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开始讲故事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29 南方新闻网 | |||||||||
可以想见,对收视率的大幅下滑,《新闻联播》各级人员不会无动于衷。 “《新闻联播》有改革的必要性。”雷跃捷教授说。事实上,在央视举办的多次研讨会上,专家们都中肯地提出改革《新闻联播》的意见:“要更平民化,不能高高在上”;“相当一部分报道没有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对外开放那么多年了,国际新闻却越来越少了”……
“《新闻联播》收视率下滑,老百姓不满意,中央电视台不满意,上级主管部门也不会满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教授说,“随着时代发展,市场经济越来越成为主流,这种形势下,《新闻联播》不变不行。” 事实上,《新闻联播》的某些变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 雷跃捷教授的记忆中,《新闻联播》“最大胆的一次”是1986年1月29日,那一次,“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被作为头条新闻播出。“没有将中央领导人的活动或国内重大事件放在头条,这在《新闻联播》历史上是第一次。 ”雷跃捷说。 这次变化引起了国内新闻界的关注。“我们以为《新闻联播》从此要真正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了。”雷教授说,“但是据说这个思路并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样的情况后来也再没出现,甚至连‘9·11’事件,《新闻联播》都没有作为重要新闻播出。” 类似的改革试验在《新闻联播》的播音队伍里也有发生,但也同样无从继续。 《新闻联播》的很多新闻稿,来源于新华社首发的通稿。由于新华社通稿不能改,在电视台上本来应该用口语播出的新闻,这时只能念文字稿,即便播音技巧再高,也无法像口语播报那样自然。 2002年时,《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们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练习“说新闻”。他们在一些句子结尾加上了“呢”、 “啊”、“啦”这样的语气词,试图让新闻播报更亲切。 “但结果他们自己都觉得非驴非马,语气很古怪。”陈昌凤副教授说,“新闻内容已经决定了语言风格、主持人的形象甚至是演播室的设置。《新闻联播》总体已经风格化了,不可能光从语言风格改。” 所以,“在目前的央视新闻栏目中,只有《新闻联播》还保持着播报体的新闻播音风格。”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李小华院长说。 同样在2002年开始改革试验的,还有《新闻联播》的新闻操作手法。当年,中央强调媒体的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把版面留给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新闻联播》应势而动,从“三贴近”入手,改进领导人活动和重要会议的报道。“注重用‘同期声’”就是其中一项举措。那一年对胡锦涛总书记出席某次会议的报道,就是因为灵活地加入了胡总书记的现场讲话而受到点名表扬,称赞《新闻联播》对严肃的政治活动也能做到生动活泼。 而给周小普教授留下更深印象的,则是《新闻联播》从去年开始的一项转变,“《新闻联播》开始讲故事了”。 去年报道三峡工程时,《新闻联播》讲了一个“陈大爷的鱼塘”的故事,折射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前每年的洪水都会冲垮鱼塘,但是三峡蓄水分洪后,陈大爷终于放心挖了鱼塘;而三峡工程发的电也让他放心用电氧气泵给鱼塘输氧。类似地,报道“振兴东北”专题时,《新闻联播》也通过“姚师傅的小火车”联系到东北林业的发展。 “《新闻联播》在努力讲好听的故事。”周小普教授说。但是讲故事还是没能改善人们对《新闻联播》既已形成的印象,重要原因是这些故事所占内容的比例不大。” 实际上,《新闻联播》并不缺新闻人才。实际上,由《新闻联播》采编人员为主力创办的《东方时空》,早在1993 年就喊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其后创办的《焦点访谈》也真正抓住了“焦点”。 “新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新闻联播》要进一步改革的,恐怕也在于内容。”展江教授说。 去年10月,央视副总编辑袁正明在解读央视改革的几大举措时说:“对于拳头栏目《新闻联播》,要把握独家强势资源,将时政新闻做得更精、更活、更权威、更大信息量。” 今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面改版。“(改版)最重要的目标是要让人们愿意收看(央视新闻节目)。” 央视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说。 而行内人士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新闻联播》改革无疑还有许多事要做。 来源:南方周末 |