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业人士的看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03:09 华夏时报

  专业人士的看法

  如此大面积的砍伐令人震惊

  有人说,内蒙古的沙尘源是北京的晴雨表,内蒙古的天气一咳嗽,北京就感冒。那么,麻池林场的砍伐对北京的天气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蒋高明。

  华夏时报:在包头当地有一种说法,说麻池林场不属于三北防护林,因此它的破坏对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蒋高明: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关于我国的沙尘来源,之前已经有许多种说法了。目前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意见认为沙尘暴是从蒙古国过来的,也就是所说的“进口派”;还有一派意见是我国自己产生的较多,达到风沙总量的60%-70%。无论这两派意见哪一派更正确,有一点可以肯定,沙尘主要来自北方或西北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而包头地区属于半干旱区,是沙尘源的必经之地。如果那个地方的植被没有了,对于风沙防护的损失是很大的。

  华夏时报:您作为地质方面的学者,更明白植被保护对防护沙尘的重要性,像这么一大块的林地被破坏,您的感受是什么?

  蒋高明:震惊,非常震惊。

  因为工作原因,我在宁夏、青海、甘肃,包括包头等地都考察过,我曾经见过一千多亩草原被破坏了,但是近一千亩的林地被破坏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从生态角度来讲,包头属于生态脆弱地区,植被应该以保护为主,特别是防护林,既然已经种起来了,就应该让它发挥自己的作用。大自然最怕孤零零的东西,既然已经有了种源、有了基础,就应该扩大战果,而不是去随意地破坏它。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通过努力把一片荒地发展成一片林场,这种行为相当不简单,我们应该承认和尊重这种劳动。

  华夏时报:发展经济和破坏环境,在目前看来好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蒋高明:怎么说呢,目前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的事情很普遍,目前形势下,环境和发展一旦冲突,让步的总是环境。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会得不偿失。

  华夏时报:您能讲一讲,这片林场的破坏对北京的沙尘暴治理有什么影响吗?

  蒋高明:现在国家正加大力度治理风沙,当然,治理风沙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北京,但如果失去了防护的第一道屏障,风沙就可以长驱直入地进入北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内蒙地区毁坏一片林地,就相当于向着北京安装了一架鼓风机。

  具体从内蒙到北京,风沙需要多长时间我没有算过,但从北京到东京只需一周的时间,这样推断的话,从包头到北京只需两三天的时间。

  ■社会各界的声音

  “需要面对的不是沙尘而是生存”

  其实,世界闻名的恩格贝示范生态区就在距离麻池镇60公里的地方。当25岁的蒙族姑娘乌日娜听说,近800亩林场被毁后,惊讶得连说了几声:“怎么会这样!”乌日娜出生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一个牧民家里,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作为志愿者,来到恩格贝示范生态区工作。

  相对于别人,乌日娜对保护环境有更深的感受:“我小的时候,牧区牛羊遍地、草青牧旺,但后来,沙化越来越严重,牛羊没有草吃只好卖掉,牧民越来越穷,有的人家甚至吃不饱。”

  乌日娜有一个天真的想法,那就是让肆意破坏环境的人到她的家乡住几天,“让他们了解到,在沙漠化严重的地方,需要面对的,不是沙尘,而是生存”。

  “咱更清楚这片林场的环保意义”

  “当狂风袭来,起伏的沙脉像汹涌的浊浪,造出一个阴森浑浊的世界,折断百年胡杨,推翻烽火高台,将一切生物淹没,将一切活着的东西抛入滚动翻腾的死亡之海。当烟霏云敛,这里又是一种荒凉,一种灵魂被生命抛弃了的荒凉。”

  这是包头市环保联合会理事赵玉江,在他的长篇报告文学《呼唤》当中,描述沙漠的一段话。

  作为环保志愿者,赵玉江曾徒步穿过沙漠,对沙漠有着特殊的感受。

  在麻池林场被毁事件过程中,赵玉江给与了很大的关注。

  “我曾向很多部门反映过,甚至胡存亮现在保存的《关于林场被毁的情况调查》一文,都是我写的。但反映归反映,却没有任何结果。麻池林场我现在想一想都心疼。作为环保人,咱比别人更清楚这片林场的环保意义。”

  据赵玉江讲,在麻池镇当地,很早就流行着一种说法:“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冬。”但自从林场成规模以后,大风天气便很少见了。由于风被阻挡,当地的秋冻时间推迟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网友评论

  昨日,《北京沙尘暴源头近千亩林地惨遭砍伐》发表后,许多网友发表留言、评论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新浪网友IP:61.157.199.*留言说:“现在,许多献身者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来进行环境补偿、抢救。然而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口号下,奉献者的努力,却被彻底地无情扫荡。看来,为了眼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到底还要不要明天,要的是怎样的一个明天?!”

  新浪网友IP:61.150.115.*留言说:“包头市,一些城市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仍停留在‘大炼钢铁’的年代。”

  新浪网友IP:221.217.15.*说:“那么多树全都毁了,想想都心疼!!!!呼吁有关部门领导好好查一下这件事,还人们一片蓝天,还所有人一个更好的明天。”

  网友chlzhou留言说:“内蒙古林业厅林政处王处长:‘在干旱地区栽树形成林子非常不容易,很珍贵,但是一片林地要和经济建设相比,就需要具体分析了。’这也是官员说的话?”

  网友muyi_lin6:“痛心疾首!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首都的环境的好坏。殊不知唇亡齿寒,林木被毁,沙化严重当地不受侵害吗?眼前的利益又能维护多久?由此可见,当地的政府官员是否在作为?是否考虑国家的利益?是否有环境意识?是否顾全大局?”

  网友IP:222.6.103.*说:“再不植树护林,就是自取灭亡。欠自然的东西,都会加倍还回去!”

  以上摘录网友评论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不代表本报观点

  本报记者杨文琴陈江宏文/图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