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纠风工作剑指评比达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17:25 新华网

  眼下,全国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恐怕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全国上下一共进行了多少项的评比达标活动。为什么这类达标评比越涌越多?又多又乱?

  一位多年在省政府里工作的中层干部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玄机:“根源在于一些党政机关是在通过搞评比达标的名堂,来扩大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许多不该评的也必须要评。原本是通过评先进建立激励机制,可现在“评比”的背后,是借此买人情,拉关系,搞不
正之风。

  在全国范围开展清理评比达标活动过多过滥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确定为今年纠风一定要抓好的新的“专项整治”内容之一。国务院纠风办已确定其总体目标是,“坚决取消脱离实际,加重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负担的评比达标项目,保留、合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评比达标项目。经过治理,基本解决评比达标活动过多过滥的问题。”

  由此,在评价当前的纠风工作总体形势时,国务院纠风办有关领导指出,“纠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比较严重,纠风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有半点松懈。”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扰

  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到乱罚款,乱收费,乱排污,不正之风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国家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屈万祥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介绍,纠风的任务就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离开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离开了纠风惠民,纠风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上世纪90年代时,国家从上到下就设置了“纠风办”这样的机构。我国纠风工作取得了不小成效,据记者调查,如今大有“纠”了再卷土重来的反弹趋势。

  去年,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首次将查办企业违法排污列为全国纠风专项整治重点之一。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表明,去年,132万人次的环境执法人员出动,检查企业56万家,4239家违法排污企业遭到取缔关闭及责令停产治理,4302家企业强制限期治理,各地由政府牵头挂牌督办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达6615个。追究环境违法案件相关责任人311人,比2004年增加1倍多。

  记者从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获悉:一些地区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边整顿边反弹现象仍比较普遍,企业违法排污手段更趋隐蔽性。大企业偷排偷放,小企业联片污染,都在出现反弹。

  教育乱收费同样在“按下葫芦浮起瓢”。来自国家教育部的统计表明,全国为治理教育乱收费,近3年共组织5.6万个检查组,87.6万个学校已受到过检查,查处乱收费案件已达1.9万件,清退乱收费金额已有13.2亿多元。

  “在高压形势下取得的治理成果,还不巩固,还很脆弱,稍一放松就可能反弹。”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心急如焚地说。

  “一些地方还在巧立名目,侵害农民利益问题仍很突出,旧的没解决,新的又发生,形势严峻。”国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纠风办有关人员,在此次大会上表达了同样的担心。

  接受采访的一些搞纠风工作的资深人士分析认为,造成“反弹”的重要原因有二:

  不正之风多是受利益驱动,有的解决起来还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体制性弊端的制约。如,工商管理的执法队伍与公安执法队伍等政府的管理部门,以及教育领域,都是因为国家财政供养的不足,采取了“自负自收自养”的办法,由此助长了“多揩油,多收入”的怪圈。这些机制体制上诸多矛盾的层层错节纠缠,使纠风出现反复。

  因为被纠正的不正之风越来越多地触及到深层次问题,纠正的难度更大。不正之风多是钻法制不健全的空子,在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严重的地方,有些不适应现实情况的法规、政策和制度往往成为不正之风的“保护伞”,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要随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进程的推进来铲除。

  破解需要标本兼治的难题

  近几年,每当春节前后,基层对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达标评比活动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有不少评比达标活动,纯属走过场搞形式,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在一些地方及单位,为了应付评比,能“当先进”,假数字、假现场、假汇报丑闻接二连三出现。

  在一个大省,有位省领导要对一项评比“深入基层看看”,结果,在沿路两侧,插上一片一片的小红旗来造声势,用大客车拉来好多人应景。可领导的车一过,立马“收场”,坐上大客车“打道回府”了。在现场的群众反映说,这光汽油得浪费了多少?

  有的基层干部气愤地说:“这样的评比,光是伤伤脑筋也罢,可劳民伤财的损失太大,给下边加重的负担真是苦不堪言,非得好好整治整治不可!”

  一些评比达标还成为了不少部门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似乎不纳入达标评比,下边不重视;而纳入了,为了更受到重视,好多评比还跟经济利益挂上了钩,名为“调动大家参评积极性”。

  如有的评比,要是排在末位,领导就要被淘汰。于是为了争当“XX先进”、“XX模范”等等“名堂”,有的地方政府一下掏出上百万元钱,只为多争到几分。通过这样的评比达标,业绩搞上去了,“一把手”升官,大家也都有奖金发。结果,评比达标活动在一些地方、部门太多太滥问题屡禁不止。

  国务院纠风办明确今年要抓好新的“专项整治”之一,是全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然而,记者了解到,不少人对这一“专项整治”从何处着力心中无数。认为评比达标活动过多过滥的问题,涉及面太广,清理纠正起来非常难。主要是因为,什么确定为必须坚决取缔的,什么确定为需要保留或者合并的,政策界线需要准确界定,才好把握。如果界定的不准确,就难以“纠正”下去,很容易遭遇“坚决刹住”却又刹不住的尴尬。

  记者获悉,国务院纠风办已决定组织力量对此进行“解剖麻雀”,深入调查研究,以便采取得力措施坚决予以纠正。

  像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难度的,还有被称为“新三座大山”的上学、医疗、环境污染。据了解,有关主管部门出手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举措主要有:

  一是一定确保国家拨付给农村义务教育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合理、规范、安全和有效,绝不允许挤占、挪用、平调、截留,更不允许出现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

  二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禁搞“校中校”、“一校两制”和以改制为名乱收费。对此类学校进行全面清理并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

  三是严上加严地监管教育收费。对顶风上的严重违纪乱收费案件,一经发现,坚决严肃查处,不但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追究主管领导责任,并坚决予以曝光,以儆效尤。对所有自行制定的有关教育收费的政策规定进行全面清理,废止和限期纠正与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相符合或越权审批、制定的文件规定。全面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对付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也有4个手段:

  ——进一步压缩药品价格虚高的空间。对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进行全面调整,对价格偏高的分期分批降价,选择部分药品试行从出厂环节开始控制价格。

  ——大力整顿治理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秩序的中间环节层层加价。

  ——医护人员行为失范问题严重的要取消执业资格。坚决制止科室承包及医务人员收入同药品销售、医疗收入直接挂钩。坚决查处乱检查、乱用药、乱加价、乱收费行为。

  ——对接受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商业贿赂的案件,对医疗机构因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商业贿赂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毫不含糊、决不手软。

  对企业违法排污也将毫不留情,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确定全面整改,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严肃查处各种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等。把环境保护纳入了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源头治理”构建长效机制

  在不久前结束的今年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记者听到有关领导在布置工作时用词最多最频繁的有这么两句: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治理,敢抓敢管,绝不护短。”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群众信访、领导批办件和媒体曝光的不正之风问题的查处,做到及时受理,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据实反馈,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屈万祥表示:“只要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治本,加大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的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在建立纠正和预防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个问题必定能够解决。”

  “今年已确定加大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的力度,努力构建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屈万祥介绍道。

  在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抓紧抓好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内办学差距。全面落实学校收费公示制,做到公开透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管,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内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定印装技术标准和质量、行政部门审定价格的中小学教材联合审定机制,推行教材出版、发行招标采购制度。

  在医疗卫生方面,要加快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加大药品注册监管力度,严把药品生产和市场准入关,对已经注册生产的药品进行清理和规范。

  治理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问题,要从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入手,加强跟踪检查。

  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要在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其他纠风专项治理工作,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破解治理难题,推进源头治理。(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董践真)

  《瞭望》:纠风工作要常抓不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