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省边界水源角力进入战国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07:16 中国经济周刊

  1993年,为了解决好漳河用水问题,国务院牵头成立了海河水利委员会漳河上游管理局(以下简称:“漳河上游管理局”),对三省边界地区的108公里河段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协调的结果,红旗渠可取浊漳河水的50%,安阳跃进渠和河北的渠道分别可取25%的水。

  不过,由于水资源日趋紧张,加之漳河上游管理局对漳河上游水库没有调度权,所管辖的108公里河段内也没有调蓄工程,缺少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的机制和手段,所以红旗渠
的水源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有效解决。

  在此背景下,围绕水源角力的各方步入了“战国时代”。

  据红旗渠管理处的一位官员介绍,1989年,山西省长治市水利局和平顺县水利局联合修建战备渠,拟引漳河1.5个流量(河流每秒通过1立方米的水量被称为一个流量)的水发电。彼时,漳河水不过7个流量,而50%的流量已被各方分配完毕。深感威胁的红旗渠管理处当即“反戈”,后经中央有关部门调停,这场纷争以“数败俱伤”告终——长治市水利局、平顺县水利局项目被迫停建,红旗渠管理处则出资180多万元给予赔偿。

  而这场纷争,仅仅是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缩影。来自红旗渠纪念馆的相关资料显示,山西、河南、河北群众因争水引发的冲突至今已有30余起。

  “市场化”救赎策略: 买卖水权+旅游“淘金”

  为解决“断流”和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红旗渠管理层早在2001年便开始“买卖水”的市场化行为;而开发和发展红色旅游,也成为红旗渠在市场经济大时代背景下,选择的一条新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红旗渠管理处开始寄希望于“市场化”这根魔杖解决水源问题。

  “买、卖水资源”成为红旗渠管理处的第一块试验田。不过,他们很快便偿到了失败的滋味:2001年,该处借力所在地林州市(原林县)政府的鼎力支持,耗资94万元从山西省漳泽水库等5座水库引水3100万立方米。

  但是,由于红旗渠年久失修,水损严重,加之管理成本偏高(该处512名职工的工资全靠自筹),每立方米水流至农田时售价已高达0.1元,当地群众十分不满。而即使如此,红旗渠管理处每卖1立方米水还要亏损一分钱。

  不过,这桩“赔本生意”还是坚持了下来。

  5月24日,红旗渠管理处灌溉科科长彭银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自2001年始,该处已连续5年组织调水,累计从山西等方面引水11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计约300万亩次。“要不是政府补贴,(这水)我们还真不敢买。”红旗渠管理处副处长张永保透露说。

  其后,开发“经济含量较高”的工业用水客户成了红旗渠管理处的“谋生”手段。目前,林州市优创热电公司和鑫隆钢铁公司已成为红旗渠的“客户”,月用水量分别为15万、20万立方米。

  “一个月也就是四、五十万块钱的收入,但这是一个新起点。”红旗渠管理处灌溉科科长彭银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工业用水目前售价每立方米0.15至0.20元,“以工补农”的思路给了红旗渠一线生机。

  此外,红旗渠的旅游资源也成了管理者新的淘金宝藏。

  2004年4月5日,北京北方亚事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其品牌价值做出了17亿元评估。相关数据显示,在“人工天河”、“中华水长城”等盛誉吸引之下,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已逾1028万人(次),为红旗渠景区贡献门票收入8000万元。红旗渠管理处办公室的李保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陈,“旅游开发办”如今已是该处的“重点科室”。

  尽管红色旅游为红旗渠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入和更高的知名度,但这并没有解决红旗渠的最基本功能和现实问题——供水。

  如何分水?国家协调还是地方合作?

  “思想工作”加“管理智慧”使各方因为分水而发生的纠纷正在逐渐减少,新的“漳河水资源规划方案”也已经上交国家有关部门。而漳河上游新建水库等项目也将与下游统筹考虑。

  红旗渠的断流现象,尽管有“分水”层面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水资源匮乏。

  “我们经常给他们灌输这样的观念:现在是没水可分,你再争也没有水——过去河北说我们把给水给河南了,河南又怀疑我们把水给河北了……”漳河上游管理局水调科科长申丽霞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苦笑。不过,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在水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各方之间的“斗争形势”自2005年以来却“比以前平稳得多了”。

  当然,“思想工作”仅仅是化解纷争的重要一环。在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方面,漳河上游管理局也是超水平发挥。比如灌溉季节采取分时段、交叉供水、每年5、6月份充分利用上游水库下泄水、每年汛期合理使用水库弃水等等。

  针对漳河的实际情况,漳河上游管理局拟定了漳河水资源规划方案,请求在山西境内的漳河上游吴家庄段和管辖河道内各建一座水库,以拦洪蓄水,缓解四大灌区的用水紧张状况。目前,该方案已提交给国家有关部门。

  红旗渠的所在地林州市政府也在积极行动。红旗渠一直就被林州市政府视为其“农业命脉”和“城市名片”。面对“每年都要到山西买水”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源问题”的现实,2004年5月8日,该市开始在境内的马家岩修建水库,旨在补充红旗渠水源。此外,该市设计投资额为3000万元的红旗渠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也于2005年10月份得到国家水利部认可,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

  海委会的刘思清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随着水量的日益减少,民间用水纠纷时有发生。而即将在上游修建的吴家庄水库又将触及漳河水量这个敏感的话题。

  “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山西水库的修建将要考虑到下游河南河北两省的用水情况。对于修建后的水库,不仅要确定分水比例,也需要对水量做一个规定。”刘思清说,目前海委会也在积极做相关调研,以保障下游的供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