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环保前线专题 > 正文

记者带您见证草原三十年来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8:01 绿岛环保前线

  曾经草原

  内容提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草原曾经以它的富足和博大养育了一个强悍的马背上的民族,然而今天这一切已不复存在:干旱、污染、垦荒……草场在退化,草原
在消亡,一种曾经的生活方式正在离我们远去。在《狼图腾》的畅销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这片草原上之时,绿岛环保前线记者历时半月,行程万里,带您见证草原三十年来的变迁。敬请关注绿岛环保前线特别节目《曾经草原》

  第一集:干渴的草原

  导视1:

  茫茫草原,数千只牛羊相继倒毙

  同期:牛死了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有300多只,羊有二千七八只。

  黄沙淹没牧民窑洞,荒漠植物惊现草原

  同期:40年不遇的旱情

  欢迎收看绿岛环保前线特别节目《曾经草原》之:干渴的草原

  淡入,音乐蒙古长调,干旱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焦黄草地

  这是我们来到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牧区看到的第一幕,眼前的景象给我们以一种不真实感,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记忆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连在一起。越往里走,这种不真实感就越强烈。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地区,曾经水草丰美的草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眼前这个才是真实的草原。

  驱车二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距离达茂旗120公里外的查干渣尔苏木。苏木在汉语中相当于乡政. 在查干渣尔附近的土公路上行进,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死去的牛羊。

  现场:记者寻找到了两只死去没多久的羊

  这些牛羊都是怎么死的呢?一位牧民告诉了我们答案。

  同期:

  记:羊有死掉的吗?

  答:有。

  记:死了几只?

  答:有二三十个死了。

  记:那么多,为什么?

  答:没草,旱的没草。

  在查干渣尔的草场上,长满了耐旱的灌木,这些灌木虽具有固沙的作用,但牛羊并不喜欢吃,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了这里的牲畜体质虚弱,稍有病变就会暴死。

  现场:一只羊由于天气干燥流着鼻涕

  同期:牧民

  没草,牛呀,羊呀都是缺钙,病的,病的也多,就是没下雨,没草的原因。

  今年整个查干渣尔苏木每户牧民家里都有死掉的牛羊,多刚几十只,少则七八只。

  同期:牧民

  记:羊有死的吗?

  答:有。

  记:多少?

  答:把四五十个死了。

  记:就你一家?

  答:嗯。就我一家,我一直不在,媳妇一直病的。

  面对着干旱没草的草原,牧民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羊死去。

  同期:牧民

  死的死的,命大的就留下了。

  同期:查干渣尔苏木乡党委书记

  记:牛羊损失有多少?

  答:牛死了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有300多只,羊有二千七八只。

  音乐入(死去的牛羊)

  从进入内蒙古草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一直不断地听到一个词:干旱。这些死去的牛羊让我们对干旱有了一个最为直接的认识。那么,今年草原的旱情到底有多严重呢?

  同期:查干渣尔苏木党委书记 宝德

  问:今年夏天下雨了吗?

  答:我们这边基本上就没有下过雨。

  同期:牧民

  答:哎,就下了一二寸就不下了,这雨就是湿个地皮什么用也不顶。

  同期:查干渣尔苏木党委书记 宝德

  答:旱情比较严重,今年这个旱情在全区来说是40年不遇的旱情。

  40年不遇,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旱情的严重性还是吓了我们一跳。不过,在草原上走的时间越长,对干旱的认识也就越强烈。在查干渣尔苏木周边,我们不时能看见即将断流的小河。

  这是查干渣尔苏木为数不多的还有水的河流了,在河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原来的河道宽度。据说往年下雨的时候,河水就会溢满河渠,附近的牛羊也会到此饮水。而如今河里只有一股细小的河水,深度也只有不到十厘米。

  同期:查干渣尔苏木乡长 伊拉塔

  往年河道里的水很多,基本上就能满,过车的时候容易陷进去

  记:平常整个河道是不是都有水?

  答:平常有点雨就是满的,没有雨水也比这多得多。

  记:能到长草的哪个部位吗?

  答:能到,平常那里都有水。

  河流的水越来越少,而一些湖泊则已经完全消失了。查干渣尔在蒙语中是白色湖泊的意思,得名于五公里外的一个大水滩,可当我们来到这里时,见到的只是一个铺满了白色碱土的大坑。

  同期:出镜记者 张芷萧

  现在我面前是一个比较大的洼地,在以前的时候,据说是一片湖泊,它的名字也就是查干渣尔苏木命名的名字,查干渣尔是白公湖泊的意思。听说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在休闲的时候,人们经常来这里游泳,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它几乎干枯了,地上满是碱性的痕迹,而且这里有车轮印,有动物的粪便,可以看出已经干枯很长时间了。

  (淡淡的音乐起)

  在湖的四周,我们依晰可以看到水没过的痕迹,一些曾经长在这里的水草见证了这座大湖的消失,美丽的湖泊已经永远成为了记忆,对我们这些外来的寻访者,只有来到湖心才可以隐约触摸到这里曾经的气息。

  同期:出镜记者 张芷萧

  好,现在我们的位置大概到了湖中心的位置,现在我们能感觉到这里曾经有水,因为我感觉到脚下已经有泥土了,看一下,这里还是比较湿润的,有水。

  音乐 在湖中心留下的脚印 湖的大全

  查干渣尔苏木所处地属于典型的半荒漠化草原,年均降雨量在130毫米左右。但是,今年却几乎是一场雨都没有下过。在这里,记者注意到,由于太旱了,连小禾草等荒漠上最常见的耐旱植物都很难见到,只有根系比较深的灌木还挺立在荒沙之中。

  同期:牧民

  春天青草就没出来,就没长出来。

  草很稀少,我们意外地发现了零星的几棵红砂,同行的内蒙古生态专家达林太教授告诉我们,红砂是一种典型的荒漠植物,在这里看到还是第一次,这说明该地区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了。

  同期: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达林太

  典型的荒漠植物,这也出现了。

  音乐(长满大片灌木的草场、裸露在沙子外面的根系、根部堆满沙子的灌木)

  40年不遇的干旱,让草原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地下水位也开始迅速下降。在查干渣尔苏木,一些水井也因为干枯而废弃了。

  音乐一小段

  草原的地下水虽然非常稀缺,地表水却很浅,在低洼的地方往往挖几米深的一个小坑就会出水,但水量并不是很大,当地的牧民常用这种方法饮牧畜。

  现场:羊大口大口地喝水 

  同期:牧民

  这是自己挖的井。

  记:有多深呀?

  答:也就是两三米吧。

  牧民告诉我们,草原中适合人饮用的是深层地下水,一般都在地下七八十米以下,而地表水没有经过过滤,长期饮用有损于人的健康。但是,打一口深井要2万元左右,一般牧民根本无法承受如此昂贵的费用,只能饮用浅层地表水。

  同期:一个村民在井里取水 记者尝水的滋味

  这口井里的水有着明显的苦涩味。

  因为干旱缺水,今年的风沙也来得格外勤。每年春天这里都要刮?次沙尘暴,今年就更厉害……(补充)如今春天已经过去了六七个月,但从这些被沙堆掩盖的房屋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春季沙尘暴留下的痕迹。

  现场:记者

  这墙有一米二吧,沙子都快和墙一样高了。

  这位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已经有了二十多年,以前她是住在后面的窑洞里,几年前春天刮大风的时候,她的窖洞并沙子掩埋了,无奈,她只能在前面再盖起几间土房,当谈起今年春天的沙尘天气时,她仍显得心有余悸。

  同期:王平妈的采访

  记:这多长时间可以刮成这样?

  答:哎啊,有两场风就埋了。

  记:沙子刮几天能刮成这样?

  答:有两天就行,大黄风来了,我们得埋住头,在家还呛得不行。

  音乐入 破旧的土房 暮色下的凄凉

  草原秋天的傍晚是美丽的,然而没有了雨水滋润的草原在夕阳的掩映下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凄凉。水是生命之源,草是草原的命脉,没有了草的牲畜和牧民又该如何渡过这干旱的一年呢?

  导视2:

  牧民背井离乡,草原再现游牧生活。

  记:你是查干渣尔苏木的?

  答:嗯,我们那没草倒过来的。

  牛羊断粮,哪里才是牧民的天堂?

  同期:羊太多,去了几天就吃光了。

  敬请继续收看绿岛环保前线特别节目《曾经草原》之:干渴的草原

  一路走来,这里干旱的景象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茫茫的草原上映入眼帘的全是耐旱固沙的灌木,很少可以看到可供牛羊吃的牧草,那些生活在这里的牧民和牧畜该怎么办呢?

   现场:走向房子,发现门是锁着的。

  人不在,出去了!家里没人

  这户牧民的的房子锁着的,边上的棚圈也是空的。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景象。

  这些牧民都去了哪里了呢?他们的牛羊在如此干旱的草场上靠吃什么生存呢?

  同期:刚倒场回来的牧民

  去集队那边走了一个多月,昨天刚回来,下了点雨就好多了,就回来,那会连羊也吃不上,饿的根本就……趴的那死了。

  原来,他们离开自己的家是去倒场去了。由于干旱,自己的草场没有草,牧民们只能将牛羊赶往别处有草的草场。但是草原上的牧民都有牧畜,并没有多少多余的草场。

  同期:牧民

  羊太多,去了几天就吃光了。

  别的草场也没有草了,牧民们只能回来,希望自家的草场能长出一些草来。

  在沿着大路继续前行了80多公里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蒙古包。由于大部分牧民都已经定居了,在草原上的这几天,我们走了几百公里的路程,却一直没有看见象征着草原的蒙古包。这还是我们看见的第一个蒙古包。

  同期:小孩说:有个小娃娃,快来看。

  音乐 蒙古包内萨仁阿其格的孩子在熟睡

  她就是孩子的妈妈,叫萨仁阿其格,像很多其他的牧民一样,自从20多年前,内蒙实行了草场承包后,放弃了游牧的生活,在查干渣尔定居下来。但是,今年由于实在是太旱了,自己的草场没有草,萨仁阿其格只能带着孩子和蒙古包开始重新倒场,赶着羊群来到这里的草场放牧。

  同期:萨仁阿其格

  记:你是查干渣尔苏木的?

  答:嗯,我们那没草倒过来的。

  记:离这有多远?

  答:100多里

  记: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答:六月份,七月多。

  萨仁阿其格家里有七百多只羊,在当地有5000多亩草场。往年都能自给自足,今年到5月份就坚持不住了。

  同期:萨仁阿其格

  五月份就不行了,我们再坚持坚持,坚持不住就来这了。

  由于牧场已经划分到了牧民个人,为了防止别人的牛羊进入自家牧场,草原上到处都是用铁丝架设的围栏。阿其格现在用的就是当地牧民的草场,每个月光支付草场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同期:萨仁阿其格

  记:你们是租的草场?

  答:一个月一群羊最少得五百多块钱,牛还不算,七八百,有一千的。

  面对今年的干旱,萨仁阿其格的脸上写满了迷茫。她现在最盼望的就是自家的草场能早日长草,好结束这段倒场的日子。

  同期:萨仁阿其格

  记:这两个月你回去过吗?

  答:回了,看了一次,那天下雨听说,也没长草。

  音乐 草原,羊群,蒙古包,萨仁阿其格的孩子在熟睡

  告别了阿其格,我们继续在草原腹地穿行。在位于锡林郭勒盟的西苏旗,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倒场的牧民。

  同期:一个牧民在给他的羊饮水

  记:您也是过这边倒场的吗?

  答:对,我们那边草不行,今年没下雨。

  记:什么时候过来的?

  答:有两个多月了,再有几天就回去了。

  这是这位牧民临时居住的房屋。用一个拖拉机车斗搭起来的简易床,在简易床的两边放满了一些日常用品,外边还有做饭用的炉具。

  同期:牧民

  记:自己还做饭呀?

  答:对。

  记:粮食都是自己带的吗?

  答:从家带过来的,菜什么的就在附近的镇上去买。

  牧民所说的朱日和镇在十几公里外,平时闲的时候,他们会走到那里去买一些生活用品。在这方圆十几公里没有人烟的地方,这座简易的小房子显得是如此的孤独。

  同期:牧民打开放在床边的收音机

  记:这几百只羊就你一个人放吗?

  答:不是,还有一个人,今天他回去了。

  记:平时没事的时候都干吗呢?

  答:没什么事的时候就听听收音机。

  时令已是秋天,草原上的昼夜温差较大,风也大,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只有这个收音机伴随他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他告诉我们,家里的孩子已经大了,不愿意在家里呆着,去外边打工了,对于只身在外的孩子,他也有些担心。

  同期:牧民

  孩子去外边打工了,前两天刚打完电话,说都挺好的。

  音乐入,牧民站在简易小屋边上抽着烟。

  导视3:

  没有粮草,牧民如何度过今年的冬天?

  同期:母畜保住了,这就行了。

  辛苦一年白忙活,许多牧民颗粒无收

  同期:今年的收入估计没了

  敬请继续收看绿岛环保前线特别节目《曾经草原》之:干渴的草原

  再有一个多月就到了牧民卖牧畜的时候,这也是草原牧民一个收获的时候,但是,牧民们显现出来的更多的不是喜悦,而是忧虑。

  同期:牧民

  记:今年羊价钱受影响吗?

  答:今年价钱不行,羊膘也不行,卖不了好价钱,这两天还有趴羊,趴牛还有呢。

  同期:牧民

  肯定差的,现在的价格卖的话肯定卖不了多少钱,羊也是,牛也是,

  记:平常能卖多少钱?

  答:平常带牛犊是3000多,大尖牛3000多,4000多也有,今年这个行情肯定不行,它长不上膘。

  记:大概有多少?

  答:今年带牛犊大概2000元钱就是最高了。

  记:差这么多。

  秋天过去,草原上漫长的冬季马上就会到来。尽管价钱不理想,但是,他们别无选择,如果能多卖掉一些牲畜,就可以减少冬天牛羊的成本投入。牧民们告诉我们,处理牧畜是他们抵御灾年最常用的方法。

  同期:牧民

  他就处理,处理以后,母畜留下了,别的尖羊,旁羊卖掉一部分,再买一部分草料,母畜保住了,这就行了,过冬。

  但是,留下的母畜又怎样过冬呢?

  同期:牧民

  记:今年冬天怎么办?

  答:今年冬天就准备租个盘(草场),租个盘也不合算,七八千,八九千,一万来块。

  记:就不能回去?

  答:不能回去了,什么也没了。

  同期:牧民

  过冬就贵了。

  记:那怎么办呢?

  答:过冬这一年就得七八千块钱。

  虽然,租用草场成本很高,但是,就这样,都不一定可以租到草场,因为今年干旱的范围太广了,许多草场牧民得留着自己用。

  同期:牧民

  白彦花(查干渣尔)大队的全部倒过来了,全部倒过来了这好,有草,(可)人家也有羊,有牧畜,人家也要过冬。

  同期:牧民

  记:还在这还是其它地方?

  答:换地方,明天就搬了。

  记:搬到哪里?

  答:西边二十来里,再租一个盘(草场)。

  记:过冬一直在那还是再换?

  答:在那不行,有合适的地方再换,地方可不好找呢,那边不行,普遍都干,我们达茂旗。

  租不到草场,牧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买草过冬。

  同期:牧民

  记:是不是现在牧民过冬都要买点草呀?

  答:对,现在都买草。

  记:以前用买吗?

  答:以前过去不买。

  记:就是自家草场长的?

  答:对,割上一点,下雨以后,割点草就够了,这两年,十来年了,不买的话也不行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大批的草料正在拉向灾区。在同拉草的司机聊天中,我们得知,他们就是以卖草为生,每年哪里遭灾,他们就把草料拉到那里。

  同期:拉草的司机

  记:像你们是一直拉这个草吗?

  答:刚开始今年。

  记:一直拉到几月份?

  答:拉到十月份吧。

  记:几天跑一趟?

  答:五六天跑一趟。

  记:今年拉得多还是往年拉得多?

  答:今年这遭灾了,往这拉,不遭灾就不拉了,不遭灾拉过来没人要。

  记:这拉一吨多少钱呀?

  答:我们自己买。

  记:从那拉一吨的成本是多少钱?

  答:一捆是六块多。

  记:到这能卖多少钱?

  答:卖个十二三块吧。

  死去牛羊的损失、几乎整个夏季的草场租借费、再加上今年过冬的草料费,许多牧民都损失惨重,甚至颗粒无收。

  同期:牧民 

  今年的收入估计没了,买料,租草场。

  同期:牧民

  今年这么旱的话,草也没有,今年打个平就不赖了,这个收入,羊不死,打个平。

  草原上牧民所有的经济来源都依赖于他们养的牲畜,内蒙地下水非常稀缺,大面积地对草场实施浇灌根本不可能,可以说这里的牧民和内地的某些农民一样,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雨水好了,草长得好,羊膘足了也就能多卖些钱,面对今年这场罕见的干旱,牧民只能是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音乐起,草原上用来祈雨的敖包在风中飘扬。

  第二集:寻找草原狼

  导视1:

  月黑风高,牧民羊群惨遭血腥屠杀

  同期:都是血乎乎的

  神出鬼没的草原狼到底从何而来

  同期:最多见七八只一群

  敬请收看本期《绿岛环保前线》曾经草原系列之“寻找草原狼”

  开场:狼画中狼的眼睛拉出到整个狼头。(急拉加一声狼啸)叠到一只仰头长啸的狼画。出名字《狼的呼唤》

  黑场字幕:

  “当陈阵在雪窝里用单筒望远镜套住一头大狼的时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钢锥一样的目光。”

  《狼图腾》

  淡出到《狼图腾》书面

  解说:

  《狼图腾》,一本写内蒙草原狼的奇书。书的结尾描写到狼群退出了额伦草原,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如今,距书中所描写的年代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内蒙的草原上还有没有狼群,草原狼是否真的永远不再回来了呢? (狼啸)

  2005年8月中旬,《绿岛环保前线》的记者走进草原深处,循着那一声声悠长的狼啸,去寻找谜一样的内蒙草原狼。

  (狼啸,音乐,狼的画面)

  隐黑

  淡出到行车镜头

  解说:

  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内蒙古达茂旗,熟悉草原的人说,那里靠近边境线,最有可能出现狼群。

  从包头市出发开车三个多小时就进入了达茂旗境内。达茂旗本属于荒漠化草原,今年又遇到了严重的旱灾,车窗外边的草地都只有浅浅的一层,大都透着一股淡黄色。

  现场:上车镜头加行车镜头加同期(车上)

  (乡长):

  狼是非常聪明的

  尤其是我们打猎的时候它就躲得找不见影子

  解说:

  在车上,同行的人告诉我们,狼是一种非常机敏的动物,即使草原上现在有狼,我们也很难见到它。

  六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达茂旗靠近边境的一个小镇。从这里开始我们下了公路,往牧场走去。

  现场:

  进围栏

  解说:

  距离公路大约10公里之外的一片牧场上,我们遇到了几家因干旱倒场的牧民,我们试着向他们打听狼的消息。

  同期:(萨仁)

  有 去年冬天看见狼特别厉害

  比那几年厉害

  解说:

  萨仁阿其格的话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本来只是试探性的询问,竟得到了这么肯定的回答,一切似乎来得太快了。

  挺多 钻羊钻牛

  钻羊一钻就是二十几个

  (牧民另)

  见过 常见 多

  最多见七八只一群

  成群活动

  解说:

  一路走过来,牧民们说起狼都觉得非常平常,似乎一直以来草原狼从来就没离开过这块土地。牧民司琴毕利格家甚至遭到过狼的袭击。

  同期:(斯)

  我家半月之前吃了四五只牛

  狼吃的 夏天 一个月以前

  别人家听说吃二三十都有

  (多长时间)

  一会 一会就吃了 有时一黑夜

  解说:

  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走进了草原狼的领地,或许与它们近在咫尺。

  同期:(斯)

  去年一家咬死180多只

  全都看到 咬的是50多

  压死的也有

  (叠到行车镜头)

  黑场字幕:《狼图腾》中关于狼袭击畜群的描写或议论

  解说:

  这就是司琴毕利格说的遭到狼一夜袭击的那家牧民,我们来时他们刚刚给羊打完针。

  现场同期:(苏木亚妻子)

  吃不了肉

  不上膘

  这羊怎么了

  腿给咬了吗

  什么咬的

  就是狼吗

  解说:

  这位就是这群羊的女主人,谈起那次狼袭击羊群的事,到现在她还心有余悸。

  同期:(苏木亚妻子)

  (什么时候)去年冬天 腊月

  (咬死多少只)180多只

  当时死了150多只

  连伤的算上剩下又死了30只

  (一晚上咬死的吗)

  就一晚上

  解说:

  那天晚上苏木亚家的绵羊下羊羔,因为天气太冷怕羊羔冻死,他们半夜起来查看羊羔。进来时发觉羊圈里有异常的骚乱。

  同期:(苏木亚)

  (过来看的时候)

  已经死了

  放倒一溜一溜的

  这里面还有

  解说:

  当时羊圈里的惨状让苏木亚夫妻惊呆了。

  同期:(苏木亚妻子)

  羊都躺下了

  都是血乎乎的

  他一进来看

  那肚子都被剖出来了

  有的那羔子也出来了

  我们进来那会那肚子都出来的还冒热气呢

  冒热气

  有的羊吓得往前爬

  那肚子流出来没法看

  解说:

  小小的羊圈血流成河,尸横一片,大大小小的羊们由于惊吓过度在墙角挤作一团。

  同期:(苏木亚)

  都摞成一堆

  解说:

  当时月黑风高,两人出来时狼已经离开了,谁也不知道当时,这个小小的羊圈里发生了怎样的血腥屠杀。

  (模拟镜头+紧张音乐)

  当时刚刚下过一场薄雪,根据雪地上的爪印,牧民们判断当晚来袭的是一大一小两只狼。

  同期:(苏木亚妻子)

  从那个角跳进来的

  进到这儿

  从那个羊圈跳进去又进了那个

  这个圈圈的是绵羊

  那个圈的是山羊

  解说:

  事情过去之后苏木亚一家分析了当时的情景,但对于那两只神出鬼没的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却始终不得而知。

  事情发生之后,苏木亚夫妇花了几天的时间清理现场。

  同期:(苏木妻)

  后来有的脖子也咬开

  血乎乎的

  后来有的我们就缝上了

  (抓羊看)

  现在都好了

  解说:

  事情过去已经半年多的时间了,那个夜晚发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无迹可寻,但在羊圈的泥墙上我们还是发现了点点的血迹。

  同期:(苏木妻)

  这墙下面这儿我们

  后来拿那个锹都铲了

  (现在还有当时的血迹)

  (现场血迹)

  解说:

  墙上的血迹依稀向我们传递着当晚血腥的气息。

  那个夜晚,草原狼的勇武和凶残,充斥着这个小小的羊圈。

  看着眼前这群劫后余生的羊,我们仿佛看到狼群似乎就要撞进我们的镜头里来了。

  (狼的镜头加音效)

  导视2:

  辗转千里,苦苦寻访草原狼的踪迹

  同期:它发现你人多或者对它有威胁的时候它就躲起来

  以狼为图腾的草原人,为何杀起狼来竟能这样毫无顾忌?

  同期:你拿枪打呀拿棒子打呀

  敬请继续收看本期《绿岛环保前线》曾经草原系列之“寻找草原狼”

  解说:

  苏木亚家遭遇狼的夜袭之后,周围的牧民不断有牲畜被狼吃掉的事情发生。

  同期:(乡长)

  去年我们苏木一年狼灾损失就一千多

  (经济损失)羊按300算1000只就是30万

  (哈)去年光骆驼就吃了几个

  解说:

  狼在这片草原上正日益猖狂起来,而牧民们对它们却摸不着头脑。它们从何而来,现在又回到了何处呢?

  同期:(乡长)

  咱们这也不打狼

  在行的人不多

  一般看也是在比较远的地方看

  不能靠近

  它发现你人多或者对它有威胁的时候它就躲起来

  你就见不到它

  你就很难找见它

  集中打猎也是比较困难

  解说:

  伊拉塔乡长的话让我们一阵遗憾,本来以为近在咫尺的草原狼,一下子又被推得很远。

  现场:开车、走、问路、看等

  解说: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查干淖尔遍访牧民,一路寻找,一路打听下来我们没有任何收获。

  现场:在草原上走

  解说:

  草原狼习惯昼伏夜出,白天找不到狼,晚上会不会更有可能呢?五天之后的一个傍晚,一无所获的我们带上设备,深入草原腹地。我们盼望着在这夜幕之中,也能有幸见到陈阵曾经见到过的草原狼钢锥一样的目光。

  现场:走

  同期:我们还是没见到狼

  解说: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们在草原上已经走了很久,没发现任何狼的痕迹,茫茫的草原在夜幕下异常的安静。我们再一次感到了草原狼的可望而不可及。

  (音乐抒情)

  解说:

  在查干淖尔广阔的草原上我们徒然地寻找了几天,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草原狼的痕迹,看来短时间内要想在这片草原上见到狼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们决定离开达茂,前往锡林郭勒盟。当地牧民告诉我们,在如今的内蒙古,只有锡林郭勒盟也许还能找到真正原生态的草原,在那里找到草原狼的机会也会大得多。

  现场:进入锡林郭勒牌子

  现场:走向羊群和牧人

  解说:

  在锡盟的西苏旗,我们访问了沿途遇到的牧民。

  同期:

  这里有狼吗

  没有

  (另牧民)

  晚上有狼吗

  没有

  解说:

  一连询问了好几个牧民,他们都说这地方没有狼。这些消息给了我们兜头一盆冷水:难道这一次也会像在达茂旗一样,连狼的踪迹都一无所获吗?

  (音乐叠狼的画面)

  淡出

  现场:在阿热乌素家草场上 走动、看草、风声。

  解说:

  第二天,我们在西苏旗朱日和镇的一片草场上遇到了一位中年牧民。他叫阿热乌素。

  同期:(达与阿)

  狼本身就是一个

  现在没了

  过去是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的一种最重要的动物

  现在没了

  (以前有)

  有

  解说:

  同行的这位是内蒙古大学草原生态学教授达林太,他研究草原生态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阿热乌素对他的话很赞同,他说草原上风大,要请我们到家里坐坐。

  现场:驱车回家、到家倒水

  解说:

  阿热乌素今年45岁,是朱日和镇热和朝鲁嘎查的牧民,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学,夫妻两人经营着2000多亩草场、几百只羊,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在他的家里我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书镜头急推,两次)

  在阿热的书桌上,竟赫然摆放着一本姜戎的《狼图腾》。《狼图腾》在汉族人的市场上非常畅销,但在草原人的家里还是第一次见到。书显然已经被翻阅多次,其中的一页还被折了起来。

  同期:(阿)

  (这书是你的吗)

  我去年去呼市时看到 买的

  解说:

  狼是草原民族的图腾,但狼图腾文化对草原人的影响真的有那么深刻吗?

  同期:(阿)

  (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写得挺好

  他(作者)生活在牧民家以后

  对草原生活尤其是草原狼认识得比较深刻

  (那里边的毕利格老人对狼)

  那是老牧民了

  我们这以前的老牧民对狼就是这样的感情

  有时候我们听老人说狼啥的就这样

  (草原画面叠《成吉思汗》电影片段+配音)

  “狼是我们草原人的祖先。”

  “狼是草原人的恩人和老师”

  “狼是草原的保护神”

  “狼会把我们的灵魂带上腾阁里”

  解说:

  这是《狼图腾》一书中毕利格老人的话,这些在阿热乌素这个纯正的蒙古族汉子口中得到了印证。

  同期:(阿)

  过去听老人们说狼的故事时

  情节基本上跟这个挺吻合的

  一说起狼在动物里边相当有智慧

  牧民有些做法就是跟狼学的

  解说:

  显然,阿热乌素对狼的话题很感兴趣。他告诉我们,这里看不见狼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最后一次跟狼打交道,那是他十几岁时的事了。

  同期:(阿)

  有一天来了三四只狼

  部队有四百多个羊

  全往那边咬

  咬得剩一百多个了

  后来用死羊下了一个夹子

  夹住了

  打死了

  解说:

  一场毫无凶险的狩猎和处决,一次关乎生命和死亡的简单仪式,阿热乌素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他和草原狼之间的一切渊源,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狼。

  (音乐)隐黑

  同期:(阿)

  我们小时候这儿已没狼了

  少了

  解说:

  阿热乌素说,自从草原人定居下来之后,狼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而他是在定居之后出生的,现在只有那些老人们还记得草原狼和曾经的游牧生活了。

  黑场字幕:“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

  淡出到现场:驱车去老头家

  解说:

  在阿热的带领下,我们准备去拜访一位蒙古老人。

  现场:到家 寒暄 进屋 倒水

  回家 回家

  好好

  喝水

  解说:

  老人叫阿拉腾格日勒,今年65岁,大家都叫他阿拉塔老人。老人身上有着草原人热情好客的天性。

  同期:(阿拉)

  没有狼了

  (打过狼吗)

  打过 都是骑马圈狼呢

  (围猎是吧)啊 围

  (最多的时候一次打过几只狼)

  四五只

  一百多号骑马的人

  竟骑好马 赖马不行

  解说:

  一个以狼为图腾和祖兽的民族,为何杀起狼来竟能这样的毫无顾忌,这样的尽兴呢?

  同期:(达)

  为什么草原人把狼看成自己的图腾但草原人还要去打它

  就是狼也代表了草原人的一种精神

  但是草原人在草地上不断的跟狼进行斗争

  这是草原人自己身上也有了狼的精神

  这种并不矛盾

  草原人对狼还是很崇拜的

  他认为狼很厉害

  我们人在消灭狼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得到一种精神

  解说:

  狼是牧业的大害,但是草原人这个以游牧为本的民族却敬狼为图腾、为神使,从来不对狼赶尽杀绝。

  同期:(阿拉)

  你拿枪打呀拿棒子打呀

  那可是好汉呀 狼

  拿什么打也不动弹

  解说:

  二十年前曾经在草原上生活的达林太老师,曾经不止一次亲手射杀过草原狼。

  同期:(达)

  我在最后打的那个狼的时候

  用枪打的时候那个狼就朝你看

  那时候那个狼眼睛中的那种绝望和那种仇恨

  真是 我将近有半年的时间我老能感觉到

  (阿热)能进入到你心里

  奇怪那东西

  如果时间超,可以将达林太这一段删掉

  同期:(阿拉)

  (还想见到狼吗)

  看不到了

  (想吗)

  想

  解说:

  说起草原狼阿拉塔老人充满了怀念,而如今的草原狼到底在哪里呢?(音乐抒情)

  老人告诉我们想要看到狼就得往草原更深处走,去东乌旗的草原,在那里我们真的能找到草原狼吗?

  现场:告别 上车 开车

  (音乐抒情)(狼啸、狼眼)

  导视3:

  风吹草低见牛羊,真正的草原上能见到真正的草原狼吗?

  (手拿套马竿的牧人,同期:……)

  千里追寻终于见到狼的身影,今天的草原狼会是什么样子呢?

  敬请继续收看本期《绿岛环保前线》曾经草原系列之“寻找草原狼”

  狼画特写:

  解说:

  这是一幅在内蒙地区非常流行的画,在草原上一路走来,我们在许多牧民的家里都见到了这张画。草原民族对狼的图腾崇拜在这里开始变得真实起来。

  现场:

  解说:

  草原人杀狼也崇拜狼,在草原狼日渐稀少的今天,人们依然用各种方式呼唤着草原狼,怀念着曾经的岁月。

  现场:

  解说:

  这是口岸小镇满都拉的一家小店,这些是在蒙区非常流行的羊绒挂毯,而这些精美挂毯的主题,最多的也是草原狼。从这些挂毯上,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草原人对草原狼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敬,而当我们凝视着挂毯上狼的眼睛时,我们也仿佛触摸到了来自草原狼的直射心灵的力量。

  抒情

  黑场字幕:(略)

  淡出到行车镜头

  解说:

  驱车行驶了700多公里,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盟动乌珠穆沁旗辽阔的草原上,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惊呆了:风吹草低,牛羊撒欢。这正是我们无数次在梦中相见的大草原呀!一路上看多了荒漠般的草原,我们的眼睛都疲倦了,对草原本来也不再有什么更多的期望。但是,来到这里之后,我们才发现,我们又错了。不过,我们的心同时也一阵狂跳:在这样的草原上,还怕见不到真正的草原狼吗?

  草原羊群\牛群\马群等

  解说:

  在一片广阔的牧场里,我们见到了一家久违的蒙古包,于是我们决定去拜访里面的牧民。

  现场:进入布赫家

  解说:

  草原的天气瞬息万变,刚刚走进蒙古包,外面就下起了雨。而在蒙古包里,好客的女主人用酸奶和炒米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我们打听起了狼的讯息。

  同期:(布赫)

  有

  (什么时候)很早时有

  现在没有

  过去有

  解说:

  布赫的回答实在出乎我们的预料,如果来到这里仍然见不到狼,那么我们此行也许就真的与狼无缘了。

  现场:

  告别的镜头

  解说:

  告别了布赫一家我们继续上路。大约三十分钟之后,我们遇到了一位牧人。

  现场 :

  解说:

  牧人手中拿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套马竿,〈狼图腾〉一书中曾经多次写到它在打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牧人告诉我们,现在草原上的狼已经很少见了,套马竿早已经不套狼了。

  同期:(布赫)

  套羊

  (音乐抒情)

  现场:

  去牧民家打听的镜头(蒙语)

  解说:

  就走我们几乎要放弃希望,不再寻找的时候,司机却从这家牧民口中打听到了一个让我们惊喜的消息。牧民说就在后面的山上就能看见狼,于是我们又重新拾起了希望,向着后山一路急行。

  现场:上山 进旅游区

  解说:

  没想到,牧民指给我们的竟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区,有些失望,但我们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决定进去看看。

  (一声狼啸 引出困狼 镜头急推)

  解说:

  一声狼啸带给我们的惊喜过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景象却让我们目瞪口呆。

  (笼子里狼的镜头)

  经过千辛万苦的寻找之后,我们见到的却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狼。

  这只狼从小被旅游区的管理者抓来养在笼子里,除了外形和叫声告诉人们这是头狼,剩下的几乎和狗没有什么区别了,我甚至可以用像抚摩宠物一样用手摸它。

  现场:狼跑跳走动的镜头

  解说:

  最终我们还是没有能够找到真正的草原野狼,在离开内蒙草原的时候,我们都有些沮丧:离它们这么近,我们却始终不得一见。遗憾之余,我们也有些欣慰:因为不管怎样,草原狼仍然生活在草原上,我们分明已经不止一次地触摸到了草原狼狂野的呼吸,感受到了它们锐利的目光。我们知道,我们还会再来的,还会再回到这片博大的草原,来探寻草原狼的身影……

  (狼的啸声和音乐抒情)

  第三集:离开马背的草原人

  导视1:

  茫茫草原竟然难觅真正的蒙古包:“这里是什么地方?是旅游点”

  曾经的马背民族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现在都是骑摩托。”

  敬请收看本期《绿岛环保前线》“曾经草原”系列之《离开马背的草原人》

  开场:

  骑马、套羊、草原等镜头或电影画面

  蒙古民歌配音

  解说:

  这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这是一个在草原上放歌的民族。

  这是一个曾经用长鞭和铁蹄创造帝国的民族。

  解说:

  8月中旬,我们驱车行走在内蒙古辽阔千里的茫茫草原上。我们的眼睛一直在搜寻一个答案: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还神采依旧吗?在经过对草原干旱的深入调查和对草原狼的千里追寻之后,我们对身处的这片草原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那些散落在草原上的人、物、故事和深藏着的记忆混合在一起,融化成了如今我们对草原的印象……

  字幕:曾经游牧关键词一 蒙古包

  解说: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游牧民族,蒙古族有着许多独特的标志,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他们居住的蒙古包。

  蓝天绿草蒙古包,这是内蒙古草原上最经典的画面,也是草原上最令人神往的游牧风情之一。但是,来到草原之后,我们却失望了,一路上都很难见到蒙古包的踪影,有的只是牧民们深情的回忆。

  同期:(老太太)

  都是住蒙古包

  那样好呀

  现场:行走

  解说:

  进入草原的第三天,我们的视线中终于出现了一座蒙古包。在这荒凉的旷野上,看上去样子十分的简朴,但是它的出现还是给了我们一丝惊喜。

  现场同期:

  这里是什么地方

  是旅游点

  这些蒙古包都是你们这的吗

  对

  解说:

  这里是一户牧民私人开的旅游景点,这些蒙古包也不过是用来招揽游客的道具之一,这样的结果让我们非常失望。更让我们失望的是,这还是一个用水泥砌成的蒙古包。

  现场:(这里可以用一些内部桌椅等的特写,稍带伤感的音乐)

  走进水泥蒙古包

  水泥蒙古包内部

  解说:

  这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蒙古包吗?刚开始的惊喜早已荡然无存。

  同期:(红衣女人)

  (来旅游的人多吗)

  多

  。。。

  解说:

  主人告诉我们,这里的牧民早在几十年前就基本上告别游牧生活,开始在定居点安家落户了,要找一个原汁原味的蒙古包怕是很难了。怀着几分沮丧,我们告别了这里。果然,一路上我们不断碰见美丽的蒙古包,但是一次次造访,一次次失望,因为我们所见到的无一例外的都是旅游景点。在今天的草原上,真的就没有了居住蒙古包的牧民吗?

  隐黑

  淡出到蒙古包镜头

  解说:

  也许是我们的执着感动了上天,就在第二天,在达茂旗查干淖尔苏木的一片草场上,一座有牧民居住的蒙古包赫然撞进了我们的镜头。

  同期:(伊乡长)

  这一带蒙古包都是倒场来的

  解说:

  原来,这是牧民们倒场用的临时的蒙古包。由于今年草原大旱,不少牧民家的草场没有草,只能将自家的牛羊赶到更远处的草场去放牧,蒙古包也就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现场同期:(伊乡长)

  这个好拆方便带走

  都是一块一块的

  解说:

  这个蒙古包的内部陈设有些简单,女主人阿其格告诉我们,由于只是临时住所,只带了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同期:(阿其格)

  是自己的

  平时不用

  解说:

  在草原上还能见到常年生活在蒙古包的牧民吗?这个倒场用的蒙古包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我们决定继续寻找下去。在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我们的努力再一次得到了回报。

  现场:

  蒙古包内

  解说:

  这是一个真正的蒙古包,走进蒙古包,浓郁的草原风情扑面而来。

  热情好客的主人拿出酸奶和炒米招待我们。

  现场同期:

  (有多少羊、马)

  解说:

  看得出来,这是一家生活富足的草原人,他们拥有面积广阔的优质草场,成群的牛羊,居住着这古老的蒙古包。他们告诉记者,蒙古包是祖祖辈辈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与其他任何游牧民族的帐篷不同的是,它是唯一独特的圆形。而这个圆形中蕴涵的是他们蒙古人对天地的信仰:天是圆的,宇宙也是圆的,所以蒙古人居住的房子也应该是圆的。只是,随着游牧生活的结束,蒙古包这种独特的风景已经日渐消失,更多地沦为旅游区的一种招牌了。话语之中带着些许的遗憾。

  音乐抒情

  导视2:

  勇猛神骏的蒙古马一去不复返:“咱这没马了。”

  破旧的马鞍诉说着往昔的荣光:“生虫子了,多少年不用了”

  敬请收看本期《绿岛环保前线》“曾经草原”系列之《离开马背的草原人》

  曾经游牧关键词二:马

  解说: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马在草原人的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蒙古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的场面就是万马奔腾的景象。

  同期:(阿热)

  你真的看到马群过来时那种感觉

  那是你不亲临其境是感受不到的

  电视里演得再好也没有那种感觉

  解说:

  他叫阿热乌素,是锡盟西苏旗朱日和镇的牧民,说起蒙古马,他语气中充满了感情,然而我们在草原上一路走过,看到的只有羊群、牛群,却没有看到马群,甚至连马都很少看到。牧民们放牧也都是骑着摩托车。

  同期:(阿热)

  咱这没马了

  出门都骑摩托

  解说:

  蒙古人的铁蹄曾经踏遍了欧亚大陆,而随着骑兵这个兵种的消失,对马的需求也急剧减少。再加上马对牧草的消耗量大,对牧场质量要求高,而草场的逐步退化让畜牧马群变得更加艰难。于是马,这个蒙古族牧人心中最最重要的蓄种在大部分草原上慢慢消失了。

  同期:(达)

  以前打马鬃就像过节一样

  。。。

  连续扳倒五六匹马的小伙子那就是英雄啊

  对

  音乐抒情

  同期:(阿拉塔)

  (讲述当年骑马的经历)

  解说:

  阿拉塔老人年轻时是马倌,他对马有着更深的感情,因为在草原上只有真正好的骑手才有资格当马倌,而马倌也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荣耀和骄傲。

  同期:(阿拉塔)

  有好多姑娘喜欢你吧

  喜欢呀

  解说:

  如今,马群已经没有了,在草原上风光了几千年的马倌这个行当,也已经不存在了,跟马有关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历史的遗物。

  同期:(阿拉塔)

  (还有套马竿吗)

  没有了

  (达林太)

  马都没了哪还有套马竿呀

  解说:

  阿拉塔老人仍然珍藏着当年的几副马鞍,在我们的请求下,老人翻出这些宝贝给我们看。

  现场:找马鞍、看马鞍

  同期:(老头)

  这都是马鞍子

  这个 这个 这个

  马鞭没有了

  马棒没有了

  就剩马鞍了

  什么也没有了

  解说:

  拥有一匹好马对于草原人来说是一种荣誉,而好马一定要配好鞍,有一副好的马鞍有时也是一种炫耀。阿拉塔老人说如果马鞍不好会严重影响马的速度,有时甚至会毁了一匹好马,所以爱马的人一定要给自己的马配上一副好马鞍。

  同期:(老头)

  这是年轻时用的

  解说:

  马鞍的主体通常是木质的,上下两层马鞍垫是牛羊皮或者是羊毛织物做成的,拴马镫和固定马鞍的绳索是牛皮的。许多马鞍上还会镶嵌着金属或者宝石的饰物。

  同期:(老头)

  生虫子了

  多少年不用了

  解说:

  看着我们翻看这些多年不用的马鞍子,阿拉塔老人眼神中充满了感情。

  同期:(老头)

  都起虫子了等等

  (音乐抒情

  老人翻看马鞍、放回马鞍、步履蹒跚的镜头)

  解说:

  蒙古民谚中说,“蒙古人拥有马,有了马就会得天下”。蒙古族骑在马上放牧,骑在马上征战,也骑在马上放声歌唱。他们在马背上产生了苍凉优美的蒙古民歌,也在马背上产生了一切灿烂的游牧文明。

  同期:(阿热)

  那种感觉是从你心里出来的

  并不是你想唱

  解说:

  现在,马背上的文明正在消失,阿热乌素说,蒙古族的下一代对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有任何感受了。

  同期:(阿热)

  (他们骑马吗)

  骑啥

  见着都害怕

  (你的男孩)

  21了

  没骑过

  咱这没马了

  出门都骑摩托

  解说:

  蒙古马在草原上正逐渐远去,而伴随马一道消失的就是这个马背民族的独特风俗文化。

  同期:(阿热)

  有 少了

  马都没有了

  上哪赛去

  摔交

  现在小孩哪有摔交的

  他怕疼

  (像晚上点起篝火唱歌跳舞那种)

  那就是传说了

  解说:

  马背上的民族失去了自己的坐骑,草原上不见了万马奔腾的壮观场景,激动人心的赛马、套马、打马鬃也都离人们远去。

  同期:(达)

  陪伴蒙古族时间最长的就是马

  最先离开的也是马

  音乐抒情

  导视3

  与狼为伴的蒙古狗曾经骁勇善战:“以前的好狗可以和狼打。”

  旷野之中记者遭遇蒙古狗的追击:(追人现场)

  敬请收看本期《绿岛环保前线》“曾经草原”系列之《离开马背的草原人》

  曾经游牧关键词三:狼和狗

  黑场字幕:《廊图腾》中关于狗的描写

  狗叫和追咬的镜头

  解说:

  狗是游牧民族不可缺少的朋友,是牧人们最信赖的朋友,在半游牧半游猎的时代,蒙古狗肩负着出猎和看护羊群的双重责任,而这两种责任几乎同等重要。

  同期:

  以前的狗厉害呀

  以前的好狗可以和狼打

  解说:

  狗在游牧民族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与狼群做战,在围猎中他们与猎人和蒙古马组成坚不可摧的战阵,向狼群发出进攻。

  同期:

  可有好狗呢

  解说:

  在当年的围猎中,马嘶犬吠的壮观场景是游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场面。而蒙古狗的另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看护羊群不受到狼的袭击。

  同期:

  那时候的狗很厉害的

  我们那时候有一个狗就和狼打架

  。。。

  黑场字幕:《狼图腾》中关于狗与狼搏斗的描写

  现场同期:

  有狗

  我不过去

  解说:

  在傍晚的旷野上,记者一行两人遭遇了蒙古狗的追击,我们开始没命地跑,当时,一股恐惧在我们的心头升起——要知道,这是敢于和与草原狼作战的蒙古狗呀。

  现场:跑

  解说:

  然而,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生死逃亡之后,一直在我们身后狂吠不止的那条狗竟然没能追得上来,庆幸的同时我们也有些失望:赫赫有名的蒙古狗真的已经退化了吗?

  音乐抒情

  现在的狗不行

  现在的狗见了狼吓得不知道怎样

  现在三十个狗也打不过狼

  解说:

  牧民们告诉我们,不再游牧之后,放牧面积小了,狼群也少了,缺少了实战锻炼的蒙古狗也就日渐退化了。在达茂旗,一户牧民的羊群遭到狼的袭击,在一夜之间损失惨重。而看家的狗竟然躲在一边,没有任何与狼搏斗的痕迹。

  同期:

  蹄印很大

  一看不是狗

  狗的镜头+音乐抒情

  导视4:

  昔日的牧人们离开了牧场:“原来是牧区的。”

  定居的草原人成了挤奶工:“一天挤140斤。”

  敬请收看本期《绿岛环保前线》“曾经草原”系列之《离开马背的草原人》

  曾经游牧关键词三:生态移民

  解说:

  在内蒙草原,不再游牧的牧民们,一部分依然在自己的草场上放牧牛羊,还有一部分从此告别了传承千年的放牧生涯,成了草原上特殊的一群。

  现场:挤奶

  同期:女工

  是这的工人

  300每月

  解说:

  这些正在挤奶的人就是这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原本是牧民,由于草场退化,政府对草场实行禁牧,于是投资兴建了移民区,草场被禁牧的牧民搬进移民区进行奶牛养殖。

  同期:女工

  共三个工人

  都是这个移民区的

  原来是牧区的

  解说:

  这个移民区是三年前兴建的,共有100多户牧民400来头奶牛。

  同期:老头

  有的有六七头牛

  一头牛挤七八十斤

  有的五六十斤

  茶花挤奶镜头

  解说:

  这个小姑娘叫呼日茶花,今年13岁,她家三年搬到这个移民区,两年前买进了三头奶牛,开始产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小茶花都精心照料着这些大家伙。

  现场:记奶

  多少

  28斤

  同期:(茶花妈)

  三头牛挤多少

  140多斤

  解说:

  每天挤140斤奶,在这个移民区茶花家的奶牛产奶量算不错了,但茶花妈妈还是喜欢过去放牧的日子。

  同期:(茶花妈)

  放牧养羊好

  挣得多

  解说:

  在这样的移民区里,许多牧民都舍不得全部放弃原来的牛羊,大多数人家都会在奶牛之外再养上些羊。

  同期:(茶花妈)

  还养200多只羊

  进入草原以来,我们在沿途看到许多这样的移民区,还有更多的正在兴建中。

  音乐抒情

  字幕

  相关专题:环保前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