绕了一个大圈子,花了八个半小时才到北京。我想大家都有同感,这个路绕得非常冤枉啊。所以,我给我的演讲题目取了一个副标题,叫做‘截弯取直工程会’。”4月14日,连战在“两岸经贸论坛”上的开场白直指本次论坛的主题之一:两岸直航问题。 此次论坛受到国共双方的高度重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以及吴伯雄、江丙坤、等四位副主席悉数到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内的重量级人物与会。 “这个论坛,将为两岸的经易往来找到一个区域对区域、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企业对企业沟通方式”。贾庆林在论坛上如是评价。 按照大会议程,4月15日下午,两岸经贸论坛将进行小结,并宣读本届论坛达成的“共同建议”。 五大议题主导论坛 在会上,连战提出了两岸经贸合作的“五大主题”,涉及农业、金融、直航、教育、旅游等诸多领域,而最受参会台商关注并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则是农业合作、两岸直航和金融合作三方面。 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是这次论坛的一个重要内容。连战在大会发言中说,把台湾“小农企业家经营模式,包括组织、金融、行销等等,提供给大陆同胞做参考,”是论坛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为这句话的注解,国民党在广西促成了一个6亿美元的合作项目——广西亚太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区。 4月13日晚,在参加论坛的国民党代表团纷纷抵达北京的同时,应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李全教之请,广西农业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黄文星也来到北京,商谈两岸农业论坛有关事宜。 “这个项目等于是把台湾农业产运销的全套技术,复制到广西。”黄文星说。 台商王成雄最关心的是两岸直航问题。身为山东电力工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1993年开始在大陆投资,每年要往返两岸之间五至十次。“每次都是早上6点出发,晚上6点才到,很浪费时间。”他寄希望于论坛提出问题以后,能推动两岸间的直航谈判。 但是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谢文政对此并不表乐观。开会前一天,台陆委会声称条件成熟时有可能单方面直航。“我就此质询过有关人员,他们说不出所以然。”谢说,这个发言明显是针对本次论坛的,他们在直航问题上抢夺发言权,是不希望国共双方在论坛上达成某种协定。 “台商在大陆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不动产,由于在银行不能作为抵押来取得贷款。”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理事长谢坤宗说,这无形中加大了台商在大陆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难。 谢希望台湾的银行、金融业企业能在大陆开展这方面的相关业务。但是,由于政治因素干扰,台湾的银行在大陆的办事处迟迟不能升格为分行,远远落后于台商的活动速度。 打造新通道 此次论坛的召开源于去年的国共双方达成的“五点共识”,其中就包括“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两岸的贸易额就达到934亿,而因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往来交流,双方来往的人数410万人。 有专家表示,当前,正处在大陆经济崛起时期,可以通过产业分工与优势互补,将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行销、地理位置能够跟大陆崛起的方向结合在一起,将两岸经贸向"往来密切,愈发朝互惠互利的方向推进"。 “这次有许多民进党的‘死忠金主’,也来参加两岸论坛,难道还不能表示两岸经贸交流已经到了怎么样的一个程度?”国民党新任中常委连胜文告诉本报记者。 但在台湾当局“有效开放,积极管理”的政策指引下,两岸的经贸发展还是受到了比较大的掣肘。比如,本届论坛本来打算于去年12月在台湾召开,最后也因台湾执政当局的阻碍而没有能够进行。 官方的沟通管道被堵塞,民间的沟通管道就自然会开启,本次论坛的召开显然就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 而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戴萧峰局长则表示,两岸经贸论坛很有可能成为两岸交流对话的常设机制。 国民党副秘书长张哲琛在此前的采访中曾透露:这次经贸论坛是“履行两党所达成共识的尝试”,以后每年都要举行两次论坛,一个是经贸论坛,一个是和平论坛,“下半年还将举行和平论坛”。 相关专题:国共经贸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