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澜沧江-湄公河》电视片专题 > 正文

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看云南的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4:34 中央电视台

  康云海

  (云南省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布局始终遵循着中心城市扩散的模式,即以昆明这一中心城市为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迅速发展,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再辐射到边远地区
,进而促进全省经济发展。遵循这一增长模式,云南经济取得了较大成就,以昆明为中心,以玉溪、曲靖、楚雄为腹地的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已初步形成。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经济布局如继续遵循着单一的中心城市推移模式,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势必会延缓云南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为此,对云南经济格局的认识,不能仅从云南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来看云南经济的发展,最好的视角是站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来看云南经济的发展。一是从中国的沿海经济圈或者北京/上海;二是从与云南合作的重要伙伴东盟代表---泰国(曼谷)。

  一、云南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大环境

  综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二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云南如何面对这一国际大环境?如何在加强国内与其他省区的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快云南经济国际化的步伐,使对外开放从简单的引入国外资金和国外技术,转为跨出国门,按国际资源情况和国际市场需要,来组织和开展有利于云南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将席卷整个世界,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国际贸易额将稳定、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市场趋于形成。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据联合国开发署预测,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年增长率将在7%左右,高于世界经济3.5—4%的平均增长率,服务贸易增长率将超过货物贸易,达10%左右,2010年,全球贸易总额可望达到1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将超过5万美元。各国对世界的依存度将日益提高,国际贸易将日益成为各国经济的联系纽带。二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量增大和速度加快。随着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21世纪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速度呈加快之势。目前,国际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增加到1.2亿美元,是全球商品和服务出口总值的70倍。据估计到2010年,国际间的外汇交易额就可能相当于同期世界制成品和服务贸易额的100倍以上。三是跨国公司壮大导致全球生产一体化。在新世纪里,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将纷纷在世界各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原有的跨国公司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通过并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巨无霸”式的跨国公司将不断涌现,为了利润最大化,它们将经营活动的触角扩大到世界各个角落和各个产业。在1995年,全球有7万美元的销售额是跨国公司创造的,超过全球出口总值的20%。跨国公司占全球产出的比重,从1970年的4.5%上升到1995年的7.5%。预计到2010年,全球跨国公司将超过10万家,国外分公司将超过100万家。这些跨国公司将整个世界纳入其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网络,构筑起国际生产体系。四是国际性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虽将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并不能消除各国间的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使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摩擦加剧。为了尽可能地消除经济摩擦,必须要求有超越于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范围内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稳定金融秩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发展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制度保障,它们在推动全球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一体化进程方面的潜能将在新世纪得以充分发挥。五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周期。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浩浩荡荡,以比工业革命和电气化革命更加迅猛、更加深的变革力量震撼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通信费用大幅度下降,信息的传递不但更为迅速而且价格更低,坐在地球一角,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组织生产、组织营销早已不是梦想。更为突出的是,资本国际流通可以在瞬间进行。21世纪初,人类将全面迈向信息时代,以住处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亮点,信息技术也将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使全球进入一个四通八达的“网格社会”,商品、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更为便捷。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趋势正在迅速发展

  在美洲,1994年1月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开始运行,同年12月,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决定在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1995年,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拦圭4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正式成立,为拉美经济一体化树立了一个里程碑。在签订建立南方共同市场协议的1991年,上述4国间的相互贸易额只有46亿美,但到该协议付诸实施的1995年,南方共同市场内部贸易额达150亿美元。在西欧,欧洲联盟从1995年元旦起正式吸收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入盟,使欧盟的成员国从12国增加到15国。欧盟还一再声明要吸收某些东欧国家入盟。1995年11月,欧盟友5国同中东北非12国共同宣布要在2010年前建成欧洲一地中海自由贸易区。在东欧,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法克4国雄心勃勃要在1997年建成中欧自由贸易区,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乃至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亦将加入。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大力争取尽可能多的独联体成员国实行经济一体化。非洲也建立了许多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比较突出的是由12国组成的南部非洲经济共同体包括10个东南亚国家的东南亚共同体(除原有6国以外,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东欧还决定使东南亚共同体在2004年以前成为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前后建成。

  (三)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第四轮经济长波的探底阶段

  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通过对英国、法国和美国一百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工资、国际贸易、煤炭和生铁的产量和销售量等统计资料的分析,于1925年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必须资遵守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波动理论。世界经济至今已经历了四个完整的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第一周期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25年(1814年达到顶峰),下降35年,共60年;第二周期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24年下降23年,共47年;第三周期开始于1896年,终止于1945年,上升24年,下降25年,共49年,其间发生了震撼世界的30年代大危机;第四个也是最近的经济长波的上升阶段始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之后(1945年),上升28年,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后开始走向衰退。随后,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一直在4%左右徘徊,估计大约2010前后,世界经济有望完全走出低谷,开始新一轮即第五轮经济长波。

  (四)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所发现的50年一个循环的经济长周期,大致可以分为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平均为25年左右。在前25年的繁荣阶段,由于世界对周期主导产业之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是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具有该产品的提供能力所致),故在周期的繁荣时期,资本主要投向生产过程,通过大批量生产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后进的国家通过“干中学”也渐渐地学会了该产品的生产,于是该产品的市场总供给将会趋于增加,而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则会逐渐趋于饱和,这时,周期的衰退阶段便会来临。在周期的衰退阶段,那些最有远见的国家便会悄悄地将资本从原有的主导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上撤出,去从事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活动。这种创新活动一开始是个别的,但随后就会逐步产生示范效应而导致新的丛生,于是个别企业的创新活动最终会演变成为一场技术革命,并在这样的技术革命中最终产生出一个新的主导性产业,结果,一个由新的主导产业为推动的繁荣周期将会重新到来。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这样的经济周期已经经历了五个:一是以纺织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周期;二是钢铁冶炼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周期;三是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周期;四是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周期;五是今天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周期。

  (五)中国经济在新一轮经济长波时间融入世界发展主流

  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经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是一个半工业化的经济体,2005年人均GDP才突破1000美元。

  中国经济要在新一轮经济长波中时期(2005年—2065年)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从经济建设的实际内容来说,就是既要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

信息化,不仅要大力发展传统工业经济,更要着力发展新经济。工业化使我国成为经济大国,信息化将使我国成为经济强国。

  中国要在20世纪中叶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人均GDP要达到4000美元。这其中存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蕴含着可以说是无穷的投资机遇的后发优势。

  中国经济更大的优势还在于它的巨大的没有开放的传统资源市场。在这样一个传统资源市场中,我们作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传统的企业组织,用资本杠杆整合传统资源,将制度化优势、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传统资源结合起来,然后与国际资本市场、与跨国公司结合起来,借助加入WTO之机,使中国经济走向国际经济大舞台。这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但也会给中国经济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二、从中国的沿海或者北京(上海)看云南经济的发展

  过去,人们在谈云南对外开放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时,多数占在云南自身优势和发展的视角上。为了全面了解云南的以外开放,我们改变了一下视角,从中国的沿海经济圈或者北京、上海看云南的经济发展。通过我们用电子邮件、电话对这些地方关于云南经济发展的专家和学者咨询,他们认为:

  1.他们通过云南举办的园艺世界博览会、旅游交易会、昆交会等,认识到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再是过去他们心中那种偏僻、落后、闭塞的边疆地区。

  2.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他们认为云南作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积极寻找投资合作伙伴的优势明显。云南的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云南在西部十二个省(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前列,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两方的合作。目前开展的滇泸、滇粤合作和省院、省校合作的重点,是以科技和管理人才流动为主,其目的主要是改善云南的人才结构,今后,要开展企业间的合作,主要让以上发达省区的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到云南建厂投资,主要是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云南来开发。例如:到2005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家企业到上海投资安家,《神布斯》杂志评出的国内100位富豪中,有80位投资入沪。如果这些有实力的企业在上海嫁接形成的集团公司能有10%延伸到云南投资,将会非常有利于云南经济的发展。

  3.我省确定的“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战略目标,特别是开展的生物资源创新工程的实施,他们认为可以与他们经济发展特别是绿色食品开发方面形成互补。目前,沿海一带绿色食品加工业的40—60%左右的原料均来自于云南。

  4.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他们相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他们所在地或产品进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将成为他们首选的物资集散地或出口转内销的加工基地。他们所在地一大批企业,为了扩大云南市场份额,必然会采取在云南投资的战略,把云南,特别是昆明作为他们企业的基地来建设。到时,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就会纷纷流入云南,从而促进云南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从东盟代表——泰国(曼谷)看云南经济的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云南对外开放的春天已经到来。为了进一步分析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优势和潜在的机遇,从云南自身的角度分析以外,站在泰国(曼谷)角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泰国是一个旅游业大国。其国内生产总值60%左右来源于旅游业的发展。每年来自欧洲等地的外国游客达3000多万人次。云南独特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低纬度的雪山,牧场和高源湖泊,与泰国的亚热带风光形成互补,不仅是泰国游客向往的地方,而且对大部份西方游客具有吸引力。因此,如何尽快开通湄公河黄金水道,将到泰国旅游的20%的游客吸引到云南来旅游,将会极大地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云南接待海外旅游人数只有1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2亿美元。如果能将泰国的外国游客20%、600万人经金三角,沿湄公河黄金水道吸引到云南旅游,将会创造20亿美元的旅游外汇收入。目前,云南省人民政府与泰国皇家旅游部已签订合作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备忘录,并且着手探讨将西方的游客分国度实现泰国——云南两大旅游目的在的深度合作。

  2.泰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现阶段云南的发展水平高。2005年,泰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0美元,云南是900美元。泰国在旅游、贸易、工业加工等方面的市场潜力巨大,并且可以与云南的经济开发形成互补。云南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为泰国的工业发展服务。目前,云南人民政府与泰国政府联合开发的“景洪电站”项目已经启动。

  3.云南农业产品开发与泰国的开发互补性特别大。由于泰国和云南所处的气侯带不一样,农产品的开发和贸易有十分巨大的潜力。泰国大部份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生产的农产品多数为热带和亚热带农产品。云南的气侯具有典型的“立体气侯”特征,并且是以寒温带为主所生产的农产品大多数为一些寒温带农产品。举一个典范的例子,泰国市场上的苹果和梨,大多数从美国进口,运输成本高,且价格较高,是普通百姓的奢侈品。如果能将云南的苹果和梨打入泰国市场,由于运输成本低,其价格必定低,从而成为普通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一般商品。

  4.云南和泰国已经作为“探路者”积极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省人民政府与泰国政府联合兴办的“中泰科技经济贸易区”项目于2002年8月已正式启动,现在正在建设之中。“中泰科技经济贸易区”总体开发思路是:政府推动,企业运作,旅游开路,贸易先行,工业支撑。争取10年内在泰北地区建成一个最大的、面向中、泰、缅、柬、老、越等国际市场的、集商业贸易、旅游观光、工业加工为一体的重要经济区域。它位于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以及即将建设的昆曼高速公路和泛亚国际铁路的必经之路—泰国清莱府,区内包括两个较大的子项目:“商品城”和“免税工业区”。“商品城”建在距清莱府城市中心约8公里的地段,初步规划占地约100公顷。目标是建成泰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市场和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商品集散地。“免税工业区”将建在清盛县金三角的核心地段,初步规划占地约400公顷,目标是建成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品生产基地。“中泰科技经济贸易区”项目的总投资大约需要50亿元人民币,预计10年完成融资任务。

  5.中国已成为泰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并且与美国、日本在产品开发和旅游方面的竞争力正在提高。云南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在泰国与中国的贸易过程中将受益最大。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看云南经济的发展

  东盟现有10个成员国,约有5亿人口,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届时,区内的GDP将达到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也将达到1.2万亿美元;中国向东盟的出口预计增加106亿美元,增长55%;东盟对华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长48%。另外双向投资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分别拉动东盟和中国GDP增长达到0.9%和0.8%。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将带动云南对外开放的大发展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导优势”,是中国走向东盟的“桥头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云南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它将云南从一个封闭的内陆省份一下变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一机遇不亚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深圳面临的机遇。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将每年带动云南GDP增长1-3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云南地处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与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3国接壤,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邻近,是中国连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在长达4061公里的边界线上,有国家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9个。中国内陆省区市经云南通往东盟国家的陆上运输通道,比经海上通道平均可缩短运距3000千米以上,降低运输成本40%-60%,兼有快捷和低成本的多重竞争优势。

  2.云南现有的良好基础设施能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优质服务。云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已实现了以昆明为中心200千米范围内主要干线公路的高等级化,建成出省、通边的高等级公路骨架网;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民用机场有10个,昆明第二国际机场和红河、文山机场已列入规划,将陆续开工建设,开通了包括通往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河内、仰光、万象等东盟国家的国际、国内和地区航线103条;贵昆、成昆、南昆、内昆等铁路干线和通往越南的滇越铁路,形成云南通往全国及越南的铁路运输网络;中、老、缅、泰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和昆明——万象的国际公路运输已正式开通。泛亚铁路云南段也正在加紧规划。可以说,云南已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并举,东、中、西三路连接东盟”的立体通道格局,有条件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发挥良好的服务功能。

  3.云南与东盟各国长期友好的合作与交流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云南已形成面向东盟国家广大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云南现有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起步阶段人员往来、物资运输的要求;中国内地与东盟各国间的信息交流,可经云南提供的国际间大容量、高速度、智能化、交互式综合信息网而得以实现;云南丰富的水能资源、现有的装机容量以及正在建设的项目可以保障按照协议向泰国、老挝、缅甸等一次性能源较为缺乏的东盟国家和广东等中国沿海地区供电;云南省内的昆明等中心城市可为中国东盟间各种层级、规模的会晤,磋商、商务会展等活动提供高质量的设施、食住行条件及休闲观光等配套服务;云南有条件为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与投资贸易便利化相关的货币结算、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云南与东盟国家在农业、矿业、旅游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合作正在加快,并已取得成效。近年来,东盟国家在云南的投资也不断增加;政府间的交往也在不断扩大,除高层领导人的频繁往来,泰国、缅甸、老挝在昆明设立了总领事馆,马来西亚驻昆总领事馆、越南驻华使馆领事代表处的设立也在加紧进行。云南还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的一些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或磋商机制。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将为云南形成多个经济增长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将促使经济布局重心向沿边口岸转移,能在云南形成多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布局重心转移将形成云南省“一个龙头”、“三个拳头”的对外开放格局。即:以昆明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已经形成,这是云南经济增长的“龙头”,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云南经济增长还要靠这一区域来支撑。中心既然已经形成,还应建立强有力的支点,“拳头”打不出去,“龙头就始终抬不起来。云南应尽快瞄准越南市场,形成以河口等城市为主的“拳头”;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形成以思茅、景洪、勐腊为主的“拳头”;以德宏、保山为主,形成进入缅甸、印度洋和南亚的“拳头”。把有限的稀缺要素集中投入到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沿边城市,使其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能够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经济增长极。这“三个拳头”一旦打出去,使这一区域和众多的国家以及诸多国家的相互差异创造一种很强的互补性,从而将构成数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区域市场,能够汇集到各国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这就为云南在其经济发展中实施灵活应变的战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心区域的龙头作用也就可以充分显示出来。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云南经济发展可依靠的一个跨地区跨国界的大经济圈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圈的发展分不开。比如,“珠江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环渤海地区经济圈”,等等。西部大开发,并非西部区域内的循环,更多的意味着“向东”、向外发展。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西部地区想要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就应当寻找类似的“经济圈”。西部11个省区虽有经济发展滞后的共性,但各个省区间的个性差异很大。现实的态度应当把西部各个省份融于周边不同的“经济圈”,即西部各地区应当向邻近的“经济圈”靠拢。具体来看,西北五省区受制于周边环境,对外开放的难度很大,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形成强劲引力的“经济圈”,其自身成为一个“经济圈”为时尚早;内蒙古区的重心深入华北经济圈,发展是指日可待的;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广西、云南情况就大不相同,在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更是明显,其沿边、沿江、沿海“多通道”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向外扩张的便利。对于云南来说,正在渐渐凸现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云南经济发展可依靠一个跨地区跨国界的大经济圈。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研究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48%。中国和东盟之间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合作空间,可以取得互利双赢。中国对东盟出口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成品油和粮食,从东盟进口商品有电子产品、原油、液化石油气、植物油、木材及其制品、化工原料等。近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显著增加,双边贸易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达10亿多美元,占云南对外贸易总额的35%左右;云南95%以上的对外经济技术承包工程业务在东盟国家。迄今云南在周边国家的投资已超过2800万美元。东盟国家是云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五、云南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竞争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加强经济合作

  云南省经济发展不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不好、基础差、底子薄、对外开放起步晚,新的经济增长点弱,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等,但主要还是产业结构趋同化日渐严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在许多地区已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由于有的地区“穷怕了”,急于求成,争项目、争投资,将各种资源投入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去。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以行政区划割裂了经济的合理联系,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产业趋同化,使得许多经济区和企业无法以低投入形成高产出。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封锁政策、保护落后,使该关的企业关闭不了,该淘汰的生产能力和产品淘汰不掉,割裂区域市场,破坏公平竞争,使生产要素上不能向回报率高的地区流动,产业不能选择区位成本最低的地区就位。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如果不改革这种自成体系、孤立发展、自我封闭、相互排斥的格局,其经济增长就始终突破不了原有的框架,其经济运行就只能是在低效、低速中循环。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经济合作,破除地区封锁和行政限制的樊篱,促进区域开放、区域交换和区域分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组织地区间商品、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并统筹规划和开发建设可以共享的能源、交通、通信、市场、水利等基础设施,云南省的经济才能有效地聚众家之长,集协作之力,把分散、局部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整体、综合的现实优势。通过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和要素流动,争取最大的比较效益,推动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从系统理论的功能来看,解放思想,加强国内外的合作可以使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二元互换”,如市场、资源与资金、技术互换,实行优势互补,变经济潜能为现实优势。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解放思想,加强国内外的合作可以使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向有利于云南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不断地使云南的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合理和产品结构更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从而促进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我省的跨国公司

  当我们站在云南经济圈以外分析云南经济的发展,不难发现,云南经济的对外开放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由于内向的对外开放,主要包括的内容是商进口、引进技术和投资(发达省区的国内投资和外资);二是外向的对外开放,包括的主要内容是出口商品、输出技术和平共处对外直接投资。从云南经济对外开放20年的情况来看,云南对外开放的基本策略主要为:引进外国或者国内发达省区的先进技术、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或国内有实力的集团公司的直接投资,出口本省有竞争力的商品。这样的开放策略在过去的年份中无疑对云南经济的高速增长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继续实施这样的策略将面临巨大的困难。针对云南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区位优势,并且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相邻国家(越南、缅甸、老挝),云南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外向开放策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发达国家如何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来促进自己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中国西部较落后原省区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这些实例说明,云南经济发展要在继续对内开放,吸引国内和国际资本的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把一些资本和技术投到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邻国。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一体化的今天,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是不可能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不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我省的跨国公司,其未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为此,一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具有实力和优势的集团公司尽快打入东盟,在东盟范围发展跨国公司。目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已经出台了鼓励云南企业到东盟投资创业的相关政策。一是首先鼓励产业和技术上具有优势的电力、烟草、有色冶金、医药、化工、轻工、机械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到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投资。这些企业可以境外投资、合作投资、境外地人加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收购兼并、参股控制、技术转让、服务贸易、教育培训、建立贸易机构,为大型跨国企业提供产品或定牌生产方式,全方位开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二是对于“走出去”开展国际经营的企业,省政府将加大资金支持,严格执行出口退税管理手续。三是对开展境外合作的企业,有限制赋予进出口经营权,优先安排进出口配额或许可证。四是省政府为到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投资的企业,提供政策引导和咨询服务。

  (三)搞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是云南对外开放搞活的关键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越来越注重利用国际地缘特点和优势,加强通道建设,实施“通道战略”,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发展。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因山水相连,铁路、高速公路、航海及航空线密集,形成了较发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由此构筑起了具有强烈外向竞争性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德国是“欧盟自由贸易区”重点成员国,其起步时期的“汉堡模式”就是非常典型的立足“海上对外通道”而构建起来的,并推动了整个西欧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作为连接太平洋、印度洋之重要国际交通梳纽的“香港自由港”模式,也是如此。东盟10国是我国的近邻,更是云南的近邻,历史上彼此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留下了许多友好交往和合作的动人记载。目前,东盟已是我省对外开放搞活的重点地区,因此,如何加快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成了拉动云南经济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佳、陈利君:“云南经济增长的轨迹”,《经济增长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研究》(第一章),孔祥庚、王崇理主编,云南省委省政府重大课题,200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2.“云南经济增长面临四大难题”,新华网滚动新闻栏目,2002年7月14日。

  相关专题:央视《澜沧江-湄公河》电视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