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马英九为何不愿“倒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10:49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孙升亮

  罢免案的高门槛、陈水扁下台可能引发的巨大不确定性以及岛内民意的基本面,都让马英九不愿出手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因“台开案”被收押,在台湾引发了一股空前
强大而且无分蓝绿的“倒扁”、“弃扁”浪潮。但是,就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高调发动“罢免案”、部分民众也期待马英九能登高一呼之际,马英九却对此表达尊重但不支持的态度,颇有“踩煞车”的意味。

  “斩首”不如“凌迟”

  马英九之所以不愿意在此时推动“罢免案”,首先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法律人”的坚持:虽然围绕陈水扁的贪腐案件“罄竹难书”,但在没有证据显示他本人涉入“台开案”、而且赵建铭至今也未被正式定罪的情况下,对其罢免的理由并不充分。

  按照台现行规定,对陈水扁进行罢免、弹劾的门槛都很高,通过的可能性很小,自然也是他的另一层考虑。根据台“宪法增修条文”,罢免案须经全体“立委”1/4提案、2/3同意后提出,并经选民总额过半数投票、有效票过半数同意才能通过;“立法院”提出弹劾案,也要由“大法官”审理,经“宪法法庭”的判决才能成立。显然,如果没有部分民进党“立委”的配合,罢免案或弹劾案根本就出不了“立法院”。这也是5月26日“马宋会”后两人一方面呼吁陈水扁“知所进退”,另一方面也追问民进党是否支持罢免的原因。

  从目前的政治现实看,民进党内近来虽然“逼宫”的声音开始浮现,但较为零散,并未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潮流,而且其主要的诉求也是要陈水扁放权而非逼其退位。党内最有实力的“三王一后”彼此勾心斗角、相互牵制,他们既“恨”陈水扁拖累大家、又“爱”他手中仍掌握的庞大资源及对由何人出线代表民进党参加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所残存的一点影响力,因而采取了一方面公开发表“团结声明”帮助陈水扁稳定局面、把他“供起来”,又或明或暗地与其进行个人形象与政治路线区隔的做法,以求趋利避害。

  而陈水扁被罢免下台所可能引发的巨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吕秀莲可能接手的“噩梦”,不仅立刻断了民进党内有些人心头闪过的一丝念头,也会大大增加马英九的犹豫。岛内有媒体即认为,“斩首”不如“凌迟”,让陈水扁留下来继续拖累、整垮民进党,未尝不是目前已处于优势地位的国民党变数较小、前景看好的一种选择。

  顺应民意,避免对抗

  如果说上面的分析偏重于技术面的话,岛内民意的基本面更是马英九不愿出手的根本原因。

  近期岛内多份民调均显示,虽然陈水扁个人支持度已经跌到应该“羞愧而死”的低谷,有超过60%的民众认为陈水扁对这一系列弊案负有责任,应该辞职下台,但在是否应该对其进行罢免、把他赶下台的问题上,岛内民意却明显出现了分歧,且不赞成的比例可能还略高于赞成的比例。

  这一表面看来很矛盾的结果,却准确反映了岛内民众的某种集体意识。一方面,陈水扁的人格与形象已完全破产,就连过去不问是非地“挺扁”的泛绿民众也深感焦虑与痛苦,6年来第一次愿意接受他“自行了断”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由泛蓝发动罢免,又会刺激到多数泛绿民众那种“陈水扁可以倒,但本土政权不可倒”的微妙心理,不少中间选民甚至一些泛蓝的中产阶级也因担心蓝绿对抗可能引发政局动荡,而宁愿选择再忍受两年。

  在这种民意结构下,马英九如果强势推动罢免案,正是陈水扁所求之不得的。因为如此做不仅有损于马英九长期累积的温和理性、不喜对抗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这必然会引发对立、刺激泛绿,给了陈水扁制造“悲情”、转移焦点甚至绝地反扑、摆脱困境的绝佳机会,也等于为已经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泛绿重新注入了“凝固剂”。

  因此,除非未来有关陈水扁本人或其妻吴淑珍的弊案有惊人发展,投下远比“台开案”更大的震撼,从而直接引发岛内民众声势更为浩大的抗议浪潮,实质性地改变上述民意结构,否则马英九很难跨出更大的步子,台湾民众大概也只能面对一个既“烂”又“乱”、苦不堪言的两年。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