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人性化能否通过“考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5:07 新民晚报 | |||||||||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开始。这几天,与高考有关的信息纷至沓来。 在北京,准考证丢失可快速补办;忘带准考证但如与准考证存根上所贴照片相符,考生可先进场应考;患病考生可在专设的考场应考;多数考生或考务人员由于交通、气象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迟到,受影响的考场推迟考试。在沈阳,开通了“96130考试应急服务电话”,专人接听考生的求助电话,给考生送去贴心的应急服务……
从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制度到今天,高考已经走过了29年的历程。从当年苛求家庭出身的“推荐式”,到强调考试成绩的“竞争式”,更多公民得以推开大学之门;从一张考卷定终生,到今年部分大学自主招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试教育已显“破冰”之势;而高考时间从“黑色七月”到“凉爽六月”的调整,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人性化理念……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一种现象:高考制度的人性化,正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考场内,接受考验的是考生;而考场外,我们的高考制度也同样要接受人性化的考验。遍览各地的考试规定,还存在着不少亟待改进之处。 比如,全国各地的应试守则中有这样一条:“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场。”之所以这样规定,一般说来,主要与稳定场内的多数考生情绪有关,以免他们受到打扰。但如果上升到考生权利的高度,这种规定也许就值得商榷了,因为它单方面考虑了大多数考生的情绪,却没有顾及某名具体考生的权利。开考15分钟后,哪怕只是迟到一分钟,就被剥夺了应考权利,这种做法有些残酷。而办法也是有的,比如我们可以为迟到者设立一个“迟到考场”。 再如高考“禁厕令”。这条应试守则,一度因其缺乏人性,遭到公众质疑。从去年开始,广州市率先解禁此令,规定:一般情况下,考试中途考生若要上厕所,需做交卷处理;但如确有身体不适需要上厕所,可由主考指派一名同性别的考场联络员全程陪同其上厕所,厕毕可继续考试。然而,直到今天,这种做法,也没有被各地普遍采用。 现代教育的一大标志就是启发人性、尊重人性,保障每个人享有作为人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够从公民权利的最大化出发,努力改进现行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人性化才算通过了“考试”。新京报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