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三峡大坝全面建成专题 > 正文

今16时两人同按起爆器引爆三峡围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08:08 重庆商报

  

今16时两人同按起爆器引爆三峡围堰

  昨日,工作人员在演示起爆器操作过程 特派记者 钟志兵 摄

  

今16时两人同按起爆器引爆三峡围堰

  

今16时两人同按起爆器引爆三峡围堰

  商报图形 朱小白 制

  围堰爆破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今日16时将正式爆破。昨日,本报记者独家探秘了爆破前最后一次“定板会”。这次会议只有参与此次爆破的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在此,记者首次了解到,爆破将由2个控制器同时按下启动,而爆破指挥者也第一次演示了按下控制器的全过程。

  橙色小盒装“起爆命脉”

  昨天下午4时许,在围堰右岸的工程指挥部里,十余人围坐成一圈。原来这些人都是参与此次围堰爆破各相关单位的负责人,有武警、雷管供应商澳瑞凯公司、长江科学委员会、爆破专家……他们在此召开爆破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保证围堰爆破的成功。

  只见一负责人从桌子下拿出两个长约20厘米、宽约10余厘米的橙色小盒子。一打开,便是一块硕大的液晶显示屏,里头还有几个按扭。“这次起爆,必须由两个控制器一起按下!”该负责人说道。据了解,这是围堰爆破指挥部首次披露爆破控制器的模样,而控制器出乎意料的有两个,并不是外界一直猜测的一个。

  爆破失误最多耽误数分钟

  据雷管供应商澳瑞凯公司的外国专家介绍,此次爆破应该是万无一失的。如爆破时,同时按下两个起爆控制器后,雷管数分钟之内无反应,他们也能在几分钟之内排除问题。那时,2534发数码雷管先前编好的延时数据会立刻全部消失,而编码器会自动在几分钟之内立刻将原先的数据输入,接着便可以再次按下控制器,进行第二次起爆。此次爆破之所以要用两个控制器,是因为一个控制器最多只能控制1600个数码雷管,而这次的雷管多达2534发。今天一早,等所有检查、准备工作全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从水下捞起所有雷管的主导线,届时,围堰方圆500米至1000米之内将全部清场。

  现场“彩排”按下起爆器

  会议即将结束时,总指挥负责人将两个装着起爆控制器的橙色小盒,放在控制部房外窗台下,两个盒子前分别蹲着一个工作人员。一旁的负责人神色严肃地下令“5,4,3,2,1——起爆!”接着,这两人同时按下了起爆控制器!他们是在做爆破前最后一次按下起爆控制器的“彩排”。

  围堰爆破·预测

  5米巨浪可达3公里外

  今日16时,三峡工程三期上游围堰将正式爆破拆除,通过延时控制,2534个爆点将被分割成971响。据介绍,炸药被分解成了971响,震动波相应大幅减轻。就算一同炸响,三峡大坝也会安然无恙,因为大坝设计抗震能力达7烈度地震,而炸药同时炸响产生的震动波约等于一场3~4烈度地震。

  按设想,左岸围堰连接头将最先被炸碎;紧接着中间段从15号到7号堰块,将分成9段从左岸向右岸依次倾倒在上游江中;最后,连接5号、6号堰块先被炸离海拔110米线、再凌空炸成万千碎石。爆破冲击波将在围堰前掀起约5米高的巨浪,随后向上游江面快速传播,大约可抵达3公里外的茅坪港附近。江面上浪头高度会在半米左右,遇江岸阻挡则会顺势爬高到4米左右。 据武汉晨报

  围堰爆破·动态

  水位达到139.5米

   昨天早上7点半左右,三峡大坝右岸围堰完成堰内充水,水位达到139.5米。昨天上午11时许,雷管网络设置全部完成。葛洲坝集团三峡指挥部技术部工作人员介绍,爆破结束后,将进行炸碎堰块堆高部分的水下清渣。到昨日下午5时,所有防飞石胶皮、沙袋、钢丝网都已铺设完毕,随着这3样工作的完成,围堰爆破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围堰爆破·幕后

  急改雷管延时设定

  昨天下午6时许,几名中外专家又一次登上已基本准备好接受爆破的围堰。原来,他们通过编码器发现,有8发雷管的延时设定有误,需紧急修改!据介绍,昨日上午11时,所有数码雷管的网络线路设定完成后,他们立刻着手对2534发雷管进行检测,发现,一共有8发雷管延时设定有误差,所以他们紧急修改,要在主导线出水前做到万无一失。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特派记者 陈杰 刘芳芳 采写

  相关专题:三峡大坝全面建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