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寻亲专题 > 正文

山东抗震医疗队:30年后踏上“探亲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9:51 河北日报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大批伤员亟待救治。全国各地纷纷在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赴唐救灾。作为河北的近邻,山东省派出871人组成的14支医疗队赶赴唐山。30年后的今天,烟台、临沂两地当年参加援唐的医疗队员们,怀着对唐山人民的深切挂念和对震后新唐山的深深祝福,重走当年援唐路,在感恩与情谊汇聚的热潮中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探亲之旅”。

  好雨知时节。6月13日,唐山降下了入夏以来的第一场透雨。

  “山东医疗队的大夫们回来了!”在古冶区,居民们奔走相告,心情显得格外晴朗。

  30年前唐山大地震后,无数生命亟待救援。如甘霖天降,山东烟台和临沂两地医疗队同全国5万名医护人员一道,火速赶来唐山,冒着余震的危险,攀过残垣断壁,在废墟瓦砾上支起的帐篷中挽救了一个又一个伤员的生命;30年后,当年的白衣天使怀着对救治过的伤员的深深惦念,重返旧地寻访故知,为的只是了却一桩充满爱与祝福的心愿。

  1、两个“七个半小时行程”,穿越时空令人感慨

  对于当年援唐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队员们来说,从济南到唐山这段路程并不陌生。然而,一样赶路,两样心情。

  6月11日,一行16人由烟台和临沂分别出发,赶往唐山。

  傍晚时分,沿高速公路驱车而来的原临沂医疗队队员赶到当年的援唐驻地———古冶区。原临沂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程彦唐医生看了一下手表,下意识计算了一下行程———760公里路程,走行大约7个半小时。这位75岁高龄老医生不禁感慨:同样的路程,当年乘汽车、转火车、再飞机、又汽车,一路辗转,整整用了两天两夜!

  程医生告诉我们,从临沂到唐山途中,大家想得最多的往事、谈得最多的话题便是当年紧急集合,赶赴唐山的情景。

  程医生清楚地记得,1976年7月28日下午1时多,他所在的临沂地区医院(现临沂人民医院)的18位医生、护士被紧急召集起来,院领导向大家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和一项重大决定: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死伤数十万人。于是,院里决定抽调他们这18名医生、护士,加入由临沂地委组织的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唐救援。同时宣布纪律:不向家人告别,严格保密。“晚6点准时出发。”

  “所谓准备,并不是收拾个人生活用品,而是备好医疗用品和药品。”程医生记得,当时上级通知每人带上一周所需医药用品,而他凭着多年行医的经验考虑到,地震过后骨折、外伤的病人居多,应该多带些酒精和石膏,所以除了必备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又额外带上了25公斤酒精和一大箱石膏。“按照当时的要求,我们每人只需带500cc酒精,事后证明我当时的‘超限’是对的。”

  7月28日,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医疗队员们紧急集合,乘汽车聚集省会济南,然后换火车抵达天津杨村机场,再转乘飞机赶赴唐山。

  烟台医疗队队员、原烟台护士学校教务主任王月梅记得,她和同事们到达唐山空军机场时,已是7月30日下午6时。按照分工,她所在医疗队的救治点安排在古冶区唐家庄。从唐山市区到位于郊外矿区的唐家庄,不过30公里路程,乘军车而来的他们却行进了7个半小时———相当于现在从山东到唐山的全部行程。

  王月梅回忆,当时唐山境内交通破坏严重,车辆根本无法行驶,赶往救灾现场的最后30公里路程,他们几乎是步行赶来的,有时还要推车———因为车上载着药品和器械。

  30年后重走当年援唐路,看到新唐山新的建筑,新的一切,回访团的成员们感到非常欣慰。

  临沂市人民医院供应科护士长王敏,当年援唐时还是一个21岁的小姑娘,当年她同“准公爹”高峰岭翁媳一同援唐的故事至今在临沂医疗界传为佳话。看到当年的一片废墟如今已经被一座座高楼所取代,她眼含着热泪激动地说:“我很自豪,我们一家曾经有两名成员为今天的新唐山尽了力量。已经去世的公爹如果天上有知,一定会感到高兴的。”

  2、五十页旧病历,记录再造生命如山恩情

  烟台医疗队回访成员是6月11日下午乘火车抵达唐山的,一出站台他们就见到了早已手举“接烟台医疗队亲人”醒目字牌等候在此的唐山市民王学军。

  王学军告诉我们,面谢当年的救命恩人,是已故老父的临终遗嘱、自己30年来未了的夙愿。

  讲起父亲同烟台之间的缘分,王学军激动不已:“1976年8月的一天傍晚,我和弟弟妹妹们正在废墟瓦砾上搭建简易棚。一位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同志把一封信交给了我,来信地址是‘烟台海军407医院’。我急忙打开信封,这是父亲口述别人代笔的一封家信。难道他老人家真的还活着?!我急忙呼喊弟弟妹妹们,几个人顿时失声痛哭。”

  王学军回忆,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单位值班的父亲王振和身受重伤,随汽车转往外地治疗,之后便与家庭失去了联系。此后有伤员转出途中依然遭遇不幸的消息频频传来,一家人揪心不已。从父亲的来信中他们得知,父亲在这次伤员大转移中,已辗转到达烟台市。

  后来王学军得知,在烟台海军407医院,父亲得到医护人员精心救治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由于伤情严重危及生命,必须实施截肢手术,而王振和担心身边无人照顾,起初不肯答应。当时的烟台地区政府、市卫生局和407医院的七八位领导一起上阵,耐心地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解除了老人家的后顾之忧。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后,医护人员一边精心照顾老人,一边又几经辗转同他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并代写了一封封平安家信。

  王学军告诉我们,当时面对父亲的来信,兄妹几人还是忧心忡忡,因为母亲震亡的消息父亲还一无所知。他们难以想象,一旦得知老伴已经遇难,自己年近六旬又遭遇截肢的父亲会不会承受不了这个突然打击?无奈之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407医院党组织汇报了实际情况,请他们帮帮忙,做做父亲的工作。

  20天过去了,王学军收到了父亲写来的第一封亲笔信。信上说,“你妈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是医院的平政委、杨教导员和魏干事用了几天时间慢慢告诉我的。我不难过,希望你们也不要难过……”后来伤员集中时,王振和又转至烟台地区医院(现毓璜顶医院)继续治疗,得到了那里医护人员同样精心的救治。

  王学军告诉我们,1992年春,父亲病危,临终前老人反复叮咛兄妹几人一定要永远牢记烟台军民的再造之恩,有机会一定要找到恩人,当面答谢。

  王学军终于盼到了这一天。6月11日下午,回访团成员、当年担任王振和主治医师的王恒松大夫见面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一份特殊的礼物交到王学军手中———一份30年前的旧病历。

  翻看病历,王学军禁不住又一次热泪盈眶:长达50页的病历上,记录着王振和从8月6日入院到11月27日病情稳定转出的全部过程。114个日日夜夜,病历上几乎每隔两小时就有一次医生详细地观察记录,从高烧昏迷到截肢手术,从病情发展到情绪变化,细致入微。

  王恒松说,当时医院接收了近200名伤员,全院医护人员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唐山伤员,每一位伤员都有一份这样的病历,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医院的档案室里。

  3、一本“援唐日记”,见证救死扶伤神圣使命

  “援唐归来不言怕。几十年来,也曾有过多少风雨坎坷,却不曾再有过怕。三十年过去了,是震后余生的唐山人民用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关于勇敢与坚强的全部涵义。我敬佩他们。”这是临沂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护士、今年54岁的孙瑞冬不久前在电脑前敲下的文字,当年援唐的经历,使她延续了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此次重回唐山孙瑞冬未能成行。但她特意委托临沂市人民医院的王敏护士长带来了一本30年前的日记。翻开日记,便开启了关于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之门。

  到达灾区后的第三天,孙瑞冬记下了这样的文字:

  “唐山幸存的人让我们敬佩不已,各种式样的帐篷紧挨着搭建在废墟上、路两旁,穿戴已比较齐整,伤势轻的人都在忙碌着,儿童们仍在忙着嬉戏,有的人家竟还在镇静地烙饼做饭,没有哭声,没有绝望,男人顶天立地,老人、婴幼儿被家人保护着。我们逐家逐户巡访,为他们发放药品,清理伤口,妇科杜玉洁大夫还蹲守一天一夜,给一位产妇接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烟台医疗队王月梅医生说,看到这一章节,她更加思念由自己亲手接生的那个女孩“震红”。“当时很多产妇,不但请我们接生,而且都让我们给孩子起名,有的叫震生,有的叫唐烟,有的叫震红……一个个带有强烈纪念意义和浓郁时代色彩的名字让人很难忘怀。”

  6月13日上午,王月梅如愿以偿地见到了“震红”的母亲王秀兰。

  “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啊!”见到曾经在唐家庄废墟上为很多孕妇接生的王月梅医生,54岁的王秀兰抱着“亲人”泣不成声。

  “震红很好吧,她没有改名字吧?我们找了他们很长时间了,终于知道了震红的消息。”王月梅激动地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震红都做妈妈了!”震红的妈妈说,是震红把烟台医疗队寻找她的消息告诉了她,得知“亲人”真的来了,王秀兰立刻赶着替女儿来与接她出世的阿姨见面。“希望今后能够常来常往!”

  “往事如烟,岁月如水,多少往事都已淡去。惟有援唐往事逾30年仍历历在目。”30年后孙瑞冬写下的文字更是让医疗队员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如今已担任海军烟台407医院副院长的刘清波当年还是一名年轻的书记员,当时专门负责伤员统计工作。他回忆说,在接到烟台地区卫生局接收唐山地震伤员的紧急通知后,医院立即将入院的部队病号和地方的轻病号全部转移出院,空出病床接收唐山地震伤员,在第一批病员中,绝大部分是用担架抬来的,只有少数几名单纯上肢骨折的能自己行走。

  刘清波副院长告诉我们,关于这段历史自己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些血肉模糊的伤情严重的伤员一到医院,大家马上意识到血液的重要性。于是,每当有伤员需要手术,医院检验室便成为最最忙碌的地方,医护人员和大批闻讯赶来的烟台市民在室外排起长队,争先恐后地检验血型,报名献血。刘清波说,自己是1974年入伍的新兵,当时检验室门前献血者们排起的那条长龙,至今还是他心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4、三十年时空流转,见到你们格外亲

  “这就是我们当年搭起帐篷当作手术室的地方,如今变化可真大啊!”6月12日上午,回访团来到了唐山市不锈钢有限公司,30年前的这里便是唐家庄矿的抗震医疗救助点。

  “我们当年就是在这里找了几块木板搭起手术台的。”烟台肛肠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春祥回忆说,当年由于伤员多,外地药品、救援物资又运不进来,药品短缺成为最大的难题。他和其他医疗队员一起,最初一段时间经常到煤矿医院的废墟下挖被埋的药品。一次,他们正在挖药品时,余震使本已倾斜的墙向他们砸来,多亏当时年轻,反应快,才躲了过去。

  火红的飘带,响亮的腰鼓,为了欢迎来自烟台、临沂的客人,赵各庄矿融园小区的居民自发组织了一支腰鼓队早早地等候在那里。

  “你们可来了啊,真是感谢你们啊!”正在临沂抗震医疗队回访团成员参观当年救助伤员的旧址时,两位老人激动地握住了临沂回访团中年龄最长的程彦唐医生的手。

  80岁高龄的徐景贤老人自我介绍说,自己就是当年曾经被临沂医疗队救助过的伤员,而64岁的王锡山的亲人便是被程彦唐医生亲自救治的人。

  “虽然想不起姓什么叫什么,但我能认出你来,那时你多年轻啊,也就四十多岁,30年过去,都显老了。”王锡山说,他的嫂子和孩子在地震中受了伤,是程彦唐医生和他的队员们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治疗和照顾。“我们早上八时就等在这里了,昨天知道恩人们要来,我一夜都没睡好。”

  终于见到当年的伤员,程彦唐医生激动地从怀中掏出一枚刻有“山东医疗队”字样的红色徽章,用颤抖的双手重新别在胸前。看到这熟悉的徽章,两位老人禁不住上前同程彦唐医生紧紧拥抱在一起。

  6月13日上午,回访团来到了古冶区供电社区。在小区的中心广场,居民和孩子们早已为客人们准备好了精彩的欢迎演出。亲历地震的居民代表表达了他们对医疗队最真切的感谢,亲切的歌声,优美的舞蹈,特色的戏剧,让客人们激动万分。

  “我也要为古冶的亲人们献上一个节目,来表达我们的情谊!”来自烟台医疗队的张春祥主任激动地走上台,为热情的居民清唱了一段山东的地方剧。欢迎仪式顿时变成了回访团与居民的大联欢。

  就在这时,演出现场来了两位特殊的嘉宾,76岁的郭秀珍老人在孙子的陪同下专程从家里赶到供电社区,与海军烟台407医院的王恒松医生见面。"我终于又见到了亲人啊!"郭秀珍老人紧紧握住了王医生的手,两眼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地震时,我儿子12岁,我们娘俩受重伤转到烟台407医院治疗,那里的医生对我可好呢,喂水喂饭,陪我说话,照顾得特别细心。"老人说,如今孙子都要上大学了,但一家人没有忘记烟台的恩人们,他们要当面感谢烟台亲人的恩情。

  下午,回访团来到了古冶区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为那里的老年人和截瘫患者进行义诊。穿上白大褂,背起医药箱,相隔30年,医疗队员们又一次在唐山这个亲切而熟悉的地方尽行天职;为亲切而熟悉的人们送医送药,望闻问切……

  身着白大褂、胸别"山东医疗队"胸牌的临沂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副院长陈权感慨地说,"这是我行医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一次出诊!"

  □本报记者 汤润清 本报通讯员 葛昌秋

  相关新闻

  依依惜别的深情

  相聚终有一别,4天的回访在感受爱与感恩的热潮中飞一样逝去。6月15日一早,来自山东烟台、临沂的抗震救灾医疗队回访团的老队员们就将踏上返程之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离别,似乎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而回访团的老人们此时却深深体会着那句经久传唱的

歌词:一样分别两样情。

  年过古稀的程彦唐大夫回忆起当年离开唐山的情景,情绪激动,几度哽咽:“大地震让无数唐山家庭遭遇家毁人亡的劫难,但他们用坚强的心扛住了天塌一般的打击,我们救助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他们流泪。但是1976年8月20日我们离开唐山那天,所有人都哭了。”程医生说,当时他们走时并没有告诉当地的老百姓,但是细心群众还是从队员们撤帐篷、整理物品等举动中感觉到这些舍生忘死救助他们的恩人要离开了。当天,火车站满是欢送的人群。

  唐山人生性热情好客,何况面对的是曾经的救命恩人!古冶区政府的同志们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唐山出产的精美骨质瓷咖啡具。望着这份小小的礼品,回访团医护人员们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他们想起了30年前送别时的情景。

  张春祥大夫记得,当年临上车时,当地的老百姓拿出从废墟中挖出来的

瓷器,张家一把壶、李家一个碗……凑成一套套唐山特产瓷用品,硬往队员们的手里塞,队员们含着泪婉言谢绝了……他说,那一刻相信所有人的鼻子都是酸的,心里却都是热的。

  “三十年恩情难忘”、“平继山政委唐山留念”,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白底红花的精致茶杯和一套精美的咖啡具,细腻的瓷质上烫金的字清晰可见,这是王学军自己在医疗队来之前特地到陶瓷厂专门定制的瓷器,每件瓷器上都用烫金印刻着恩人的名字和“三十年恩情难忘”字样。当过中学校长的王学军是个有心人,他将这次医疗队员们在唐山3天活动的留影全部洗印出来并刻成光盘分送给百感交集的老人们,而一幅郑重装在锦盒中的“永远铭记烟台军民的恩情”的大横幅不仅见证这次烟台、临沂医疗队员们唐山之行的感动,还将把王学军全家乃至唐山人的感恩之情带回齐鲁大地。

  “其实真的无需感恩。”王月梅医生说,30年前,我们是流着泪离开唐山的,因为我们放心不下唐山的伤员和乡亲。30年后,我们可以笑着离开了,亲眼看到新唐山建设得这么好,唐山人民生活得很幸福,我们不虚此行。

  文/本报记者 汤润清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