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库工程移民正在走出贫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16:57 新华网 | |||||||||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电(记者廖君 郭立)58岁的农民谭复荣站在阳台上,望着蜿蜒曲折的三峡库区,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谭复荣一家5口人住着一栋建筑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手机、音响、冰箱、大屏幕彩电等高档电器,显示着谭家新的富裕生活。
谭复荣是三峡工程移民中的一员。2000年,他和全家从湖北省秭归旧县城的王家咀——三峡淹没区,搬迁至海拔高于三峡库区最高水位的秭归县郭家坝镇牛岭村。秭归县的移民数量占三峡工程总移民数量的十分之一,是移民最多的县之一。 “这栋楼房造价10万元,可我只出了一半的钱,其余都是政府补偿的,”谭复荣说,“现在我家的生活,跟城里人没啥两样。” 三峡工程的修建,让谭复荣告别了居住了数十年的土房,以及乱窜的老鼠、横飞的苍蝇、泥泞的土路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如今,谭家种植了5亩柑桔,还买了一辆汽车,沿着政府新修的水泥公路,经营运输生意,把本地的农产品运往城市,家庭年收入也由以前的不足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元。 三峡工程涉及移民113万,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和湖北两地19个区县市、227个乡镇、2座城市、11座县城,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库工程移民。这片库区也是中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其发展程度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政府将三峡工程的移民规划称为“开发式移民”。中国政府每年投资上百亿元解决三峡移民的生活生产问题,像谭复荣这样的大多数移民都迅速改变了贫困的面貌。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欧会书说,重庆市近90%的绝对贫困人口都集中在三峡库区,三峡工程的兴建给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良机。 他说,三峡移民十年间,库区12个主要移民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3.3倍,财政收入增长4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个百分点。然而,库区蓄水淹没了很多肥沃的水田,现有的农田多为山上的旱田,数量缩减的土地和不够肥沃的土质,也让一些世代以农耕为生的移民感到生活困难。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太平村农民刘安兴,是当年村里第一个主动响应移民号召的。尽管现在他的居住条件有了大幅改善,住上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以及家用电器,但他还是很怀念以前的那片肥沃农田。刘安兴说,现在山上地少,在今年10月三峡大坝蓄水到156米后,全家人就只有两亩田地。在太平村,还有约200名移民和他的境况相同。 太平村治保主任望艳品说,现在村里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移民的生活困难,准备在山坳里开垦20多亩耕地,同时计划修建一个货运码头,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另外,还将积极为外出打工的移民提供相关信息。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金榜表示,百万移民的安置工作基本完成,但要让所有移民都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各方面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三峡移民会远离贫困。(完) 相关专题:三峡大坝全面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