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开幕(实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11:53 中国网 | |||||||||
“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首发式2006年6月10日—11日在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主题为“城乡一体的中国城市化道路”。以下为论坛实录: [中国网]:大家早晨好! “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将于今天上午8:30在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网直播小组成员昨天下午一抵达论坛会场——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就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目前所有直播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中国网]: 与会嘉宾陆续抵达现场。 [主持人邓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聚蓉城,隆重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以城乡一体的中国城市化道路”为主题的“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 [主持人邓川]: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来宾。 出席今天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段应碧同志。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同志。 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同志。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曹健林同志。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同志。 (2006-06-10 08:27:32) [主持人邓川]: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女士。 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委副省长蒋巨峰同志。四川省委常委、城市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 成都市委副书记、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同志。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洛隆森同志。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黄忠莹同志。 中科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先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部部长、研究员李善同先生。 财政部财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贾康先生。 社会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先生。 中国社科院成都分院院长、研究员彭宇行先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一鸣先生。 (2006-06-10 08:29:27) [主持人邓川]: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何德旭先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主任、教授吕斌先生。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褚大建先生。 中央党校社部教授向春玲女士。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研究员裴长洪先生。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黄庆先生。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杨继瑞先生。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戴宾先生。 四川省社科院西部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世庆先生。 美国巴特内尔大学教授彼得·卡尔·克拉索先生。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威廉·利弗先生。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赵东成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系教授沈建法先生。 墨西哥人口统计和城市发展学院教授路易斯·伯里诺先生。 欧洲城市比较研究院教授里奥凡·D 伯格先生等,以及省市单位的媒体,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2006-06-10 08:35:13) [主持人邓川]: 下面首先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曹健林同志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同志给大会的贺信。 (2006-06-10 08:38:35) [曹健林]: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代表路甬祥副委员长,代表中科院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致“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的贺信。 [曹健林]: 成都市委、市人民政府及“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组委会: 欣闻“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在成都隆重开幕,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世纪。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今后20年的城市化进程,将直接决定着未来经济和社会结构,将会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牢牢抓住本世纪初叶的战略机遇期,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有效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 (2006-06-10 08:40:46) [曹健林]: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城市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成都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本次论坛以城乡一体的城市化道路为主题,以成都为案例,深入研究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到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拓展城市化实践的层次领域大有裨益。 预祝“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2006年6月9日,谢谢。 [主持人邓川 ]: 下面请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致词。 [李春城]: 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6月的蓉城繁花似锦,绿色成荫。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锦江之滨迎来了出席“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海内外嘉宾。 在此,谨代表中共成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欢迎。 [李春城]: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对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研究和实际探索。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成果,也存在不少不同的观点和做法。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快城市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李春城]: 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署,积极探索了和努力实践了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李春城]: 一是积极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正确引导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是科学制定城乡一体的规划,奠定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 三是努力推进“三个转变”,用市场的办法形成市场化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 四是深化改革,稳步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开发工程,积极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 六是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实践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2006-06-10 08:46:17) [李春城]: 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走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道路,顺应了城市和农村相互依存、共生共存的规律,也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战略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集约发展的规律。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条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我们认为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2006-06-10 08:47:37) [李春城]: 近几年,成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均在1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连续三年缩小。在中国市场协会公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成都的城市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均位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1位,城乡共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初步呈现。 本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城市进程是改变世界进程和重大面貌的重大事件之一,中国的社会化实践将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春城]: 围绕城乡一体的中国城市化道路这个主题,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讨论具有深远的意义。成都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还存在很多不足和不少急需要解决问题,我们将充分吸收本次论坛的结果,学习推进城市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走好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道路,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的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型乘势而努力奋斗。 祝"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邓川]: 下面请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先生致辞。 [陈佳贵]: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我很高兴来参加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成都市委、市政府和支持关心这次会议的所有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陈佳贵]: 本届论坛主题为“城乡一体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它在正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城市化是一个很新的话题,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化进程就开始了。工业的发展造成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最终演化成全球的社会潮流。伴随城市化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突发猛进,文化丰富多彩,政治民主加快,人类的智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陈佳贵]: 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世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迅速增加到50%左右,但还有31%以上的城市居民属于贫困人群。 在一些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城市病,也道出了农村的焦虑。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给文明提供动力的城市,也给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因此,全球现在有必要反思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以其产生的原因。选择适合未来以及选择自身发展的道路的城市化进程。 [陈佳贵]: 大家知道,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城市发源地之一,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从商代殷墟,郑州商城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林芝、邯郸、岳阳,从汉代的洛阳到唐代的长安等等。 中国人营造出一个个世界文明的城市,这些城市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史。 [陈佳贵]: 今天,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加速过程,它不仅将决定中国的未来发展,而且也将影响全球经济的格局,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中国未来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的城市化道路。但是,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必须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注意到在中国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中国许多城市一直在执着地探索城市化道路。成都市就是在积极探索城市化道路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城市之一。 [陈佳贵]: 中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更多的研究城市化以及竞争理念,世界一流的专家以及许多的政府专员来到成都,把成都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来加以结合,通过实际考察,交流经验等等,本届论坛一定是一次国际前沿理论的交流以及实践互动的最佳的机会,是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城市竞争力的知识、思想、经验交流的开放性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思想部、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一支从事城市化和城市竞争的研究的队伍,过去他们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希望出席会议的社科院的专家,一方面协助成都的同志做好大会的东道主的服务工作,与此同时,要抓住机会,向与会的专家交流、探讨、寻找,并与与会的专家建立联系,加强联系,使这次会议成为人人受益,各个满意,名至实归、成效显著的会议。 最后预祝“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主持人邓川]: 下面请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女士致辞。 [冯惠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顺利开幕了。我非常荣幸地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 [冯惠玲]: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城市化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战略选择。城乡一体化则是中国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战略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大统筹的重要内容。本届城市竞争力论坛将主题确定为“城乡一体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冯惠玲]: 在全国的大城市中,成都市较早地开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有力地推进了成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成都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时,成都市也遇到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其中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住宅制度的创新问题,产业结构转型问题,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等。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提供了典型案例,城市竞争力论坛提供了高起点的平台,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城市的建设者管理者会聚于此,共同探讨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结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宝贵经验,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相信,通过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分享,本届论坛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对推进成都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我校积极面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障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五”期间,我校共获取各类项目共260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5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项。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为中国各地区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己任,积极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十五”期间,学校教师承担副省级以上城市政府咨询研究项目150余个。从去年开始,为促进广大教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关注社会、关注现实,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校计划在三年时间里,组织约30路教授考察团赴全国各地进行教学与科研考察。目前,已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浙江杭州市、广西南宁市、吉林长春市、黑龙江哈尔滨市等9路考察团完成了考察任务。各路考察团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讨和综合调查,将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将实践前沿问题及时在理论上进行提升和总结,谋求建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学术研究互相促进的机制,以发展深化研究,以研究促进发展,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普遍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