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多发明人生活窘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6:58 时代信报

  和李家诚一样,目前重庆400多的民间发明人中大多生活窘迫。但他们手中掌握着可能致富的专利技术。

  “这么多年来,不是没有想过将专利产业化,”面对生活拮据的状况,56岁拥有齿轮磨合技术专利的涪陵民间发明人王坚铭有些无奈地说:“我和老伴都是研究人员,在研发方面的才能没话说,但产业化方面则是一窍不通。也有不少企业主动联系过,可大多是想用极
少的钱来‘钓鱼’。经过几番折腾,我们精疲力竭了,不想再接受合作。”

  据了解,王坚铭的专利现在还需要投入10万元就可以进入生产。但是他面临两难:一方面很想自己搏一下,却苦于资金困扰;另一方面想将专利一次性转让给企业,却由于价格原因迟迟没有谈成。

  在黔江,年已62岁的刘耀友境遇更令人唏嘘。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现住在一间9平方米的小房里,还在继续着艰难的发明之路。与其他民间发明人相比,较有经济头脑的李家诚尝试过自己创业,但是没有启动资金只能与别人合作。发明三轮汽车后,他曾经试图把专利转让给一家

摩托车公司,结果因为技术和生产复杂,没有生产成功。

  “他们整日埋头于研究,书呆子气比较重,既不知道外界的信息,又没有经营的头脑,更没有钱。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的关怀、奖励甚至是资金扶持应该是一种必需。”一位专利业内人士说。

  资金难以筹措,成果难以转化。这是游离于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之外的“民间发明人现实的生存环境。“民间发明人获得回报的惟一途径,就是专利被转化,但目前国内专利实施率一直不高,大量专利被积压,也就造成了这些发明人的困难处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李昌这样说。

  在李家诚等人的背后,有一个数量庞大的民间发明人群体;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全市专利实施率一直过低的尴尬现实。这一现状在造成了大量技术浪费的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

  “生物都有长大的欲望,但如果没有人在它生长过程中及时修剪,它就可能疯长,造成只长叶子,不结果实的后果,有时还可能长成怪胎。民间发明者也一样,由于缺乏引导和扶持,我们民间发明领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有相关机构给予指导,让他们正确的理解环境具有发明领域的相关知识。”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李昌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今,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引导和培训,让很多民间发明人基本上处于“野生状态”。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与主流科学界之间也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有些基层发明人由于长期痴迷于发明,以致生活困难,甚至家庭破裂,妻离子散。

  拥有多功能剪刀等两项发明专利的重庆年轻发明人黄思冲举了个例子:由于缺乏组织引导单位和资金支持,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就没有组团参加过在国际极富盛名的日内瓦发明展,许多个人发明者自己又没有能力,使许多好的发明失去了被认可的机会。

  重庆发明协会会员王责运说,现在知名的百 度、华旗公司等开始时都是以个人的发明专利起步的。我们应该重视民间发明的力量,出台一些政策措施推动民间发明人的成长,也许中国的比尔盖茨就会从这些人中诞生。

  民间发明人的未来面向

   据了解,目前我市专利转化率并不高,很多专利面临着的都是被尘封的命运。黄思冲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量专利本身含金量不高,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垃圾专利”较多。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类专利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发明专利,但它占总量的比例一直低于20%。二是专利出来后,缺乏畅通的信息平台,专利权人和买家不能对接,而专利权人自己又无力实现转化。

  据记者了解,这些民间发明人最大的担忧就是发明成果的转化途径——他们大多身怀绝技,发明、专利一大堆,但资金、社会关系网缺乏,还有一些人,则因为急于将发明变成产品,屡屡上当受骗,以致倾家荡产。

  事实上,重庆市也出台有专利启动资金,但条件也是十分苛刻的,必须针对社会效益很好的重大项目,要经过多重论证和严格的审批,因此,对众多民间发明人来讲,“关键还是要靠市场”。

  王责运说,国外专利转化90%都是靠中介机构,也就是靠市场,国内必然也要走这条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消化专利,是最可行也最有效的办法。

  但为业内和专利部门所公认的一个事实却是,国内专利中介市场尚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李家诚家的书桌上堆放着数百封信,都是各类专利中介公司发来的要帮忙推广或者购买专利的,但他根本不信任这些公司:“他们要么是骗取你的技术,要么只是让你交钱再交钱,根本不敢信。”

  “它没有一个门槛,没有诸如必须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等要求,什么人想搞就能搞,专利信息一公告,它就照着地址给人家寄信。”王责运说,但专利部门又没有相应的执法权,虽然有要求中介机构必须在知识产权部门备案,大量中介公司就在市面上存在着。这造成的一个后果是,一些正规的中介公司也得不到信任,在专利即将成交之际,常常被交易双方抛开。

  兴趣是让众多民间发明人不惜血本、不计回报投入研究的最大动力。如何继续培养乃至激发他们的兴趣,日益显得迫切。根据国家专利局的数据显示:事实上,从1996年到2005年,民间发明在总量中的比例已经逐年下降,从84.7%降到了72.1%。“民间发明的比例下降代表了发展的大趋向,因为民间发明毕竟没有职务发明的强大资金与物质依托,但这种下降,还是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的,它可能意味着一些聪明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再搞发明了。”一位业内人士担忧地说。

  有民间发明人说,从发明到产业,必须建立起一种产业链,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有许多需要配合的工作、服务和合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创造性的劳动。这些环节如果断开了,新财富就无法实现。如果把民间发明人组织起来,在一起开展集体发明创造,优势互补,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民间发明人将产品从图纸变为实际的道路,是非常的漫长。自助或许也是这个群体面向未来的一个方式。信报记者 陈富/文 黄伟/图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