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牧歌--水乡泽国成为遐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2:44 兰州晨报 | |
马背牧歌 水乡泽国成为遐想 翻开民勤县地图,很多地名都带有“湖”、“河”、“圈”、“井”、“坝”五个字眼,仔细琢磨一番,其实这五个字都相互关联,每一个字都可追溯一段历史,一种背景。 最为人熟知的柳林湖、青土湖等地名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长河,徒留着一个优美的虚名 地名嬗变演绎泽国沧桑 湖泊已随历史而去,带有“河”、“泉”等字眼的地名也在逐渐消亡。在地图上,记者只查询到了泉山、新河、夹河等极少数带“河”、“泉”字眼的地名。从碧波荡漾的湖泊缩变为河、泉,这种变化何尝不是民勤古泽国消亡的历史。 千百年的湖泊圣水滋养着民勤绿洲上丰茂的水草,也孕育了它光耀华夏的游牧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民勤就已是匈奴休屠王的游牧之地。沿袭至今,我们只能从那些带有“羊圈”、“牛圈”的地名中感悟。从民勤县城出发向南行进,一路可经的地方多与“圈”有关,有宗家牛圈、赵家圈、唐家圈等。经过这里时,发现很多地方已被沙漠吞噬,一片荒凉,曾经的马背牧歌场景只能变成遐想。 新版的民勤地图上,还有很多带“井”的地名。这些“井”遍及民勤县城周围的沙漠、戈壁,如由西向东依次有徐家井、半腰子井、红果子井、板滩井、小井子、赵家沙井、北石榴井、袁家锅头井、马家井、九个井、西河井、白土井、下八浪井、黄家井、四院井、青沙窝井、甘草秧井等等,地图上反映出来的约40个。在历经了“湖”、“河”、“泉”的缩变之后,“井”成了民勤绿洲生命之水的最后一方汲取地。 此外,民勤绿洲上以带有“坝”、“闸”、“渠”等字眼命名的村、乡、镇名比比皆是,其大多为历史沿袭而来的古称。如大坝、六坝、小坝、东坝、头坝、泽家闸、六闸口、西渠、中渠、东渠、外渠等等。由这些名称可以看出民勤河渠密布,水系纵横,同时也透视出了历史上兴盛的农耕经济。 一个字,一个地名,一段历史,一种关联。民勤千百年来地名的嬗变,演绎了这片绿洲从水乡泽国沦为荒漠戈壁的巨变,讲述了潴野湖从浩瀚逐渐消亡干涸的千古绝唱。 亡湖之殇与缺水之憾 历史是无言的,就像方块文字定格在了史书里静静地等待后人去读。民勤历史上湖海的波澜壮阔留给今人无尽的遐想,同样也是伤痛。如今的绿洲民勤,泽海不再,湖泊干涸,维系生命的枯井也一天深比一天,曾经以水为荣的子民已沦为生态难民,一批又一批地背井离乡。 40多年前,随着红崖山水库的建成,民勤的最后一处湖泊——青土湖断了“奶水”,没有维系多久就完全干涸,民勤的湖海之梦完全破灭。湖干涸之后,滋润的湿地成富庶的沃土,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滥垦滥牧,农耕经济导致地下水逐年下降,40多年后的今天,很多地方已成不毛之地。 今年4月,记者又站在了民勤城南的南马湖中。南马湖东北方向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苏武山,相传是当年汉中郎将苏武牧羊的地方。千百年前这里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山下的“羊路”这个地方相传是中郎将的羊群在草地上踩出的羊肠小道。早已枯竭的南马湖虽地处民勤绿洲的腹地,但依然没有摆脱风沙的骚扰和缺水的困惑。 在采访中,有关南马湖碧波荡漾的传说,记者听到了许多,但满眼的沙丘却让记者难以将二者关联起来。在当地一些老人的记忆里,几十年前,南马湖就已经干涸,但地下水非常丰富。那时浇地没有水渠,村民们就在自家的地旁边挖个一米多深的大坑,然后把坑里的水打出来浇地。有时上地劳作走渴了,在地上随便挖个小坑,清冽甘甜的泉水就喷涌而出,用手捧起即饮。随便的一个小地震,地上到处开口冒水,很多地方因水太多,庄稼都长不活。如今,田地边一米多深的地方,再也挖不出水来,就连沙土都是干的。以前10米深的井如今打到了百米深,水味变涩了,三五户人一口的井如今变成了20多户一口,有时还要排队用水、浇水。在南马湖的深处,腾格里沙漠的风沙长年肆虐,疯狂地吞噬着良田黑土。历史总是伤感的,这片土地上百十年前还以水为荣的子民,如今最大的遗憾就是缺水。缺水,使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的嘴唇一样开始干裂、憔悴! 本报记者 齐兴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