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曾向西安交大教职工集资借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9:33 央视《新闻调查》

  解说:此时的西安交大开元集团正在谋求更大的发展,为了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开始在企业全体职工和西安交通大学教职工当中进行集资借款。

  记者:这件事情学校知情吗?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知情,因为当时我们是个全资公司。

  记者:就是向职工借款这件事情是向校方打过申请报告的?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对。我们的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所以大家也有这样的愿望,我们公司也有这样的愿望,所以说就给大家做一件好事,当时的初衷。

  记者:您的意思是把这个当福利?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完全是当一个福利,就是给职工一点福利,也给教工一点点福利。

  薛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我跟你讲一个笑话。

  记者:您说。

  薛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什么笑话呢?为什么我出了5000元钱,我当时想,我今年要存一点钱。存多少钱呢?就是慢慢存起来,存个12000元钱,就样子我就变成个万元户了。

  记者:但所有人都觉得那个年代里头存在银行里头起码保险啊,您这样放到一个企业里头?

  薛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放在交大不是放在企业,我们的概念当中从来就没有把开元和交大分开过。

  解说:90年代末期,正当西安交大开元集团的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在全国,北大方正、清华

紫光、科大创新等等一批高校校办企业也都相继走向辉煌,一时间,高科技企业与高校企业似乎成为了同一个概念。然而,就在社会上对于高校企业发展高科技给予了一片叫好声的时候,很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发展高科技所需要的条件和必然规律。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我们推出第一个芯片或者做出一两个产品我们还是有资金的,但是在这些产品 怎么产业化这个核心技术所衍生的应用产品,在产业化上我的资金还是不足的,特别是前沿的这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非常快的 非常快,对这个预测还是不够,后面没有这么大的实力没有这么多的资金的支持。

  记者:那时候在CMOS这个技术上你们投了多少钱?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4000万左右人民币,但是在国外搞一个芯片可能就要花几千万的美金,另外我们技术的团队可能真正的能够达到微电子设计水平,当时说老实话,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这一类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

  解说:西安交大开元集团所拥有的CMOS摄像芯片在90年代中期还是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可是此后的几年中,CMOS摄像芯片技术却突飞猛进的发展,30万像素的CMOS芯片早已经被100万、200万甚至更高像素的CMOS芯片技术所取代,其产品也早就从摄像头延伸到手机、

数码相机等更多领域。而西安交大开元集团由于后续的人、财、物力的不足,曾经领先的这些技术先后被其它企业掌握甚至超越,短短几年,领先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寸。然而,在高科技企业的光环下,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却得到了其它的收获。

  记者:您刚才说是要用高科技这张牌来招商引资,那成果怎么样呢?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到1998年以前,1999年大概我们利用技术成果入股的这种方式,大概引进资金应该是在一个亿左右。

  记者:他们冲什么而来呢?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冲着我们就有这种高科技成果再一个加上我们有西安交通大学这个高科技的品牌。

  记者:我很冒昧地问,也有评论说,说很多的高校在这样一个阶段他的企业其实都是在高科技这个概念下是在圈钱,圈到钱之后投入到一些传统业中去。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我感觉到一个是出于当地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吧,再一个就是说考虑从经济效益的(方面)再一个从我们企业多元化发展,就是规避风险这个上面去考虑,可能当时也涉足了一下地产。

  解说:开始涉足

房地产领域,是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决策。很快,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就投资开发了与西安交通大学后勤建设有关的地产项目。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这个交大周边的这些建筑都是我们在1998年参与交大周边建设的时候盖的,这些全部都是教师公寓。

  记者:这个规模有多大?从这一栋一直到下一个路口这个高层?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对,东二环上还有一栋,大概有好几百户呢。

  记者:在没有建成这个之前教职工住在那儿?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交大因为是个老学校,教职工又特别的多,所以住房一直都特别紧张。

  记者:建成之后这么多教职工住进去,他们对开元的印象怎么样?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我觉得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毕竟我们盖了这么多楼,由我们来投资也减轻了学校的

  一些经济上的压力。

  解说:西安交通大学教师公寓的建成,在当时大大缓解了教职工住房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校方的充分认可。从此,西安交大开元集团的决策者也从中看到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此同时,1998年,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开始了由西安交通大学全资企业到股份制企业的转变。

  记者:那个时候开元这么辉煌,又是学校的全资企业,为什么要去改变它呢?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一个是融资的需要,产业发展的需要,再一个就是想变成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

  记者:改制之前,在这个公司做决策您这个法人是需要服从的,从行政上来说。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对 对,我印象好像有过授权,50万以内的投资或者项目由我来,我们公司来进行决策 以上呢,超过的可能要学校的董事会一起来进行决策。

  记者:但是改制这件事情校方很顺利同意吗?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应该说经过几次的协商吧学校里才同意了这个方案,当时走出这一步还是比较难的。

  解说:1998年开始,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实现了自身的股份制改造,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而西安交通大学则出让了大部分股份,从全资变成了在西安交大开元集团持股30%。改制后,西安交通大学虽然依旧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但是已经失去了全资时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而以西安交通大学为冠名的企业名称却仍然在使用,在外界看来,西安交大开元集团仍然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所校办企业。

  记者:你当时的改制是想跟交大完全脱钩吗?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没有想过脱钩,开元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大学,离不开交大教职工的支持。

  记者:你们也需要交大的资源。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也需要交大的资源,应该是相互的,学校也很需要我们这样的企业,感情上来说,我们也不可能离开这个交大。

  记者:您既然对交大有这么深的感情,有没有想过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有风险的。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是。

  记者:如果开元失败了,那么你挂着西安交大的这个牌子,你企业的毁誉就和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我想这个是有一定影响,但是没有直接的影响。

  记者:1998年开元改制这么大的事情。

  薛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不知道,我知道这个情况以后,我就不会再投了,不但不投我还要往回拿。

  记者:为什么呢?

  薛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相信开元是交大的,交大倒不了嘛,交大这么样的一个学校在全国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在世界上也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这个学校能垮掉,垮不掉,交大不垮,那这个钱总归要还的吧。

  记者:最初校方有这个心理准备吗?也就是开元跟交大之间有这么深的一个联系,万一开元出问题,将来校方可能会直接来承担这么一个后果。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比较担忧的,因为毕竟是这么多的企业,对吧 公司这么多,一旦出现了问题凡是打着西安交通大学的牌子都来找你,就麻烦了。

  记者:大家现在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企业主要是投资风险问题,决策一定要决策好,你不管搞哪个项目,如果这个决策一旦失误,这就是重大的失误,包括我个人也好,原来的经管中心主任也好,一直也劝过他,说你以后投资要特别慎重。

  记者:您用劝这个字 意思是还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一种方式,而不是。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那我们没有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啊,不可能我来领导他,他被领导,人家运营这些都是人家董事会来研究,所以咱们从监管这方面就比较难一点。

  记者:那这个监管的力度在哪儿呢?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实事求是地讲 是很难。

  解说:事实上,当时一些人的担心最后还是得到了印证。就在西安交大开元集团改制前后,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开始向多元化转变,原来的高科技项目都处在了停滞不前的状态上,而企业的资金则开始大量投入到房地产项目和教育实体上面,最终不仅使企业陷入了困境,也使西安交通大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解说:时光跨入2000年,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在原有地产项目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建设了枫叶苑小区、名仕家园、东兴科技大厦、北方大厦、杨凌田园山庄、数码家园、交大开元孵化器写字楼等等一大批房地产项目,同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优势,开办了西安交大阳光幼儿园、阳光小学、阳光中学等等五所学校,基本上都取得了比较丰厚的回报,2000年,王太川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而西安交大开元集团也成为陕西省一家响当当的企业。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应该说开元从这个时候我感觉到有一些非理性的投资可能就产生了。

  记者:您指什么?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当时2000年初金融热 投资热,教育也开始热,几头都在热。

  记者:那时候热到什么程度?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找着给我们贷款。

  解说:2000年前后,高校后勤产业化以及高校扩招热潮开始在全国升温,不仅招生人数在急剧增加,而且很多高校都开始进行改扩建工程或者寻找新的校址,大规模投资建设新校区。

  记者:怎么会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这么短的时间内,会有那么多的教育类的项目?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这个我觉得还是,还是一股风,坦率地讲过多的招生,大量的招生,我觉得适当地扩招一点我觉得是好事 对吧,那有些学校的话 那盲目招,甚至是30个人招到50个人,一个班招到七八十个人,你说这个怎么教,这个老师怎么办公 怎么管理,已经超过了这个学校的极限,以后会带来好多问题,再一个就是新建校园的问题,就像我们政府原来建那个示范的开发区一样,盲目上来以后有点膨胀,我觉得就说是有点膨胀。

  解说:在这种热潮驱动下,陕西省决定在西安市郊区筹建西部大学城,并且以超常规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在很短的时间内,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就响应号召,投巨资建设了位于西部大学城的陕西省师范大学后勤建设项目、陕西省邮电学院后勤建设项目等大型地产项目,可是,在大规模投入的同时,开元的决策者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政府有关方面都定点,这一块是个大学城,但是你土地还没批下来,但是国家的项目已经定下了,你可以去做。

  记者:我们觉得奇怪的是你在这个商业上也运作了很多年,怎么会在没有土地手续的时候就去建这个房产?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这个在全国有关地方都是适应的,就是对一些重点项目 特殊项目,你边建边办理有关手续,那两年教育热,这些大学当时都是边建设边审批。

  记者:这个得到政府允许吗?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政府肯定允许,政府不允许你咋能去建设。

  解说:此时的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在其它地产和教育项目上已经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加上投资大学城项目,总投资已经达到五、六个亿,而这些钱除了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改制吸纳的社会资金外,绝大多数来自于教职工的借款和银行贷款。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就是从2000年以后又增加了两三个亿的银行贷款,但是这个建设期所投的项目都是长线投资,基本上都要十年才能回收。

  记者:那时候也许就是像您这样的公司高层最清楚资金链的这种紧张,你心里就不崩这根弦吗?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没有崩这根弦。

  记者:真的吗?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银行都给钱,还承诺后面还给你钱,你干 我后面还给你钱。

  记者:风险跟后果都是很难估量的。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刚才说的还是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好像有点面子,就是想着要投就给人家一次到位,把这个水平要做高,规模要做大。

  记者:你要对得起你(企业)这个牌子当中西安交大的这种地位。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对 对。

  记者:这一片都是吗?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那边是公寓 这边是餐厅,然后这边是辅助用房,像超市 浴室都在这边,这么大的面积,当初我们就是从3月份开工到9月份(完工)。

  记者:你就半年的工期啊?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是 就半年的工期就抢出来了。

  记者:那半年的工期建设是个什么场面?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当时应该说集团全体总动员,包括我们这些管理部门的员工,以前都是坐办公室的,这个时候就全部都到这个地方来参加会战。

  记者:王总来不来?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王总来 王总每天都来,而且每天都是来一趟以后深夜才走,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天我们七点多钟已经开饭了我们就在找,我们说总裁在哪儿呢 都找不到,我就跑出来了,我一看 他一个人搬了一个小马扎就坐在这个地方,当初这个地方是下水管道的一个接口处。

  记者:这个拐角的地方吗?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对,如果这个地方做不好的话,这个管道就不通,是一个枢纽,这个管道当时那个井没有盘起来,所以王总就特别地着急,然后我一看我们老总就拿着一个马扎就坐在那个井边上。

  记者:干吗呢?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就盯着那些工人,说今天一定要把这个井盘好。

  记者:你那时候 大会战的时候一个人在工地上跟那些工人们在一起,看这些还没有建起来的楼,那时候是什么心情?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非常着急,有一种愿望就是说不能给开元丢人,不能给交大(丢人),不能掉队,我们必须是完成 这个任务。

  解说: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西安交大开元集团还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按时完成了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西安交大开元集团所建成的设施,保障了近两千教职工和近三万名学生的后勤生活。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你看9月28日那一天学生来报到,学生都按期入住了,我们的干部 老总们都在场,你看看那些老总你已经分不出来他们是民工还是老总了。

  记者:怎么了呢?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一个个全部都晒得非常非常的黑,嘴上全部都是泡,然后衣服全部都是土,鞋子根本看不出来是皮鞋。

  解说:从2001年开始,西安交大开元集团三年为三所大学建设了后勤项目,然而就在开元的员工还沉浸在自豪和喜悦中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使西安交大开元集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宏观调控,银行也开始收缩贷款规模,西安交大开元集团的资金链突然断裂,所有资金都压在了企业投资建成的或未建成的项目上。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应该说银根紧缩是突如其来,银行这变化也是突如其来。

  记者:银行的这个贷款都是什么贷款?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都叫做短期贷款,并不是长线贷款。

  解说:对于大学城的投资,西安交大开元集团采取了自己投资建设、建成后自己租赁管理的模式,按照计算,这种长线投资需要十年才能收回,而银行贷款却都是一年期的短期贷款,这种短期贷款进行长线投资的决策,终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受到了冲击。银行不再续贷,而且为了追回贷款,通过法院查封了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好几处已经建成的地产项目,而大学城等项目由于最初的土地手续不完善,无法实现转让和变现,一时间,企业的资金缺口骤然扩大,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债主盈门,企业已经无法正常运行。

  记者:公司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裁员的?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2004年。

  记者:你的这个所在的部门裁员有多少?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三分之一。

  记者:很多人都是曾经跟你并肩战斗过的,是吗?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是。

  记者:你当时掉过眼泪吗?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掉过,挺酸楚的,这种酸楚来源于两个方面吧,毕竟和我战斗工作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我的员工都非常优秀,挺遗憾的,再一个 可能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为企业担心的一个因素在里面,是。

  记者:你自己的命运也是未知的。

  胡小苓(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是。

  解说:2005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的教职工们按照往年的习惯,来到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兑现借款的本金和利息,然而他们所得到的答复却是开元集团已经无法按照合同约定来兑付,这让参与借款的1400多位教职工顿时感到了恐惧。

  薛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闹过两次还是三次,我记不清楚了,有一次我去了,就是到行政楼去都非常激动,就在校内游行了一下,游行了一下,就说 欠债还钱。

  记者:您觉不觉得这件事情伤害了像您这样的人,也伤害了交大?

  薛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也伤害了交大,这个我们不愿意。

  解说: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的教职工先后三次在校内外集会,要求西安交通大学校方偿还教职工给开元集团的借款,这个事件一度在陕西西安被传得沸沸扬扬,这也给这家有着百年声誉的著名学府带来了负面影响。此时,校方经过计算才知道,这十年间教职工给开元集团的借款已经累积到1亿多元。2006年春节前夕,校方与开元集团进行协商,开始把开元集团剩余的一些优良资产逐步进行变现来偿还教职工的借款。经过了这个事件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也开始对高校兴办高科技产业进行了反思。

  记者:您帮我们算一算,现在挂着交大牌子的企业现在有多少?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现在好多都挂着西安交通大学的牌子,数字我了解了一下,大概有30几个吧。

  记者:这么多的企业都在市场里头随时都有可能有风险。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随时就有风险,一旦风险大了以后,那就回到学校来了,尽管他有独立的法人,但是(人家)要找西安交通大学的。

  记者:您觉得现在交大碰到的问题是一家高校的问题吗?

  白学龙(西安交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不是一家高校的问题,所有中国高校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几乎都是一样的,可能是大同小异。

  解说: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在西安交通大学周边,有很多企业都是冠着西安交通大学的名称,而且这些企业最初成立的时候几乎都是高科技企业,可是据校方介绍,这其中,只有个别几家真正从事高科技并且获得了成功,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打着高科技的牌子,实际上做着传统产业。

  记者:我们为什么看到那么多的高校的高科技企业都是经历了一个创新 领先 落后 衰退,这样一个过程呢?

  田惠生(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原因应该是很多的,但是我想一个主要的问题还是没有扬自己所长,扬长扬在我们在前期出技术,我们的强项并不是在市场上去跑,高校主要的特点是在于它年年有新成果,天天有新思想,那么如何把这样的新成果和新思想及时地推广于社会,应用于工业,这是高校的一个责任,而且也是高校的强项,但是真正在产业化发展的这个道路上来讲的话,包括企业经营、企业管理、市场运作,我认为这些事情的话不是高校的强项,它有专门的企业家。那么现在一个矛盾的地方在哪儿呢,现状是我们企业目前很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够,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够,一些新技术 新概念 新思想很难及时地在企业推广应用,把它适时变为生产力,而进一步来看成果转化也未必一定要通过自己办企业才能转化出去,问题是大家都需要观念上的一种转变。

  解说:如何扬长避短,如何转变观念,如何与社会上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合作,是高校高科技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如何对下属企业进行监管,也是各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以西安交通大学冠名的30多家企业中,有很多至今仍然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全资公司,一旦哪一家出现了问题,从法律上来说,西安交通大学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如何规避风险,对校方来说,至关重要。

  雷锦录(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党委书记):教育部这次会议实际上也是要总体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高校企业跟高校要建一道防火墙,比如说教育部这次提出来每个高校要成立一个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学校将来对外投资 直接管理,只管到这一个公司,那么其它校办企业从产权关系和经营管理那么全部由这个公司来代表学校行使这个职责,我觉得这就从体制上开始真正地规范学校的企业。

  记者:将来所有的这些原先的校办企业还会挂上西安交大的名字吗?

  雷锦录(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以后就逐步地要取消这个冠名。

  解说:值得庆幸的是,对于西安交通大学来说,教职工讨要借款的事件还仅限于校内,没有造成更大影响,而且开元集团至今还有不少的优良资产,这个曾经与西安交通大学命运相系的企业还有复苏的希望。

  记者:您办这个企业碰到了很多的热,高科技热 高校热,教育热 产业热。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对 金融热。

  记者:十年这么一热下来,您觉得这种热理性吗?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就是非理性的东西还是有的,大家跟着一块热,你政府热我也热。

  记者:再站起来的开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开元经过调整以后,应该说它更稳健 更有理性,更科学地去发展。

  记者:再选择一次的话,(还是)从校办企业开始,你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我肯定还是以科技为先导。

  记者:为什么?

  王太川(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总裁):因为我在科技上确实是,是我的创业之本,我有源泉,我把西安交通大学比做我的靠山,这个是个金山,我们去围绕它可以淘金,能做很多事情。

  节目反馈:

  去年的10月24日,《新闻调查》播出《注射隆胸》节目,通过对受害者的调查采访,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产品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并对该产品在管理上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2006年4月18日,国家药监局举行了对该产品进行行政处理决定的听证会,4月30日,撤消了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全面停止其生产、销售和使用。

  去年11月21日,《新闻调查》播出《天价住院费》节目,披露了患者翁某在哈医大二院住院82天,花费139万元的惊人内幕。

  五一前夕,卫生部通报了中纪委、监察部、卫生部和黑龙江纪委联合调查组对该案的调查处理结果,该院党委书记、院长、纪委书记、胸外科主任等被撤职,中止该院三级甲等医院称号1年,退回医院违规多收费用20.7万元,并向患者家属赔礼道歉。

  总制片人:梁建增 孙克文

  制片人:张洁

  编导:王剑锋

  摄像:李季 席鸣

  录音:李宏卫

  解说:姚宇军

  责编:郑刚 姚丹阳

  合成:张东升

  策划主管:赵华

  执行制片人:胡劲草

  播出主管:孙金岭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