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各种“热”都该泼泼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4日01:46 环球时报

  虽然远在海外,但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还是能够感受到国内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发展热潮。似乎是为这种热潮做一个佐证,中国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某某热”说法,比如“博客热”、“美容热”、“超女热”、“大长今热”、“宠物热”等等,不一而足,仿佛任何现象都可以“热”起来。有时人们甚至只说“热”还嫌不够温度,还要用“火了”再进行加温。

  当然,“某某热”并不是中文独有的表达,英语中也有类似说法,相应的词是“Fever”。在英文中,这个词的本意是“发烧”,引申义为“强烈并短暂的热情”或“亢奋的状态”。我在国外生活多年,只记得在《哈里·波特》出版之际,外国媒体在报道孩子们购书热情时曾提到过“Harry Potter fever”(“哈里·波特热”),在其他情况下,很少在国外媒体上读到“XX fever”的说法。这当然不是说国外没有新兴事物,只能说明中国人更喜欢使用“热”这个词来形容一个新兴的社会现象。

  那为何中国人比外国人更喜欢“某某热”的说法呢?旁观者清。曾被孙中山誉为“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对中国文化作了高度评价的同时,也谈到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日常生活中除了有点懒散和缺乏激情外,大凡聪明能干而又多心多疑。但是,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动,且常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盲目跟风、喜欢凑热闹、一拥而上的确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性格之一。且不提文革等政治上的惨痛教训,即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历过了“打鸡血热”、“红茶菌热”、“呼啦圈热”、“气功热”等风靡一时的时尚,来的快,去的也快。这倒也应了“强烈并短暂的热情”的说法。

  如果时下媒体上的各类“某某热”,仅仅是商家利用从众心理搞的商业炒作,也还无伤大雅,消费者吃一堑长一智,也就罢了。然而,问题是某些“某某热”带有偏颇的价值取向。这一两年“

超级女声”歌唱大赛热播,几位幸运的“超女”脱颖而出,演绎了现代中国版的“灰姑娘”童话,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超女热”。此“热”的最大魅力在于“一夜成名”,迎合一些年轻朋友找捷径的浮躁心理。他们忽然发现,成功不一定需要十年寒窗,也不必艰辛创业。只要运气好,凭着电视节目的高收视率,聚集超人气,“
想唱就唱
”就有可能成为名利双收的“时代英雄”。类似这样的“热”,真的希望只是“强烈并短暂的热情”,否则症状过热、过火、持续发烧,有可能损及年轻人身心。

  但是,如果另外一些“某某热”也只是“强烈并短暂的热情”话,那么我们也会忧心。比如常见的“国学热”、“外语热”等。国学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道德体系和认识方法。“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也应该是现代中国人力求达到的境界,怎能一“热”了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用一至两门外语直接与国际社会交流,也是每一个年轻的国人必备的技能。这样看来,不论是国学,还是外语,都不能以急功近利的 “热”来一蹴而就,而更需要把“强烈并短暂的热情”转化为“稳定和持久地常温”,把一时“亢奋的状态”变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行笔至此,我想起了19世纪初,法国工程师卡诺在研究热机效率时的结论:“单独提供热,不足以给出推动力,还必须要冷。没有冷,热将是无用的。”

  所以,面对当前形形色色和层出不穷的“某某热”,我们还要有冷思考,提高热效率,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的有用功。▲

  (作者是亚洲

开发银行项目官员。)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翟 华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