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寻亲专题 > 正文

纪念抗震30周年:河北矿冶学院图书馆地震遗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9:38 燕赵都市报

  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是国家地震局确定、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的地震遗迹之一,经历了30年的风雨,它依然完整保留了地震的原貌。

  由于地震遗址是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遗址前方的纪念碑即设计成书和古城堡模型的上下两部分。从这处遗址可以看到,图书馆在地震波的冲击下,发生了错综的倒塌。阅览厅西部分由北向南倒塌,原先的房顶倒塌平铺到南边的小路上。中间部分垂直下落,东部东山
墙倒塌,主体直立保留下。而书库的第一层在强烈的地震波中被粉碎了,人们现在看到的是原来的二三四层,并且楼的整体向北偏东方向位移了1米。

  此处地震遗址对研究地震科学和研究建筑物的结构很有参考价值,这也是被确定保留下来的原因。30年来,这里吸引了几万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观,成为感受唐山地震最直观的地标。

  回访

  走过了30年,河北理工大学的地震遗址不单单保留着它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多体现的是对那场灾难的记忆,并启迪人们不忘抗震精神。

  面对地震留下的痕迹,64岁的刘文英老师陷入回忆。1976年,刘文英是河北矿冶学院(河北理工大学的前身)图书馆采编组组长。她所工作的图书馆位于遗址北侧,当时并不是一个独立馆,而是和冶金实验室、印刷厂等单位合用一个办公楼。

  “当时的图书馆藏书20多万册,但地震时几乎全部烧毁了。”刘老师说,可能是由于实验室里的药品和仪器在地震的冲击下着火了,图书全部被毁。

  “现在的遗址是当时新建的图书馆,还没投入使用。”刘老师说,1975年开始筹建的新图书馆马上就要竣工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已经把老馆的图书打捆,准备暑假就搬到新馆。“没想到,还没有搬进去,地震就把它给毁了。”

  据了解,当时新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是4900平方米,建筑造型为“T”形,共有两部分组成:前面是三层高的阅览厅,后面是四层书库,阅览厅可容纳750人同时阅览。

  “就是遭难的学生很可惜啊!”说起地震,刘老师感触最深的还是学生。由于快放暑假了,毕业生本可提前回家,可很多学生都还留在学校,没想却赶上了地震。

  据资料统计,1976年全校共震亡1247人,其中教职工313人,学生404人,家属530人。

  逸夫图书馆年轻的主任郑志军则是“幸福生活”的见证人:“我们的新图书馆环境幽雅,设备先进,非常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图书馆变化了,河北理工大学更是一步步地走向辉煌。如今,作为河北省重点大学的河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理科、管理学科为主干、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拓展的多科性大学。

  历程

  1976年7月28日的大地震发生后,河北矿冶学院图书馆舍倒塌,馆藏全部烧毁。未投入使用的新图书馆被震毁。

  1982年4月恢复重建5100平方米的图书馆投入使用。

  2003年12月,学校筹措资金约3500万元,并由香港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500万元港币,进行了图书馆扩建,新馆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于2004年7月交付使用,被更名为河北理工大学逸夫图书馆。

  如今,全馆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内设五个书、刊借阅区和两个电子阅览室,并设有计算机检索区、计算机检索课教室、存包区、读者休闲区、读者服务部等。阅览座位达1500多个,全馆实行借阅合一,全开架服务,周开馆时间80小时以上,年接待读者105万人次。

  目前,图书馆藏书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外文图书及电子图书馆藏量175.5万册;每年订阅纸质现刊2600多种。

  手记:浩劫的人间影像

  接触了许多地震幸存者,倾听了他们从死亡边缘挣扎的身体之痛,感受了他们亲人阴阳两隔的撕心裂肺,看到了人与人心灵的火热碰撞,我将一份微薄的情感慢慢融入了地震的那场浩劫,也将一颗渺小的灵魂镶嵌进了伤疤愈合后的新鲜血肉,去感受死,去体验生。

  然而,如果倾听过来人的经历于我是一种感情堆积的话,那么走近地震遗址便是对感官最直接的冲击。

  断裂的墙壁,冲泻下来的残垣,交错的裂缝,厚厚的瓦砾废墟,空空的建筑框架,像被掏空却愤然站立的人体,似战争洗礼后的庄园,支离破碎,风雨飘摇。而这,仅仅是大地震肆虐后微小的一角。

  正像钱钢在《唐山大地震》中写到的那样:“唐山,耷拉着它流血的头颅,昏迷不醒。淡淡的晨光中,细微的尘末,一粒粒缓慢地漂移,使人想起濒死者唇边那一丝悠悠的活气。”

  感谢这处悲惨的残留,它露天的残破、钢筋不情愿的扭曲、废墟上的草树青青,以及那颇为经典的预制板人字形站立,都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那场浩劫的令人心悸的人间影像。

  30年来,从它身边走过了一批批经历了和没经历地震的学生,它像一本教科书一样让学生们记住历史,珍惜眼前。30年后,它也引来了众多外地观光者,让他们知晓了唐山的坚强和今天的美好。

  今天,大学生们在它脚下读书,思考,生活着正常的生活。历史的直率和裸露,也日日展现在这些年轻的面孔上。

  有奖征集震前震后老照片

  30年转瞬即过,尘封已久的记忆再次被唤醒,您是否珍藏有震前震后的老照片,您是否尘封着震前震后那段难忘的记忆。为更好地体现唐山震前震后30年来的巨大变化,本报特向广大读者征集地震老照片。照片要求清晰再现唐山震前震后城市容貌变化;反映抗震救灾的感人情景。照片请注明拍摄时间、地点、景物相关资料说明等,同时注明拍摄者或照片珍藏者的姓名、联系电话等详细资料。提供者同时可向本报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提供方式:电子邮件或直接送达均可。电子邮箱:xinwen110119@163.com,yanyan7990@sina.com联系电话:13930510247

  (本报记者:刘超)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